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99节

  王文龙先用一段文字解释了后世记棋谱的方法以及围棋规则的不同之处,接着落笔飞快,总共用了一上午时间就将五局棋的棋谱抄录结束。

  福州码头,过百龄站在船岸边翘首以盼。

  船上的伯父催了几声:“他是个大人物,说送什么东西,不准忘了也是有的,咱们还是快些上船吧,咱们包里尽有没看完的谱子呢,拿着那么许多棋谱也没时间看。”

  过百龄不依说道:“王先生答应给我送谱子的。”

  伯父急的挠头,正在这时就见王平保一路询问向这里急急忙忙跑来。

  他掏出王文龙所写的稿子递给过百龄:“我是王建阳王老爷家的长班,这是他答应给过老爷的棋谱。”

  过百龄大喜接过,连连说道:“请转告建阳先生,我回家定然好好研究。”

  过百龄的伯父掏了一两银子酬谢王文龙,又给了王平保一串赏钱,拉着侄子急急忙忙上船去了。

第160章 金学曾所想

  过百龄一路回三吴,每天赶路打谱,一时还没时间看王文龙的谱子。

  而转过天来,王文龙就被徐学聚叫上,一起去往福建巡抚衙门探望金学曾。

  福建巡抚的驻地在后世的鼓楼区省府路一号大院,这地方在王文龙的前世历史之中长期是福建最高统治机构所在,历任闽浙总督衙门,省政府,直到新中国之后才改成人民剧院。

  徐学聚和王文龙到的时候,王文龙先开口询问:“这几日府台大人身体可还好?”

  那吏员小心的摇了摇头:“两位去看看便是。”

  闻言王文龙和徐学聚都不禁有些担心。

  巡抚衙门外有一座裴仙宫,算是巡抚衙门的官庙。两人被吏员引进了裴仙宫的小殿中,就见金学曾正拄着个拐杖站在殿口坐着看那庙门前的大榕树。

  “敬舆,你来啦。”看到徐学聚走来,金学曾笑了笑想要起身,但是腿脚还有些没力气,他挣扎一下,王文龙连忙上前扶住。

  金学曾冲王文龙点头打招呼,然后又拿拐杖指向门口的大榕树道:

  “福州叫做榕城,此树又是榕城中第一号古榕树,栽培至今已有六百年了。树木能享千年之寿,只可惜我等凡人并无如此幸运。”

  金学曾这已经是交代后事的口吻,徐学聚闻言神色也转为悲切,两人搭档这么久也算是相合,有些真感情。

  王文龙则忙安慰说道:“府台不过偶染小恙,不日便能康复,想不必如此悲伤罢。”

  金学曾叹口气,似乎对自己身体不抱多少希望,默然摇头,他又指向身后的庙宇:“此庙供奉宋代督属裴真人,此位仙公在宋代时虽然只是督府衙门一位幕僚,但是生前辅政多施恩泽于民,故而被福州百姓如此祭奠,进而盖起仙公庙来,这是多少求仙学道之人都没有的殊荣。”

  金学曾道:“可见我辈为官从政之人手掌大权,只要用心去做,可给百姓带来多少安乐,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若是担得一任好官时何止救一命?此中积德大也。这就是公门之中好修行的道理了。”

  金学曾转而看向王文龙笑道:“听说建阳因为去岁上普及瓜菜代已经在各地被百姓立了牌位供奉,这便是我辈的楷模。”

  王文龙连道:“在下实不敢当。”

  金学曾又转头看向徐学聚说道:“改日敬舆可派人去沈士弘处看看,若是我不在闽,敬舆为闽平倭患,需用此公。”

  万历援朝战争之中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福建方面和日本斗争,这场抗倭斗争从金学曾的上一任巡抚许孚远就开始,还派了锦衣卫明色指挥使史世用到日本去做间谍,收集日本在朝鲜的许多情报,金学曾当上福建巡抚之后也是一力接手,前后十年间惊险不可胜数。

  金学曾现在对倭寇情况了解的已经非常清楚,他已经看出现在是趁着日本在朝鲜的溃败一举解决八闽倭寇问题的时机。

  徐学聚郑重点头:“若当彼时,我定接手!”

  金学曾这才放心。

  金学曾愿意分享自己手中的兵权,也算是为他日徐学聚的谋划做铺垫,两人已经正式成为同盟。

  王文龙看着这一幕心中倒是不太担心。

  这年代的人活到五六十岁,基本上也就乐天知命,但金学曾在王文龙记忆之中活得却很久。

  此君当官之时一身伤病,可是六十多岁辞官之后还活了十五年,最终在子孙环伺中溘然长逝,现在他是因为生了重病还以为自己行将就木,其实他日后日子还多着呢。

  说完军队的事情,金学曾又好奇看向王文龙:“近日在八闽海外又来一支红毛人,与西班牙人不同,该是建阳所说的荷兰人了,这群人行事又是另一风格,建阳颇知海外情况,可知道他们底细?”

  王文龙点头回答:“荷兰是前几年自称从西班牙之中独立出来的,西班牙并未承认。他们约末有七省的地方,商人贵族自推了一个头领,只是因为那头领是商人所推举,所以不叫做国王只叫执政,西班牙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金学曾点头道:“如此说来这荷兰人是西班牙的反叛,与西班牙的关系便如同如今的建虏之于我大明,而且他们君权也不稳,还是酋长阶段?”

  王文龙想了想,这么说还真是更方便大明人士理解。

  他解释说道:“不过这群荷兰人虽然君权不稳,但在航海贸易上却比西班牙人更有办法。”

  徐学聚这时也想了起来,说道:“建阳书中所说开设特许公司的就是这荷兰人了?”

  王文龙点头。

  “正是他们。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想争夺咱们大明和西洋诸岛的贸易航线,荷兰国家虽然弱小,但因为乃是商人推举出来的国家,其国特许公司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和其他国家正式订立条约,并且对所占领土地行使统治之权。”

  金学曾和徐学聚闻言都颇为惊讶。

  “如此一来,荷兰人不怕特许公司所辖之领地反叛吗?”

  王文龙摇头:“他们搞出一种股份制,特许公司所需的所有经费全部由股东凑齐。”

  “特许公司在一地的执政者不过是股东所雇佣的管理人员而已,不管是官员还是将军、士兵、海主、水手都是这般雇佣而来,他们在当地并无根基,根本没有条件进行反叛。”

  金学曾和徐学聚听的都是目瞪口呆,虽然王文龙在《葡萄牙国史》之中也提过特许公司的运作方式,但是两人之前也没有这么仔细了解过。

  王文龙继续分析说道:“这次荷兰人来到咱们大明外海,是想要和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争夺咱们大明的贸易航线。”

  金学曾不禁疑惑:“照建阳所说荷兰人不过是有小块土地,自己国势都还危如累卵,怎么有国力去和西班牙人争夺海外航线?若是失败岂不是万劫不复?”

  王文龙摇头道:“他们是股东制度,在荷兰的商人出钱凑股,特许公司只为赚得最大利润,对外征战争夺航线如果成功那就是一本万利,如果失败那就是商人自己赔钱,对于国家的国力并无什么损失,大不了凑到钱再来一次就是。”

  “这种情形之下,只要算起来有盈利的可能,什么事情他们都愿意去做。”

  两人听的惊讶,之前他们以为出兵打仗都是耗损国力的事情,想要从民间征集资源帮助征战千难万难,但没想到这种方式居然能使得荷兰人主动拿钱帮国家征战……不,甚至连国家都没有,按王文龙所说,荷兰就就是一个持剑行商的商业集团。

  王文龙最后断言:“现在西班牙人势力庞大,葡萄牙人日薄西山,荷兰人想要争夺对大明的航线最好方向其实是葡萄牙人聚集的香山澳。”

  “如今连福建海外他们都来试探,估计荷兰的特许公司对香山澳的进攻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

第161章 远洋贸易的机会

  金学曾听了荷兰人特许公司的运作方式之后思考良久,又抓着王文龙询问,最后他和徐学聚两人都陷入沉默。

  之前十年,金学曾一直在为大明驱除倭寇之患,他总以为能够打退倭寇就是保卫了海疆,但是听王文龙所言这欧洲人的殖民行动比之倭寇似乎对大明更有威胁。

  可询问清楚欧洲人殖民的方法后,金学曾却又发现这方法在如今的大明决计没有办法实行。

  说明朝没有进行领土扩张其实是不对的。

  明朝没有深入的参与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但是作为中原王朝,大明真正扩张的方向在西南和东北。

  纵观中国历史,唐朝之时的地图虽画的大,但实际上唐王朝对于云贵和外东北的统治都是羁縻而已,能行使的权利比较有限。

  唐朝之后的辽宋金更是四分五裂,宋人对北方不用说,在南方也是玉斧画界,让南诏大理自去独立。

  中原王朝核心区的势力真正开始经营东北西南是从元朝到明朝才有的举措。

  无论是云南还是辽东,对于中原王朝的地缘政治意义都远比经营海外更重要,有明一朝投入无数资源就是要将西南和东北内化为中原王朝的稳定统治区域。

  不能理解这一历史暗线的人只要想想万历三大征打在什么地方?郑和是哪里人,为什么成了太监?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就能知道明朝对这事情用力多深。

  即使是后世穿越而来的王文龙也必须承认:从现实角度来说,经营东北和西南对于中原王朝的价值也大过到海外去开辟殖民地。

  这两块地方地缘位置太过于重要,元明清三朝的连续投入所收获的成果对于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宝贵财富。

  比如后世日本鬼子侵华是先打的东北,南京被占之后国府又退到西南去保存统治,新中国复兴又以东北作为工业长子,三线建设时又对西南投入的最多。

  ——中华文明想要牢牢占据广阔土地,不是光靠中原和江南、两湖两广、山陕四川就行的。

  东北和西南两地能打能扛,山形水势决定了此处危机时可以作为中华文明主力退守所在,被敌人占据又会成为进攻中原核心区的堡垒。

  在后世角度上来看,大明没有及时发动海外的大规模殖民固然是错过机会,可是如果两相权衡,丢掉对东北和西南的统治显然更是无法忍受的代价。

  但是看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在大明海外争夺航线打的热闹,都得到航海大利,那么大块肥肉放在面前,大明看的见却吃不到多少,谁看了不难受?

  王文龙若有所思,但是一时也找不到方法。

  金学曾这时已经累了,徐学聚见状便拉着王文龙离开。

  回去路上王文龙沉默不语,徐学聚见他有心事,知道他在思索今日和金学曾所说之事。

  他也不来打扰,只是嘱咐王文龙过明日要去海坛见沈有容。

  王文龙点头,回家路上还在思索此事,但始终不得其法。

  一进屋,王文龙就见李国仙坐在屋中,经过那天的宴席之后,李旦已经不再禁止李国仙来找王文龙玩耍,并且也不要求李国仙到王文龙这里来玩时穿男装,两人的关系也就差最后一步把事情挑明了。

  “王大哥吃饭吧。”

  李国仙装好饭递到王文龙手中。

  王文龙点头,但他坐在桌前却还在思索怎么让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方法,总觉得马上就要想到关窍,旁边人跟他说话他都不应。

  吃过饭后王文龙觉得头脑烦闷,感觉自己这么想也想不出结果,索性不如早些去睡,明天还有事情。

  他把碗一丢,对王平保说道:“明日早些叫我,咱们要去海坛岛。”

  说完话王文龙就径自走入内室,李国仙和王平保几人面面相觑,也不知王文龙出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早起王文龙就赶赴布政使司衙门,沈有容驻扎之地在福清外洋的海坛,光是去的路程就要一天。

  金学曾生病了之后,福州的许多事情都要由徐学聚处理,徐学聚显然不可能放下公务跑去海坛,于是接洽沈有容和劳军之事只能由王文龙代劳。

  王文龙到衙门领了徐学聚给沈有容的手书,又让衙门中的脚夫挑上备好的礼物,十几个人一路出了福州城。

  下午到达平潭,王文龙派吏员去接洽海坛巡检司,等了小半个时辰时间,终于从海面上看到有大船前来。

首节 上一节 9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