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0节
“建阳所著《葡萄牙国史》,我翻了不止十遍,此书的叙事方法发古人之未见,我自问从没看过。”
陈继儒弃巾之后能够成为吴中名士并不是白来的,他家学深厚,对于经史子集的研究也是当世顶尖。
“《葡萄牙国史》所著的外国风俗人物,洋洋洒洒,横跨数百年,我也曾想借此体例仿写一部吴中历史,动笔之后才觉万分困难,数易其稿,到底却连第一章也写不出来。建阳,你说说你这书究竟是如何写出的?”
听到陈继儒所说的话,在场众人都是惊讶。
他们都知道陈继儒的学术水平,万万想不到哪怕是陈继儒想要模仿《葡萄牙国史》写一部史书,居然连动笔也动不了。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自幼就喜欢历史,生长在西洋,身边有各国人士,碰到欧洲来的贩夫走卒、官员教士,无一例外,我都会对他们加以询问,积攒了十几年见识才有这《葡萄牙国史》的内容。”
“其实不只是欧洲历史,西洋在欧洲人发现新航路之后已经成为各国人物荟萃之地,当地的土人王公、大明的水手、波斯印度的贵族商贾、乃至于日本朝鲜的教徒奴工八方杂处,无所不包,各家的思想科学认知都不相同,在那地方何止能写出一本《葡萄牙国史》来呢?”
这是王文龙早就想好为自己以后拿出来的新思想做背书的理由,而众人闻言全都愕然。
王骥德游历四方,对王文龙所描写的西洋憧憬无比,他感叹说道:“若是有幸,此生当往西洋一游!”
董其昌则是对王骥德笑道:“建阳这是谦虚之言,若非着意收集,哪里能得到这帮完备的消息?建阳说的轻巧,其实背后之努力至少要花费十余年。”
众人听了董其昌的话思索一番就是纷纷点头。
大家对王文龙不禁更加尊敬。
袁无涯笑道:“建阳此书如此难得,只是三吴难寻真本,可有意思在三吴印刷。”
他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除王文龙之外都是哈哈大笑。
冯梦龙指着袁无涯道:“我就说袁兄今日怎么如此少话,原来图谋就在此处了,今日之酒会却是伱招揽生意来的!”
王文龙这才反应过来,袁无涯有秀才功名,但同时也是苏州的大书商。
袁无涯的书坊名为书种堂,冯梦龙的许多图书以及袁宏道三兄弟的文集,都是袁无涯的书坊刊刻的。
袁无涯被指出心思却丝毫不脸红
袁无涯举杯说道:“我也是吴山社的一员,在场众位社友可不要嫌我铜臭。”
他又转头对王文龙说:“建阳,《葡萄牙国史》我是实实的翻了好几遍,若是你愿意在我书种堂刻书,我当奉上一篇长序。”
王文龙闻言也不禁笑了起来。
袁无涯拿着这篇序来吸引他还真有点说服力,只因袁无涯的笔力相当强。
余象斗刻书的时候只能到处去摘录其他小说的文字,自己写的点评本也是粗鄙无文,而袁无涯同样有类似行为,可是他在点评小说时直接就冒用李贽的名字,因为文采斐然,居然许多人都看不出来。
袁无涯所印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在后世历史中是第一本全本的水浒传,比其他版本水浒传多出了详细的征田虎和征王庆部分。
袁无涯自称是他访求高人得到了《水浒传》的全本,但是后世许多人怀疑这两部分的水浒就是袁无涯自己写的。
这货真能做出这种事情,只要能把书卖的更贵,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动手写书充数。
袁无涯并不是读书世家出身,他家境普通,只想靠本事过上好日子。
入吴山社既是因为他喜欢诗文,同时也有现实的考虑。
能结交这么多著名文人,对于他的出版大有帮助。
袁无涯的两句自嘲说的在场众人哈哈大笑,王文龙却喜欢他的直爽。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袁无涯能够和冯梦龙以及袁宏道等人相交莫逆,这人的人格魅力相当强。
他笑着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只为袁兄这一篇序我也要把书稿交给兄台。”
袁无涯的书坊在苏州是排得上前几名的,将《葡萄牙国史》放在书种堂出版也很符合王文龙的利益。
他说完话,董其昌和陈继儒也主动开口说道:“我读《葡萄牙国史》有感,倒也有些文字。”
“我也为《葡萄牙国史》作了一篇序。”
两人说完对视一眼,接着王文龙又看看欲言又止的冯梦龙和一旁笑起来的叶昼则。
王文龙瞬间反应过来,合着大家都给他的《葡萄牙国史》写了序。
接着王文龙就是心中一喜,在场的众人,每个都有相当大的号召力,有吴山社这么多名士做序推荐,他的《葡萄牙国史》想必能够热卖。
叶成学直接问袁无涯道:“列位都有文字在这里了,袁兄何时能够把书稿排出来?”
袁无涯也是喜出望外,连连点头说道:“等我把手头的书印完就来排版。”
徐树丕当下就不依说道:“众位舍友如此急迫,你手上还有什么大书要印?”
“是吕天成的那本佳作……”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忍俊不禁。
吕天成是吴山诗社的小辈,家境极好,而他前年看完《金瓶梅》大有所感,也模仿写出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
那本书名叫《绣榻野史》,内容相当少儿不宜,实在让人怀疑吕秀才才十七岁究竟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如此大作的。
王文龙看过这本书,平心而论写的相当差,只有动作描写,剧情太淡薄,代入感不强。
不过也要考虑到时代局限,《绣榻野史》是明代较早的艳情小说,什么《痴婆子传》之类都还要十几年才能写出,吕天成也算开一代风气之先了。
所以真别以为在这年代抄小黄文有什么了不起的,吕天成写的那玩意儿比小黄文厉害多了。
而在第一本小说成功之后,吕天成似乎受到鼓励,第二本小说也紧锣密鼓的写了出来,名叫《闲情别传》,据说剧情大大增强。
吕天成一写出新书就交给袁无涯帮忙刊印。
这种书好卖是好卖但是实在太毁名声,一不小心还会被官府找上门,袁无涯要不是看在两人关系面上都不愿意接这活。
他不敢用书种堂的名号刊印,可是还是要用自己书坊中的刻工和印工。
都是吴山社的朋友,众人虽然嘲笑吕天成的品味,但也不好去抢人家的刻工。
而王文龙的蜡版印刷书籍质量太差,也不能用在《葡萄牙国史》这种大部头书目上。
所以只能约好等吕天成的大作印完,就马上开始排版印刷王文龙的书。
大家说了一番吕天成的小说,又说到吕天成的真正本领还在写剧本,话题自然转到戏曲上。
王骥德是此时的戏曲名家,又有音律作品存世,突然问起王文龙道:“你小时长在西洋,可曾听过欧洲人的曲子?”
看了《葡萄牙国史》知道欧洲人也有文明之后他就好奇欧洲人听的是怎样的戏曲。
“欧洲音乐么……”
王文龙刚想介绍一下欧洲的古典乐情况,但仔细一想才发现现在才一六零零年,欧洲的古典音乐,黄金时代根本还没来,最早开启前古典乐时代的巴赫要八十几年以后才出生呢。
等一下,王文龙的眼神不禁一滞,他猛然看向王骥德:“先生可听过十二平均律?”
王骥德疑惑,“是一种新律制么?”
王文龙深吸了一口气。
没错,朱载堉的《乐律全书》在世界上第一次写出十二平均律是六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不光是巴赫还没有写出开创欧洲古典乐时代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连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都还没有公之于世!
第84章 十二平均律
王文龙笑道:“十二平均律乃是我朝郑王世子计算出来的,伯良先生问我欧洲有什么音乐,其实咱们大明的十二平均律才是真正的至宝。”
王文龙说着便解释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这东西关键是要把二的十二次方根开出来,在这时的数学条件下计算非常困难,朱载堉为了算出结果造了一个有八十一档的特大算盘,进行了数年的计算,才得出最终数字。
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并不复杂,王文龙解释之后几人稍加思索便理解了过程了,然后都称赞这个律制做的巧妙。
朱载堉可是这年代礼乐的大拿,他修订十二平均律并不是出于爱好,而是为了解决皇家雅乐祭祀时的问题。
十二律的说法在中国古典音乐中早就被提出了,只不过之前用的一直是五度相生率,计算之后没有办法组成完美的一个八度音程。
这时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联系在一起,既然一年十二个月万象周回,那么十二律也应该是周而复始的。
正式为了达到这种理论上的完美,所以朱载堉才会进行十二平均律的计算,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工程,现在十二平均律虽然没有刊行但是在皇家祭祀之中已经用上了,王文龙疯了才会去跟朱载堉抢这个成果。
熟悉音律的人都听过朱载堉的名字。
王骥德疑惑道:“这事情如何我等不知而建阳身处海外消息却还更加灵通?”
王文龙含糊说道:“我也是在外藩偶然得知此事,郑世子算出这个结果少说也有十几年,多半是密而不发。当时我听说这事情的来源是个海商,他自称曾去过河南,具体情形却也不愿意多说。”
王文龙解释后众人就不疑有他,朱载堉这时人称律圣,在大明声名赫赫。
许多人都知道郑王一脉曾经出现过十个世子夺嫡的丑闻,为了继承王位闹到子孙互相诬告叛逆之罪的地步,把一家人都折腾的不轻,朱载堉也是从小见过此事因而不愿袭爵。
众人以为王文龙见到的海商定是嘉靖年郑王一脉大乱时逃走的家臣,当时碰上这种事远走西洋也是正常。
王文龙对王骥德笑道:“我在西洋也跟一些欧洲传教士交流过,他们的音乐与大明音乐不同,有颇多数学上的讲究。比如他们的音乐中有一种对位法……”
王骥德对于律学也颇有研究,虽然中外在律学上的术语不同,但是王文龙一番解释,王骥德还是很快理解了对位法的原理。
王骥德对于这种类似于数学推理过程的作曲方法颇感兴趣:“这些欧洲人的音乐倒也有意思。”
王文龙笑着说道:“欧洲人一直在追求严格对位,但是总是达不到变调之时和谐的程度,那时我就一直在想他们这方法若是使用十二平均律会有怎样的效果……”
王文龙说到这里就见王骥德眼睛越瞪越大,王文龙心里一笑,知道王骥德明白了他的意思。
十二平均律并不像许多人传说的那样被朱载堉研究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未曾使用。
《頖宫礼乐疏》这种明代记载宫廷宗庙祭祀音乐的书本里满是“郑世子”的名字,对朱载堉的成就极为推崇,事实上后世中国许多雅乐场合都用的是十二平均律的乐器。
但是十二平均律在传统音乐中的影响也就仅限于此,对于这年头的宫廷雅乐来说,因为追求中正平和,没有复杂的变调,十二平均律的优势基本显现不出来。
而欧洲音乐之所以会用上十二平均律的原因是他们开始研究和声学,所谓和声就是好几个不同的旋律组合在一起,还要达到优美的效果。
这就要求音符和音符之间要保持和谐音程的关系,在欧洲音乐越发旋律繁复多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十二平均律,转几个调后演奏出来的东西就听不得了。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