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9节

  上船后见大家吃的口角流油,王文龙找个机会询问道:“敢问几位,我究竟是得罪了什么人才劳动几位从漳州月港来建阳抓我?”

  这些个高宷手下的亲随之前也多半是市面上厮混的泼皮,受了高宷的提拔才有机会狐假虎威,但是社会地位仍旧不高,而刚才王文龙对他们十分尊重,还主动买东西,几个泼皮都对王文龙印象不错。

  其中一人笑道:“王老爷不需担心,是俺们高公公想见见你,公公现在在福州不在漳州。”

  “高宷高公公?”

  另一个泼皮点点头,解释说道:“高公公看了你的小说十分喜欢,所以想请你到府上去做个幕僚……”

  一番询问弄清了事情原委,王文龙真是哭笑不得,怪不得大家都讨厌太监,连他也忍不住想对着高宷骂上几句脏话。

  不过好在安全无虞,王文龙前世也是历经过不少的波折,心理素质还是在线的,既然没地方去,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高宷这次任务吩咐的急,这些亲随和林世卿请到王文龙之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往回赶。

  王文龙见到那六个高宷的亲随拿着叶子牌在船上赌钱,行船苦闷,只是打牌似乎让这几个泼皮感到没有趣味。

  他思索一番,凑上去说道:“列位,我晓得一种西洋的叶子玩法,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西洋也有叶子牌?”

  “都是咱们大明朝的人带去的,自然也是有的。”王文龙主动凑到六个泼皮身边,将四副叶子牌凑在一起,又拿笔在一副牌上写出春夏秋冬,梅兰竹菊,东南西北,红中白板。

  然后他将四副叶子牌凑在一起,道:

  “这种打法叫做麻将也叫马吊,极其有趣,我跟大家说说规则……”

  叶子牌本来就是麻将的前身,发展到明末已然有条万饼的配置,加上花牌之后就可以当做麻将来打。

  麻将的规则虽然复杂,但是在座几个泼皮都是老赌棍,在王文龙的解释之后一番上手,几人很快就入了门。

  众泼皮大呼痛快,王文龙趁机询问其中泼皮头领:“敢问弟兄叫什么名字?”

  听王文龙叫自己兄弟,那泼皮也是颇为受用,笑道:“叫我李八斤的便是。”

  推了两局后,几个泼皮就被玩法复杂刺激程度远胜叶子牌的麻将所吸引。

  “碰!”

  “吃!”

  “王老爷,伱可别卡我这一张牌呀……”

  “东风要不要……”

  这六个家伙都是刚刚学会的打麻将,手艺生疏的很,王文龙稍稍喂牌就让几人打的大呼过瘾,很快便拉着王文龙不让下桌,剩下几人则是轮番上阵。

  众人大呼小叫吵的不像样子。

  这时坐在船头读书的林世卿皱着眉头道:“出来做事怎么这般没规矩?把那叶子牌收起来,不准打了!”

  几个泼皮愣了一下,王文龙偷眼见众人都抖着腿不管他,也没放牌的意思。

  就听一个泼皮风言风语道:“一个连县学都进不去的老穷酸,狗一样的东西,在我们面前装什么大辈?”

  王文龙明白了,这读书人似是不能服众。

  一旁李八斤对王文龙解释道:“我们都是高公公手下的长班,”他又指了指闭着眼睛在船头假寐的林世卿,“那家伙不过是福州县学里头一个末流的生员,仗着有秀才功名,真把自己当成诸葛亮了,烦人的很。”

  “其实高公公根本就不重视他,我们个个能够帮高公公收税,但那家伙进府上这么久了,也没见帮高公公想出什么收税的法子来。”

  王文龙瞬间明白局势,知道这高宷府上的人也不是一条心。

  到新地方当然弦抓住和自己亲近的人,于是他立刻站队,恭维说道:“原来几位都是公公的亲信,如此忠心,想必以后跟着高公公都能够有大作为,个个都要发财。”

  这群泼皮听的都欢喜起来。

  “先生,你说我们跟着高公公真能发大财?”

  王文龙点头拍马屁:“那是自然,如今高公公得到天子重用,那点流言蜚语怎么能够动到高公公的地位?大家跟着高公公全是前程无量。”

  李八斤高兴点头,说道:“先生说的对,如今公公当权,谁能拿他怎样?公公就不该把那点狗屁话放在心上,多捞银子才是正理,可惜公公还是太仁慈了。”

  其余泼皮也是接连附和:“就是,王先生这话大有道理,比那林先生高明多了!他还整天装相,王先生这才是有见识老爷说的话呢!”

  林世卿在船头假寐,但耳朵一直竖着,听闻大家贬损他抬高王文龙顿时气的冒烟。

  他再次撩开帘子道:“你们怎么还在打牌?”

  众泼皮翘着二郎腿理也不理他。

  “你们!好好好……”林世卿生气丢下帘子,却也没办法。

  他是个老秀才,考了十几年都没有考上举人,高宷到了福建,他一咬牙就上前投靠。

  可是他在福建士林中也没有什么声望,只能帮高宷出些歪主意,靠着逢迎拍马才能在高宷身边存身。

  林世卿因此颇为不忿,自诩是个运筹帷幄的谋士,却是一身才华没机会施展。

  与他相比,这些能够成为高宷亲随的泼皮却在福建地面上个个都是有名的闲汉。

  高宷收税还要靠李八斤他们,对他们也比对林世卿要器重,林世卿虽然心中不服,但也不敢和几人太过争执。

  林世卿现在也只能想着等自己找机会帮高公公夺来一笔大钱,到时候才能在市舶司里树立自己的威望。

  船出建水,余象斗和邓志谟带着几个书坊的伙计追上了官船,着急的询问王文龙出了什么事情?

  王文龙也只能说道:“高公公说喜欢我的文章,想叫我去福州见一面。”

  余象斗和邓志谟听的目瞪口呆。

  一旁的林世卿看着天色不耐烦说道:“事说清楚没有?高公公还在福州等着呢!”

  两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救王文龙,只能从长计议,余象斗忙将准备好的金银送给王文龙。

  林世卿看了那银包一眼,脸露贪婪。

  接着他挥挥手:“划船!”

  雄壮的官船船夫目中无人,大竹篙顶着别人的船弦就插下去,接着官船在河道上横冲直撞,差点把余象斗他们的小船给浪翻。

  余象斗和邓志谟吓得半死,林世卿等人却全无感觉。

  等到船只远去,远远还传来林世卿对水面上其余船支的呵斥:“滚开,市舶司办事,找死是不是?”

  邓志谟忍不住骂了一句:“这群狗入的家伙……”

第14章 被迫当爪牙

  船行了五日终于到达福州,王文龙被林世卿领进高宷的大宅子里。

  刚刚走到房门处林世卿就背着手教训王文龙说道:“待会儿见到公公要做的有礼貌些,不要胡乱说话走动。”

  王文龙点点头,笑着说:“多谢林朋友指点照顾。”说着他把五两的一个大银悄悄的就塞到林世卿手中。

  林世卿掂量了一下那银子的重量,高傲的点点头。

  心想这王文龙虽然讨人厌,但好歹有些眼力,自己以后可以少给他在高宷面前上眼药。

  林世卿带着王文龙走进屋内,王文龙连忙上前抱拳对着高宷行了个礼。

  “学生王文龙见过高公公。”

  林世卿忍不住愣了一下,这小子一路上虽然和李八斤等人亲近,但好歹也捧着点读书人的架子,可是这时到高宷面前完全就是一副巴结的模样,前后差距实在有些太大。

  高宷打量了王文龙一眼,见他人高马大人物清楚,心中先有些满意。

  高宷说道:“你就是写《儒林外史》的王文龙?”

  “回公公的话,就是学生。”

  高宷点点头:“你可有功名在身?”

  “回公公,学生自小在西洋长大,今年才回到大明故土,并没有参加过科考。”

  高宷有些意外:“这倒是奇了。”他还以为王文龙是在大明生长的读书人呢,“没参加过科举,怎么对儒门中事如此了解?”

  王文龙拿出早就编好的理由:“学生的父母在西洋请了一位大明的秀才公给小人开蒙。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在大明不得志的文人,自言因为志气高洁颇受一些无耻文人排挤,心灰意冷才远走西洋,甚至因此致使没有回中土,最后就在西洋终老。学生书中的故事就是他讲给学生听的。”

  高宷本来因为被骂的太多早就讨厌文人,听到王文龙这话心有戚戚焉道:“这些个士林败类真真可恶!”

  王文龙心中撇撇嘴,心想自面前这位在百姓心中才真的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王文龙一路上都在想面对高宷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最后却发现自己暂时还真没什么办法,高宷这家伙深得万历的宠幸,根本不是他现阶段可以对抗的。

  装名士身份不与高宷合作也没有用,如果王文龙有个举人的功名他大可以不搭理高宷,如果高宷胆敢欺负他,士林中人都会帮忙。

  可实际上王文龙连科场都没有进过,连个秀才都不是,福建世林知道他是谁呀?如果他真的被高宷惩罚,只怕没有一个人会出来帮他。

  王文龙再三思索,发现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顺从高宷的意思,所以一进屋就没有装什么民事风范,直接露出一脸狗腿模样。

  高宷听说王文龙是个没有功名的文人之时也是略略失望,他虽然嘴上说着痛恨那些臭老九,但是身在大明毕竟心中对读书人还是有几分敬佩,本来也是想招纳一些读书人到府上做幕僚。

  可一番交谈之后却觉得王文龙这人颇讨自己喜欢,于是吩咐说道:“既然如此,你就留在我府上先做个幕僚,功名什么,日后慢慢考取也不迟。”

  王文龙心中明白留在这个死太监府上做了幕僚以后在士林中还不被人给痛恨死,那还说什么考功名?

  此时的院试可是不糊名的,他做了高宷的幕僚之后再进场科举,若碰到一个讲究名望的科考官员,只怕直接就把他的文卷给刷了下去。

  如果留在他府上做事,只怕自己以后在士林的名声就臭了。

  而且这种家伙根本就不会保着下属,历史上高宷和所有太监一样,每次都是丢下属去顶锅。也就是林世卿这种傻子才会乐呵呵的给他办事,还想着能够借此高攀一步。

  王文龙试图挣扎,“回公公的话,俺只是个写小说的,并没什么实干本领……”

  高宷道:“我看过伱的《儒林外史》,如果不是人情练达,如何能够写出此等佳作?”

首节 上一节 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