首页 > 军事历史> 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250节

  他这般说道,语气激昂。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从来他都只认为战争都是成年大人的事情,这是他的底线。

  “是,我这就吩咐下去!”

  李忠武听到这话,也是心潮澎湃,他原本也想对林仲云提出这个想法,只是没想到林仲云就率先提了出来。

  随后,他继续说道:“根据我们的消息,那镇北王的大军还有三日就要抵达央州,现如今朝廷人心浮动,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主动出击,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话,即便是镇北王的大军到了,我们的压力会比较小些。”

  只是对于这样的结果,林仲云却是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

  只见他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没了先前激动的神色,取而代之的一脸的冷静以及胜券在握,“不,我们继续按兵不动,我要的就是他们所有兵力汇聚一处。”

  “什么?按兵不动?”

  听到这话的李忠武瞳孔懵懂一缩,原本浮现在脸上的崇敬神色瞬间被不可思议的表情所替代。

  即便是对林仲云唯命是从的他,此刻也不由迟疑起来,在望向林仲云的目光中只剩下震惊与疑惑。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底的震惊,表情的凝重的再次问道:“大哥,您这是?这样做风险未免也太大了?”

  对此,林仲云则是神秘一笑,淡淡道:

  “恐惧就如同瘟疫一样可是会蔓延的,一传十十传百,当然是人越多越好!”......

  ......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小作者跪求了!!!

第168章 林仲云的野望,镇北王出手!(求追读)

  “恐惧会如同瘟疫一般蔓延?”

  李忠武眉头紧皱,脸上写满了疑惑,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林仲云的话让他难以理解,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他看来,这样做无疑会将义军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要知道,现如今朝廷已经陈兵百万,虎视眈眈地驻扎在江华郡外。

  虽然义军已经今非昔比,实力大增,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加不能轻视敌人。

  否则,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拱手让人。

  那样的话,按照朝廷对他们如今的恨意肯定会将他们斩草除根,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先前所做的努力、牺牲全都要付诸东流。

  这是他绝对不愿接受的事情,只要赢下了这场大战,大乾的气数就尽了,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一切都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然而就是这样,他实在想不通林仲云这个时候为何要轻敌,为何偏偏要等着对方都准备好了再动手,这不正是给了朝廷机会吗?

  虽然先前的义军百战百胜,兵锋之利无所匹敌。

  但朝廷大军终归有百万之多,尤其是这其中还有镇北王的四十万精兵不容忽视。如若等朝廷大军聚集好了,那个时候他们兵力部族的短板便会彻底暴露出来。

  那个时候,即便是他对林仲云一向崇敬无比,此刻心底也是没有一点底气。

  “大哥,这样做还是太过冒险了,如果我们此时主动出击定能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李忠武再次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是在忤逆林仲云的命令,往大了说就是在挑战武王的权威。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毕竟李忠武与其他人不同。

  他是林仲云的结义兄弟,如今也在私下,这些话没什么不好说的。

  看到李忠武的大胆直言,林仲云笑了笑,很是满意李忠武的反应,忠言逆耳利于行,有这样的人在义军的胜利才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他双手负后,微微一笑,语气平和且镇定自若,“你的想法固然不错,是可以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那样的胜利对于整个大局而言又能翻起什么浪花?”

  “如果我们将朝廷打怕了,那镇北王会退兵的话,这样做自然是上上策。可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镇北王都不会撤兵。”

  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顿,脸色变得异常深沉,语气也逐渐冷厉起来,“我想要的一场大局,想要的是制造一场足以蔓延全军的恐慌与不满。”

  “现如今朝廷的援军已经尽数抵达,但他们分属不同的势力,难以形成合力,尤其是那五十万临时征召上来的大军,他们心中早已是充满恐慌与不满。

  试想一下,倘若大战开始时,这群人出现了恐慌、反戈的话,那对于整个战局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大哥,你的意思是……”李忠武面色一愣,瞳孔瞪得老大,双眼旋即迸射出炽热的炙芒。

  身为三军大将的他听到这里,已经能够想象得出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届时战场之上会是何等混乱的场面。

  事实上大多数的普通人人总是在随波逐流,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更何况人的本性是惜命的。

  如果战场之上真的因恐慌出现溃逃、反戈的现象,甚至是不用出现反戈,只要有一部分人开始溃逃的话,那其他人心肯定也会无比惶恐,军心大乱,跟着开始溃逃。

  一个人出现了,紧接着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最后这种情绪正如瘟疫一般蔓延至整个大军,即便那个时候他们明明没有失败也会有人不断加入溃逃的阵列,心神惶恐的他们早已将一切抛掷脑后。

  这样的话,朝廷便会开始自乱阵脚,这也就给了他们义军机会。

  这样造成的影响要远比他们这个时候主动出击杀几个人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也就更大。

  这个时候,倒是他之前的想法显得有些格局小了。

  这一刻,他对林仲云更是由衷的敬佩起来,就在他还拘泥于眼前的一得一失的时候,林仲云的眼界却早已放在整个战局上,从更高的层面思考这一切。

  就单单是这份眼界,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这个时候,他看向林仲云的眼中早已充满了敬意,由衷的说道:“大哥,是我愚钝,太过在意得失了!”

  “嗯!”

  看到李忠武明白自己的用心之后,林仲云满意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关于这方面我已经让袁景新去做了,毕竟他是这方面的好手,这段时间继续监视朝廷大军的动向。”

  事实上,这个计谋正是出自皮蛋solo粥的手笔,在那日之他也翻阅着视频的评论区,看到了这一个计谋随即便立刻行动起来。

  不得不说要论毒,还是要属皮蛋solo粥,真的有点贾诩之才了!

  ……

  几天之后,央州,滁州城!

  月明星稀,夜空如墨,遥远的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身影,浩浩荡荡,大军压境,犹如黑色洪流一般,仿佛要淹没一切。

  寒风呼啸,旌旗在冷风中招展不定,显露出上面的镇北王字样。

  镇北王刘九仞连带着他的谋士一同站在大军最前面,望着眼前这座已经有些古老、破败的滁洲城。

  “这央州果真富足,与满是风霜的北境就是不同。”

  刘九仞大笑着说道,心情很是不错,一路上各地夹道欢迎让他在天下面前出尽了风头,只觉得飘飘然的。他的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统治整个央州的未来。

  一旁的副将同样放肆大笑,粗犷的笑声传遍三军,这几日的生活让他感觉仿佛过尽了这一辈子的好日子。

  不过正是这样的好日子,让他不敢掉以轻心,脸上的笑意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紧张,毕竟,这样的好日子来之不易,他不愿意轻易失去。

  “王爷,虽说那义军不成器,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副将逐渐冷静下来,对着镇北王道,“兄弟们已经过了好日子,再也不想回到北境去忍受那永无止尽的寒风了。”

  一想到北境那些顶着寒风吃草的日子,他就忍不住一阵颤抖。先前没有享受过这样舒服的日子也就罢了,可是一旦享受过舒服的日子后,他就不想过一天那样的日子了。

  刘九仞闻言,嘴角微弯,露出一抹冷笑,一副大局在握的样子,“哼,掉以轻心?你以为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和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如若掉以轻心的话,本王就直奔云浮城了,而不是来到这里。”

  刘九仞心中止不住的冷笑,这一切全在他的计划之中,包括这一路上的高调。虽然众人称颂让他很是受用,有些飘飘然,但他却并没有被这股喜悦冲昏头脑。

  任谁都想不到,先前那个无比高调、掉以轻心的王爷,四十万大军的第一战不是直面义军,而是转战到了滁州城。

  “王爷真乃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骗过了全天下的人。”

  身旁的副将点头附和,称赞了刘九仞几句,随即望着眼前的滁州城赞叹道:“这地方真乃是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

  而更为重要的是,只要镇守在这里,就能够切断义军源源不断的来兵了,让他们投鼠忌器。”

  镇北王微微一笑,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全军驻守此地,务必固若金汤。

  事实上,滁州城地势险要,夙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整个滁州城是建立在一座山体上的,三面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整个地形就如一个葫芦头一样,易守难攻。

  如果有人率军攻打滁州城的话,必须要受到两个地形的限制。

  其一,由于滁州前的地形狭小,不适合大量兵力的部署,这也就导致了敌人攻城的兵力是有限的。

  其次便是这个口袋地形,如果事先谋划得当的话,完全可以里应外合,将前来攻打的敌军困得死死的。

  也正因为如此,滁州城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义军却一直没有染指的原因。

  他只要以此为据点,不断劫掠义军过往的兵源,这样的话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命令传达下去后,镇北王率军迅速布防。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沿着山脊布置了层层防线,箭塔、陷阱一应俱全。

  经过了生死磨砺之后,这些人的纪律性也远非当地守军所能比拟的,做起事情来也更加的迅速,反应也就更加的敏锐。

  “诸位将士,此地乃是我们与义军对峙的关键所在。只要守住滁州,义军的咽喉便掌握在我们手中。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可有丝毫懈怠。”

  士兵们闻言,齐声应诺,声音洪亮而整齐,回荡在山间,显得无比振奋。镇北王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战他绝不会轻易放弃。他要让义军知道,滁州城的固若金汤,将是他们永远无法逾越的屏障。

  ……

首节 上一节 250/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