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31节

  这些小册子中举了不少美洲原住民是殷商后代的证据:

  比如殷商喜欢搞活人祭祀,美洲原住民也喜欢让活人掏心掏肺。

  殷商尚白色,美洲原住民文化也以白色为尊。

  还有不少殷商青铜器上纹路,都与原住民文化的石刻纹样非常相似。

  嗯,妥妥的地摊文学。

  其实这书就是一个新边疆学派的学者,靠着那些与美洲相关的传闻拼凑而成。

  作者本人甚至住在苏州,海船都没有坐过。

  这书里头处处都是漏洞,比如作者把美洲各原住民文明都混淆在一起。

  所谓与殷商纹样相似的石刻,来自玛雅文明。

  而所谓商人尚白的习俗,又是来自喜欢穿白衣服的印加文明。

  还有不少对于所谓语言的研究,来自阿兹特克文明。

  几个文明之间的差距甚至是地理距离都大的没边。

  整本书绝对配得上胡编乱造四字评语。

  可就是这么一本小册子,却在江南引起轰动,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许仲琳出海之前发表文章表示,他的话是《封神演义》写了商周交际之事,却没有真正见过商周之人,他此番要到美洲去“亲见商周”。

  徐老先生只怕要失望了,北美原住民还在部落时期,实在是比殷商文化的社会发展水平低太多。

  何况夏凉城这种大移民点旁边的北美原住民,都快被三一教给同化的差不多了,许仲琳得深入内陆才看得到北美原住民的原样。

  这样的书能火,只能说此时民间开拓的舆论已经形成,大明百姓从来没有如此渴望的想要去看看外界情况。

  伴随着北美金矿的发现,一场移民潮已经在酝酿之中。

  接下去的十几年中,恐怕有数十上百万人将要乘船出海,拿着边疆学派的各种宣传,带着中华的文化与技术,往世界各地扩张。

  而这场扩张的未来,一方面会为大明减缓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必然反向影响大明的发展。

第955章 告别之前

  这天一早,福建巡抚黄承玄坐着轿子来到王家半野轩。

  就见半野轩的仆人正忙忙碌碌地在搬运着大箱子。

  黄承玄疑惑问道:“建阳先生这是要搬家?”

  王文龙点点头,“我打算把半野轩的资料全都搬到美洲去,日后也将常居美洲了。”

  黄承玄闻言颇是惊讶:“建阳先生不住台湾了?”

  “这两年先在台湾,但美洲的事情太多太杂,几年之后定然得要到现场去看顾。”

  听着王文龙解释,黄承玄一下紧张。

  虽然王文龙比黄承玄小十岁,但是黄承玄在他面前还真不敢拿大。

  不止因为王文龙在福建的影响力太强,就说黄承玄的父亲黄洪宪,当年当翰林侍读的时候,是和王文龙诗文往来平辈论交的,要不是王文龙的年纪比黄承玄小,黄承玄都得称他一声世叔的。

  黄承玄连忙相劝,想要留住王文龙这个福建名仕。

  但王文龙要离开大明本土的意愿很强烈,黄承玄根本劝不住。

  黄承玄只能道:“建阳公到了海外,也不要忘了福建乡亲啊。”

  “这是自然。”王文龙说着,请黄承玄入花园落座。

  “接下去几年的气候都会不好,福建很可能在闹灾荒,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会愈加强烈,定然有许多百姓想要前往海外。”王文龙道。

  “我太平洋公司在美洲的属地能容纳上百万人,而且还有广袤腹地需要人手。我想同福建商民定一个合约,正打算请黄大抚居中做个见证。”

  黄承玄问:“是什么内容?”

  王文龙道:“只要福建百姓往辽东捐赠粮食,满五石,李家商号便给他开一张登船凭证。凭此凭证可以免费上船前往美洲,食宿皆有安排,在美洲落地之后就分田或是进工厂。”

  “当然这都是提供给他们的条件,他们若想自主择业,可以在美洲寻找机会,想来也有出路。”

  黄承玄闻言颇为惊讶:“这些移民有其他条件吗?”

  王文龙摇头道:“没有任何其他要求,哪怕是年幼童子或者是老人,甚至残疾之人,只要有船票就能够上船。”

  “这太好了!”黄承玄激动的不知该说什么。他当上福建巡抚之后,最棘手的就是福建的粮荒问题。

  虽然因为王文龙的穿越,福建的粮食紧张比前世有所缓解,但是大多数百姓还是挣扎在温饱线上,只要稍遇天灾,就会起流民。

  想要前去海外的福建百姓数量庞大,只不过大多数穷苦人根本没有门路,那些航运船往死了收费,百姓要前往海外就得卖儿卖女。经常为此导致骨肉分离,继而是社会不稳。

  五石粮食,哪怕以此时的最高价也不会超过八两银子,一个人移民海外只需八两银钱,而且提供可接受的食宿,这条件绝对是良心价。

  更关键是由王文龙做保,百姓们会放心许多。

  “建阳公此话一出,将活人无数!。”黄承玄深感佩服。

  本来北美洲的大开发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接下来和后金之间的战争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王文龙本来就有援助辽东的计划。

  北美洲现在已经开始产粮食,可是这些粮食千里迢迢从美洲运到大明,再转运去辽东,损耗太大了。

  从福建送粮去是个更实惠的选择。

  五石粮食大概就是一个青壮一年的口粮,拿了船票之后,本人很快离开福建,也不会继续消耗福建的粮食。

  这是个不会加重灾荒的捐粮数量。

  而对王文龙来说,组织福建百姓捐粮换船票,他就可以不从美洲运粮,而是将美洲的贵重物品运回大明贩卖获利。

  返回美洲的船只本来就是空船,正好载满移民,不会浪费运力。

  有了黄承玄居中协调,还可以给这些领到船票的百姓先在福建登记造册,便于他们到达美洲之后的管理。

  王文龙打算在美洲建立几个以福建人为主的移民点,不是地域歧视,而是一个移民点都是同样地方的移民,更容易建立秩序。

  这项政策在福建试行成功后,王文龙还会将之推广到江南,江南在美洲的移民点也将主要以地方划分,以渐成聚落。

  这年代的官话,在普通百姓之间并不太通行,不同地方的移民混在一起,话都听不懂,到了陌生的移民点,管理难度实在太大了。

  同乡们居住在一起能大大缓解这个问题。

  第二天,王文龙前往晋江去见潘秀。

  潘秀已经辞了京城几个报社的总编,刚刚回到家乡。

  潘秀为王文龙倒茶,问道:“听说先生要去美洲了?”

  “我准备去北美定居。”王文龙说,“接下来的大明将会越发混乱,非我们能施展的天地。倒是海外开拓大有可为。”

  潘秀沉默片刻,“我家在海外的产业都已收了回来,现在只想颐养天年。”

  王文龙笑道:“伯风不必担心,我们共事这十几年,我知道你的品性。”

  其实王文龙对潘秀的人品没有太高评判,顶多算是个普通人,还有点自私自利,但是潘秀已经和王文龙利益完全绑定。

  现在荷兰人正忙着和英国人在东南亚别苗头,荷兰人对于这个十几年前就被放到大明,后来渐渐失联的间谍,早就不抱多大希望。

  当年潘秀传回巴达维亚的许多信息浪费了荷兰人大量精力,几任巴达维亚总督才把账给平下来,若是真翻出当年潘秀的履历,荷兰东印度公司是要找后账的。

  现在潘秀已经属于王文龙可用的人选。而且此人的确有才干,不把他弄到海外去做事简直是浪费。

  王文龙提出:“我想聘请伯峰做太平洋开拓公司的经理。”

  潘秀询问:“先生想派我去哪里?”

  “东南亚。”王文龙直接说。

  他知道现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在为亚洲势力大为争夺,本时空的东南亚比原时空多了几十万的华人,而且还有海五路商号和三一教的存在。

  论根底之深厚,华人其实远比英国人和荷兰人强。

  有什么理由不去那里搅风搅雨?

  王文龙摆出诚意,直接将李家和海五路商号中自己的实力诚实以告。

  潘秀听着听着张大嘴巴。

  他原本知就知道王文龙在东南亚有许多力量,可万万想不到王文龙的实力雄厚到如此程度。

  光是王文龙拥有所有权、挂名在海五路商号之下的炮艇就超过五十艘,开出去跟一支海军似的。

  王文龙道:“到东南亚去抢人、抢地、抢生意,能抢下多少,公司与你分红。我还和福建达成了协议,只要你抢下的地方源源不断,就能供给你移民。”

  潘秀瞬间心动,他当年能够跑回大明做卧底,本来就是个要钱不要命的角色,给太平洋公司当经理,说出去也不像给荷兰人当间谍一样脸上无光,反而是人人称赞的为国为民之事。

  王文龙在东南亚的纸面实力已经比得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总部了,当然,由于管理分散,实际能够力量的效率暂时还是比不上荷兰人,但这就是需要潘秀去经营的部份。

  潘秀稍稍思索,咬牙点头道:“潘秀定不负建阳先生之望!”

第956章 毛脚女婿李自成

  泰昌二年的年中,王文龙北上去往辽东,在辽东见到了毛文龙。

  毛文龙同样听闻了王文龙要去北美之事,王文龙又说了一遍自己对于时局的判断:

首节 上一节 531/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