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12节
“有何不妥之处?”
王文龙笑道:“我觉得这威廉·巴芬没说实话,既然陈八金拿了他们的证件,不如先把他们的证照拿到堂上,抚台一看便知。”
威廉·巴芬虽然听不懂中国话,但一直看着丁继嗣的神情。
在丁继嗣说出放他们的时候,威廉·巴芬就觉得事有转机,脸上已经露出微笑,可接下去却见中国人把他们的航海文书全部拿到了堂上。
威廉·巴芬等人一头雾水,直到看见王文龙从文书之中掏出了一张证明。
丁继嗣看到威廉·巴芬瞬间变了脸色,他也不是傻子,立刻问道:
“建阳先生,此为何物?”
王文龙指着那张证照上面的文字笑道:“私掠证。”
“此乃欧洲人所发明的一种证书。”
“拥有此证书的私人,可以驾驶武装船只攻击、俘虏、抢劫所有被认为是敌国的商船。”
“说白了就是拥有此证,在该国的法律之中做海盗也是合法,只要他们抢的是敌国。”
王文龙早在听威廉·巴芬叙述时就听出不对。
他和杨天生是夏威夷岛檀香木开采的最大东家,知道夏威夷的檀香产业几乎全被华人把持。
威廉·巴芬是怎么弄到一船檀香木的?
再加上此君英国东印度公司雇员的身份,王文龙几乎可以肯定威廉·巴芬就是一个私掠船船长。
英国人是本时空把私掠证制度玩的最花的,他们十年前才刚依靠私掠船在英西大海战中大肆骚扰西班牙人的船只,在东印度公司怎么会不引进这一“先进制度”?
丁继嗣和满堂官员听了王文龙的解释,都瞪大眼睛。
“此真蛮夷也,居然以公器支持海盗劫掠!”
在福建洋面上出现的外国人一般是荷兰人或西班牙人,大家对于英国人的接触并不多,原本对于英国这个国家印象还不错。
但听到英国人这私掠证制度瞬间众人都觉得英国是一个毫不讲正义、是非颠倒、唯利是图的国度。
看见王文龙准确的翻出东印度公司颁发的私掠证。
威廉·巴芬也瞬间放弃抵抗,老实吐露自己身份。
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一大票船长,专门就在东南亚洋面上打劫从西班牙吕宋殖民地出来的马尼拉大帆船,凭借着优势,火力也经常对其他海上势力动手。
威廉·巴芬就是一个新晋的私掠船长。
不过他年轻气盛,以为自己艺高人胆大,没有老老实实在马尼拉湾打伏击,而是跑到太平洋西侧捞过界。
然后,威廉·巴芬不知道大明海盗的火力也这么猛,第一票做完就被黑吃黑了。
再请一天假
年底有点忙,我尽量写,今天实在搞不出来了
第933章 买洋奴
威廉.巴芬说完自己的情况,丁继嗣却犯了难:
“如此说来,这威廉.巴芬也算是海盗,而且还犯了抢掠船只之罪,说起来是要法办的……可他们又是英国人,倒又有些麻烦。”
《大明律》对于外国人犯法,虽然有“化外人有犯,依律拟断”的规定。但实际处理涉外法律案件,朝鲜日本等地的人抓了也就抓了,但对欧洲人大明官员往往网开一面。
这是因为欧洲人和大明的生活习俗差距实在太大,一些欧洲人的日常行为都可能违反大明律?
就比如欧洲传教士没有道籍僧籍,满世界乱跑,首先就违反黄甲法,如果真完全按法律办,所有在大明境内的欧洲传教士全部得被抓。
但实际情况没人会这么处理。
而且此时大明士大夫对于欧洲人的确网开一面。
儒家文化圈一向有宽待远人的传统。
煌煌大明,士大夫阶层是很乐意向外方之人展现中华“礼仪文教”的。
一些涉及欧洲人的案件,不光是东林党,就是三党的成员也乐意帮欧洲人说话。
这种情况下,连丁继嗣都不敢轻易审判威廉.巴芬。
最好情况当然是放了。
可威廉.巴芬又实实在在纵船杀人,这么放掉,似乎也对自己的官声不好。
丁继嗣带来的刑名师爷,看出自己东家为难,连忙为他想借口:“东翁,学生以为此人并未犯罪。”
“哦?”丁继嗣道:“你说说看。”
“私掠证书虽是蛮夷行为,但是却合乎他英吉利的法律,他作为英吉利之人,以英吉利之法行事,自然不能说是犯了罪的。”
“至于海上杀人抢夺了檀香木。”
“威廉.巴芬也说不清他杀的是否我大明水手。”
“现在又没有苦主告到衙门。”
“说不定他所杀乃是日本或朝鲜人,实不应该以此一条,便认为他触犯大明律。”
“至于犯案之地,更是在海外,我大明律是否在彼处合用,又是说不清了。”
王文龙听的直皱眉。
丁继嗣和他的师爷一唱一和,就是想把这桩疑难案件往外推。
这在他看来完全是卖国行为。
现在德川家康正在锁国呢,哪家日本势力有本事去走夏威夷航线?威廉.巴芬杀的多半就是福建海主。
海上人家,翻覆于波浪是常事,男人死在外面,家里人哪知道是不是被抢劫杀害?
虽然没人报官,但被害的海商家里不知道多难过。
即使不出于为福建海商主持公道的想法。丁继嗣和他的师爷两人的做法也极为不妥。
这是将夏威夷海域的执法权直接拱手让人。
丁继嗣为官一任,过两年就走了,以后荷兰英国人却能拿出他这次判罚理所应当的表示:大明官府都说了,夏威夷海域并非大明律管辖范围。
这些海洋法系国家喜爱使用判例法,殖民史上就靠这一手坑了多少政权?
有这样的官员怎么能不给大明海外扩张留下一系列漏洞?
丁继嗣却觉得师爷给他设了极好的台阶。
笑道:“如此说来,这威廉.巴芬确实没有犯罪……”
“本官以为如此不妥!”
虽然请假了,但王文龙现在还是五品的礼部主事,他直接拿出官体反驳。
丁继嗣和那师爷两人都筹画好,就要丢牌子放人了,闻言都是愕然。
“建阳先生有何意见?”
王文龙道:“夏威夷的卡氏前些年也是派使朝贡,我大明已经与他们申明藩臣之义。”
“卡氏在书信中已经写明,夏威夷并不称国,卡氏求一土司世职,虽然职位还未允诺,但我大明照理应能对夏威夷行使法律之权。”
“即使再退一步,使夏威夷当做一藩国,则此国中并无成文法律,应比照朝鲜越南等地,如朝鲜国虽有律法,但自愿奉我《大明律》为上位之法,若遇朝鲜律法中未列明的法条,便该比照大明律的相关条例办理。”
丁继嗣一脸的便秘神情。
他好不容易把这烂摊子推出去,这王文龙怎么硬要将这麻烦事又揽回来?
师爷连忙帮助分辩道:
“建阳公此言又差了,他不是在夏威夷犯案,而是在台湾与夏威夷之间的外海,其地并不属我大明啊。威廉.巴芬是英吉利国人,死伤者也不知是哪国的海商,与我大明并无关系。”
王文龙笑道:“那就按他英吉利国的法律来。”
“私掠船间允许同态复仇。”
“你可以抢我,我也可以抢你,比谁的武力更强。”
“现在我大明的陈六金手下比威廉.巴芬的武力更加强悍。将威廉.巴芬的货物人船都抢来了,这威廉.巴芬连船带人带货便都是我大明海盗陈六金的战利品。”
“陈六金犯法所得,如今已收入福建府库,这威廉.巴芬自然也是我福建府库的财产。”
丁继嗣都听呆了。
合着还能这样?
王文龙一番盘算,居然把威廉.巴芬这么一个人都变成了福建官府查抄的赃物。
最可怕是他们还挑不出王文龙逻辑中的漏洞。
好像按照道理,威廉.巴芬确实应该归他们所有啊……
可他福建巡抚衙门要这么一个外国人有啥用?
像陈六金一样写信去和东印度公司要赎金?那妥妥被大明官场骂成斯文扫地、有辱国体。
“建阳先生,别叫我为难了。”丁继嗣苦着脸小声道,“您这话一出来,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咱们福建留着这么一个人有何用?”
如果王文龙把他的话传出去,丁继嗣想把威廉.巴芬送出国境都不行,那样也会有人说他损失府库财产。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