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29节
他这话还真不假,朱之瑜如今也就十七岁,是王文龙穿越过来那年出生的。
他认字之前王文龙的《儒林外史》都已经写出来了。
几人话说到一半,外间又来了一群青年。
走在最前面的青年,操着一口苏州口音,显然也是和李家有生意往来的。
他同样也是一身短打,看不出家庭背景,在门口送了拜礼之后,手上却提着一个竹篓进来。
一见到王文龙便一脸激动:“建阳先生。你要的东西我做出来了,那青年提了提手中的竹篓子。”
王文龙眼前一亮:“怎么弄的?”
“正如先生所说,将石灰石和木炭放到玻璃窑中煅烧只能少量秩序,此物生成需要的热量极高,普通的玻璃窑远远烧不到,须得在富有燃素的环境下用去除杂质的焦煤一起炼化,才能够做出。”
所谓燃素就是氧气,这是此时的化学家们自己鼓捣出的概念。
王文龙也没多干预。
学科研究并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出来,此时化学水平非常拉胯,弄出元素周期表这种东西自己都无法证明。还不如让科学家们自己发展。
王文龙让那年轻人将东西拿出来。
叶成学和朱之瑜在一旁看的好奇,还有些民党的青年也围过来,李国助也来了,跟大家打个招呼,好奇的站在一旁看。
王文龙笑着介绍:“这位乃是苏州物理社的孙春阳,孙朋友。”
今年苏州物理社发现了一种新物质,我命名为电石,一直想着如何能大规模生产,如今总算产出了大量样品。
电石的生产在王文龙前世历史上需要用到高温电炉才可以大规模弄出,也是因此而得了电石之名,但其实在玻璃烧制窑中同样可以少量反应得到这玩意儿。
在电灯泡出现之前,电石可是相当有用的照明用品。
见叶成学和朱之瑜还是不太理解这电石是什么东西,王文龙当场演示。
他让人取来一个瓷盆将一小块电石放在其中,接着向上面滴入清水,就见电石上冒出许多泡泡。
王文龙指着那泡泡对众人解释:“这泡泡冒出又冲破,说明其下有气体在生成。”
接着他又要李家人拿来一个小竹筒,在竹筒上凿一小洞,在电石上滴了水之后将竹筒盖到电石上。
拿来火折子一点,便见竹筒中那孔里冒出了极亮的火光,那亮度都晃眼,比大家平时所用的油灯要亮上不知多少倍。
众人纷纷惊讶。
王文龙笑着道:“这电石与水会产生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气体,加水量越大,其气体的产量便越大。”
“这东西极有意思,只是还不知有何用。”孙春阳笑道。
王文龙自然是知道答案的,装做自己思考的样子道:“只要控制滴上电池的水量,就能够控制气体产量,进而控制着火焰的亮度,而且此物反应极慢,一块石头能够烧上许久。不如拿去做灯?”
用电石做成的汽灯也叫嘎斯灯,英文中gas的音译,王文龙知道这东西是采矿业的宝贝。
在电灯普及之前,地下矿坑中用油灯不方便,用蜡烛和火把又太贵,而用汽灯只要石头还在,加一点清水就可以提供长久的照明。
苏州物理社解决了电石少量制备问题,但不过是当之为一种玩物,此时听到王文龙所说的气灯设想,孙春阳瞬间眼前一亮。
笑道:“建阳先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此物若做成先生所说那种气灯,定能够行销天下。我这便回去叫人赶制!”
孙春阳此人除了是苏州物理社成员之外,也是一个货行老板。
他早年读书不成,回苏州开了一家孙春阳南货铺。
别小瞧这一间商店,在王文龙前世历史上,孙春阳南货铺从万历年间开始经营,一直开到了清代中叶,成为苏州最著名的百货商店品牌。
许多明末文人笔记中都专门记载:买笔、买墨、灯油蜡烛,只愿用孙春阳家的货。
孙春阳的店铺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极会动脑筋,苏州又是此时商品经济最繁盛所在。
孙春阳想出了许多经营之上的妙招,比如他对店中货物明码实价,且不像其他的南货铺只经营几种货物,而是租下六间大店面,分成各种区域,有的地方卖皮货,有的地方卖油蜡,有的地方卖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每一个柜台都设立掌柜。
顾客可以在店中闲逛,看货,选品之后由柜台开一张取货单据,凭此单据便可到仓库内领货。
孙春阳南货行还特别注重货品的质量,各种货物都有自己的挑选标准、专有的供应渠道,以至于到清代,甚至将孙春阳南货铺的东西直接列入贡品名录,因为其质量比皇家贡品还有保证。
这简直是后世百货商店的雏形,什么入场选品,单据取货这些概念,孙春阳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发明出来。
所以别说明代人不懂后世的商业技巧,只要经济水平达到,很多服务业的发明都会自发产生。
孙春阳有如此敏锐的生意头脑。
自然知道这气灯能有多大的市场,甚至将以后的生产都策划好了。
这东西短期之内由于产量太小,只能为贵族人家所用。
但只要做得够精美,凭借气灯的亮度和使用便捷,总是能够获得青睐的。
而王文龙也乐见其成,他主要是为了有了资金来源之后,研究者会主动的去扩大电石的生产研究。
这玩意儿的用处可还多着呢,最简单的作为汽灯燃料之外,还能用在肥料甚至是焊接上,因为电石遇水产生的就是乙炔,将这个东西收集起来,直接就能弄出乙炔焊。
叶成学听了半天,虽同样有些感兴趣,但是却还是对于王文龙沉迷于小发明、航海、商业等感到颇为惋惜。
孙春阳收拾电石之时,他便对王文龙道:“建阳,这贸易、发明都是小道,如今众正盈朝,正是有为之人,施展才能的时候,建阳应该到朝中去做些真正利国利民之大事,不要为这种小道所扰呀。”
闻言一旁的孙春阳顿时有些尴尬,另外一些从民党学堂出来弃巾从商的人也都露出不悦神色。
有几个不知叶成学背景的,就要张嘴反驳。
王文龙瞪了他们一眼,这些人才不敢说话。
王文龙道:“叶兄,实在抱歉,我现在无意仕途。”
虽然本时空天启没有早早当上皇帝,但是除了坐在龙椅上那位换了之外,局面和前世的天启朝真没啥差别。
一样是东林崛起,众正盈朝,接下来就是阉党和东林的恶斗。
这个时候再往京城政局里钻?
王文龙才不想去找麻烦。
第953章 北美投资规划
叶成学看着王文龙满脸失望。
“唉,罢了罢了,人各有志。”
他拱拱手,再没什么谈话的兴趣,独自踱步到一边去就坐。
王文龙叫住跟叶成学一道来的朱之瑜,笑道:“朱朋友,此来台湾感觉如何?我正好有些时间,明日可以请朱朋友一道去台中港的民党书斋看看。”
“多谢建阳先生。”朱之瑜只觉十分荣幸。
朱之瑜的名字王文龙还是听过的。此人在明亡之后东渡日本,为了记念家乡,于是取故乡余姚的古称“舜水”为号。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成为日本水户学的创始人。一代儒宗。
朱之瑜儒学思想在王文龙看来其实比较浅薄。
虽然朱舜水在明亡之后也对明亡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一些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比起来,他的见解在学术上实在没有太多可称道的地方。
但朱之瑜此人绝对是个能干实事的。
他在明末先为鲁王朝廷五下安南三度日本,联络援兵。鲁王被灭之后,他又加入郑氏集团,帮助郑家联络日本方面的援助。
复国无望,朱舜水东渡去往日本讲学,二十年,在异域确定了自己一代儒宗的地位,也可说是极为聪明的选择。
这样坚毅又有眼光的人物,正应该加入开海事业。
朱舜水的学术理论本来就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
他在日本除了讲授儒学之外,还传授了大量农业、医药、建筑、工匠技艺给日本人,并不是那种只会迂腐念书的书呆子。
刚才朱之瑜就对王文龙的电石实验相当感兴趣。
一番交谈,王文龙发现无论是航海术,还是物理社的各种火炮物理化学研究,果然都打中朱之瑜的兴趣点。
估计在王文龙打算再带他到台湾岛上最好的民党学校去待两天。
估计朱之瑜很快就能加入开海事业的大军了。
等和朱之瑜聊完之后,李国助走到王文龙身边。
“建阳,东林党邀你去京城,你为何一口回绝?”
“去了也没用。”王文龙道,“东林党如今虽然势大,但是将来三党必然联合对抗东林,甚至圣上也会加入。”
“如果这样还不够,所有今天被东林党攻击的势力,也会加入这个反对东林的阵营。”
“所有被东林党攻击的势力?”
“没错,”王文龙掰着手指数,“太监,勋贵,大地主……”
李国助愣了半晌。
“这样岂不又是黑白颠倒,如同万历末年一样了。”
他虽然对东林党没有太大的好感,但是受此时舆论影响,心中也朴素的认为众正盈朝是个好现象。
“建阳既然知道如此发展,更应该要去京城,劝慰东林党人,要他们别做的太过才是呀。”
王文龙苦笑道,“绝无可能。这么多年的党争,东林和三党之间形成的隔阂不可能消除。如今东林得势,一桩桩一件件都要报复回去,不光是为了实际利益,即使是为了党派团结,这一步也非做不可。”
“一旦东林报复,三党和圣上感到危机。最后的结果定然是反东林力量形成联合。”
“莫说我不加入东林党,若我真是上了京城,给东林党添砖加瓦,反东林力量只会更加强大。”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