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39节

  老铁山水道的长度不过四十多公里,在后世从烟台坐船到大连用时还不到八个小时,虽然这年头的海运速度慢的多,但一天多以后王文龙他们也有惊无险地上岸了。

  船只靠岸,先不安排卖货,王文龙的人被何可纲盛情请到金州卫去做客。

  从旅顺口上岸的地方叫做金州中左所,再往北走就是金州古城。

  汉朝时中原帝王就在此地设置郡县,到金代,这金州城更是女真人的“苏州府”,城墙坚固,这地方在后世都是全国最有名的苹果产区,土地肥沃,又坐拥良港,也是登州逃荒移民的主要落脚地。估计人口能有六七万。

  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明代对于辽东的人口统计就是一团乱,在册人口才四十万,还不如明初一个稍大点的州人多。

  然而辽东几次大战,光是被后金征为兵员的辽人就有几十万,四十万丁口这个数字显然少了太多,后世学者估测此时辽东的实际人口大概能有三百万,已经相当于明初河南的人口数量。

  后来被李成梁放弃掉的边关屯垦区六堡,其人口都已经超过六万,更别说沿山海关一线比较安全的大城了。

  金州卫虽然只是一个卫所,但看其市面的繁荣程度,至少也是江南一个大县的规模,五六万人口随随便便。

  王文龙原本以为他们要去哪个勾栏瓦舍看戏,却没想到何可纲直接将三人拉到了一处四面遮光的小棚前。

  何可纲一脸热情的对王文龙几人介绍:“辽南的皮影乃是天下一绝,到了金州不可不看的!”

  毛文龙这几年做生意经常来往辽东,也对王文龙和王骥德笑说:“何镇抚所言不虚,这金州的皮影耍子做的活灵活现,不比真人差上多少呢。”

  听了他们介绍,王文龙和王骥德也颇感兴趣,于是一起走进棚子看影戏。

  何可纲此时已经换上一身军官服色,金州卫虽然有县城的规模,但乃是卫所治理,何可纲这个五品的卫镇抚在城中也是数得上号的人物了。

  他们进入棚子,看见何可纲以及他手下亲兵的样子,立马便有人讨好的让出上座,连唱皮影戏的艺人,声音稍稍停顿之后,唱腔也更加洪亮。

  三人坐下欣赏。

  这辽东的皮影果然很有特色,影人雕刻的十分精美,做的戏大家也熟悉,乃是三国故事《古城会》。

  因为对于情节挺了解,所以虽然辽南口音更接近山东话,王文龙半懂不懂,但是很快也看了进去。

  一旁的戏曲家王骥德更是听的双眼微闭,连连点头。

  一折《古城会》唱完,三人还意犹未尽,于是各自放了回赏,又继续看下一折的《三顾茅庐》。

  明朝中期皮影戏传到关外,深受东北百姓的欢迎,不光汉人看,少数民族也对皮影戏非常热衷。

  主要原因还是地方穷。

  真人戏班要演一出戏,需要置备行头,大场面还要许多龙套,带上吹拉弹唱的家伙,一个大戏班得有十来个人才能运转起来。

  而皮影戏只要有六七个人就能演出,所用的皮影造价也远比真人的戏曲行头要便宜,价廉物美,自然受到辽东的百姓欢迎。

  皮影戏中最受欢迎的故事题材此时就是三国,有人说女真人是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才崇拜三国故事,这却是不了解辽东的曲艺发展。

  早在本地少数民族学会认汉字之前他们就已经通过皮影戏接触过三国故事了,而且对于关二爷极为推崇。关二爷甚至早已成为女真人所信奉萨满教之中的神祇。

  原历史中所谓清代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家里就养着皮影戏班,康熙时的记载,代善后代礼烈亲王府喜爱皮影戏,为手下专管演出皮影戏的八个包衣奴才都弄到了五品俸禄,好多满人派往各地都会专门打制影戏箱上任。

  看皮影吃吃喝喝过了一天,第二天王文龙陪着毛文龙去处理卖货的事宜,卖货太简单了,基本是开价就能走货。

  走私市场这么火热根本原因就是金州卫确实缺货,光是卫城之中就有六七万人,加上周边的乡村地带,小几十万人要吃要喝,又远离手工业繁华区,随便弄点儿铁器布匹都好卖,而交易的货币直接就用粮食,金州本地开荒的人家不少,并不缺粮。

  几天时间将货物卖掉一小半,剩下的一部分分给当地的经销商处理,另一部分毛文龙打算跟着王文龙一起去皮岛,那地方靠近朝鲜的铁山,对于山东货物可能也有需求。

  一大早何可纲就找来,笑着说道:“建阳几人,可是准备去往皮岛?”

  “一两天就要动身了。”王文龙说。

  “我为你们讨了封书信,”何可纲笑着掏出一封信来,“到了铁山可先找定辽右卫的李参将。”

  铁山是朝鲜面对大明的边境城市,前两年万历元朝之战时,第一场的铁山之战就在此爆发。定辽右卫,即后世丹东一带的明军军官经常来往铁山等地。

  何可纲道:“李参将名芳春,若是王舍人想要经营皮岛,他定能说上话。”

  李芳春?李成梁军事集团的人?

  王文龙思索了一下,笑道:“多谢何镇抚引荐。”

第405章 朝鲜的皮岛

  从旅顺口出海,只用几天时间就到达了后世大连的群岛县城长海县的位置。

  王文龙站在船头眺望着这些岛屿,毛文龙却担心着他所说的皮岛经营。

  他见到王文龙看着那些岛屿发呆,劝说道:“这些岛屿看着地方大,但此地地广人稀,再大的岛也没有人去开发,都是没用的,建阳不需多看……我怕那个皮岛应该也是这种场景。”

  王文龙闻言却是一笑,前世历史上,眼前每一座小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毛文龙给取的。

  从旅顺出发去往铁山的水路十分平静,只用了几天时间,船只就过了鸭绿江口,在朝鲜铁山靠岸。

  船只驶入铁山以东的港口,王文龙还怕他们没有船引会被扣下,可却见那从登州出海的船长一脸镇定。

  船长笑道:“两位老爷不需着急,这朝鲜人让俺打发就是。”

  一直到快要入港才见到港口上划来一只小船,船长也不去招呼,而是先让直库分发火器,然后让大家将火器握在手中,枪口对外展示武力。

  很快那朝鲜人的小船便来到货船之下,看到船上严阵以待的样子,那几人原本的傲然神色立刻转为畏惧。

  小船上有四个人,最后只有两人上了货船,另外一个文官,一个水手坐在小船上不动,手把着船橹,似乎见局势不好就要跑。

  “你们船上载着什么货物,有多少的数量?”

  上船的朝鲜官员发髻上插着一只秃笔,开口虽带口音,但汉语倒还是可交流的水平。

  船长一脸笑容的走上去:“我们都是良善海主,海上遇难,想借贵港口避避风浪。”

  王文龙就见船长熟练的塞上一份礼金,便见朝鲜那边连官员带水手全都脸色转晴。

  “既然是避难,可以开一张临时的船引。”

  船长感谢:“真是青天大老爷呀。”

  “不要有这许多废话,海况好了要及时离港!”

  那船长又送了两瓶酒,一大包烟叶,一大包丝绸,上船的官员对下面小船上喊了一声,下面的官员当场手写了一份船引给他们。

  毛文龙拿着船引,不敢置信说道:“这朝鲜的官儿也太好打发了。”

  登舟的船长笑着说:“这朝鲜百姓贫苦,他们当官的也没什么油水,别看这点东西,对这些朝鲜官员来说,已经是莫大收入了。若说起贪来,他们可不是什么良善人家。”

  这也是因为此时的铁山地处边境,平时根本没几个人会来此经商,水运交通并不繁华,那两个官员也不知道毛文龙的船上满载着一船货物,否则就没这么好打发了,非要狠狠咬一块肉下来。

  不过那船长接下来也皱眉说:“从没听人说要把货物运到这铁山来的,也不知生意好不好做。”

  王文龙闻言心里则是颇为高兴,铁山的情况如此宽松,朝鲜方面的处理难度大概降低许多。

  毛文龙让船主安排船工们将船上的货物赶快卸下,王文龙几人进城找明人一问,此时李芳春不在铁山,但是正在离铁山不远的盐州,李芳春作为定辽右卫的军官,主要管的就是鸭绿江河畔的屯垦事宜,从吃的到穿都要照顾到,这回跑到盐州就是专门调盐巴来的。

  两天之后,王文龙见到了四十几岁,一脸糙样的李芳春。

  “王舍人,是你要见我?”李芳春虽然是三品参将,但他这官儿远在辽东,碰到从京中专门跑来的中书舍人也不想得罪,何况王文龙的名字李芳春还听过,知道是南方来的名仕,连当今皇帝认识的,他自然对王文龙更加尊敬。

  “李将军,我便在南方也听闻将军于朝鲜一战之中的威名,十分敬佩。”王文龙先捧对方。

  李芳春果然被吹捧得颇为开心,笑道::“王舍人究竟有何事?还请直白告知。”

  “我有桩生意,想要请李将军帮忙。此事涉及朝鲜方面。”王文龙说。

  李芳春点点头:“朝鲜方面我也认识些人,王舍人但说无妨。”他觉得如果事情不大,自己这边也就给王文龙办了,还留个人情。

  王文龙开口道:“我想要租借铁山外海的皮岛。”

  李芳春一愣,如果是通关系走点货,他还能说得上话,却没想到王文龙直接要的是地盘,这事情可太大了。

  他疑惑道:“租那里做什么?”

  王文龙直白回答:“我想在此出资设立一港口,用于转运物资。”

  说是转运物资,其实两人都知道,王文龙就是想走私,这也是王文龙思索良久之后得出的皮岛正确开发方式。

  皮岛在历史上虽然名声赫赫,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此地确实沙石众多不能开垦,此时朝鲜人只用来养马。

  皮岛的真正优势是地利,此处地处中朝边境,又在海上,大明和朝鲜都不好管理。

  原本历史中毛文龙就是依靠皮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海上的大后方。

  满清已经将鸭绿江口打下来了,但他们没打下朝鲜前,毛文龙利用皮岛就能在满清眼皮子底下运送物资。

  王文龙想要在太平年代提前将皮岛发展出来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这地方妥妥的走私天堂,只不过这时人还没发现罢了。

  走私的目标就是镇江堡以及宽甸六堡,镇江堡就是后世的丹东,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定辽右卫靠近朝鲜的边境堡垒,驻扎了大兵,宽甸六堡则是李成良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的防备建州女真的据点。

  在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王文龙知道后世史料,万历三十三年,此地的人口已经超过六万。而且这些人口的消费力相当强。

  直接证据就是原本历史中明军在辽东大败,沈阳一带的明军都跑向山海关方向,而鸭绿江沿岸的明军则集中到了毛文龙的皮岛上。

  结果是“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

  连大明朝廷都没有想到,辽地会有这么多居民,直接将皮岛变成了一座城市,而且消费力还相当强,光是居民平日烧火做饭用的柴火,就已经将朝鲜沿岸的树林全部采光。

  李芳春思索一阵,回答说:“此事我不能做主,待我回定辽右卫为王舍人联系总兵大人,或许能够得到帮助。”

  王文龙感激说道:“多谢李将军帮忙,在下便在铁山静候佳音。”

  两天之后,朝鲜铁山,一个朝鲜人开的货行大早下板,店伙计将一匹匹丝绸、一筐筐草药堆到了货行门口。

  东西刚放出来就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几个朝鲜商人从远处走来,盯着货行门口的丝绸问道:“这是明国的丝绸?”

  这几个商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身材矮小面容愁苦的力工,每个力工背上所背货物都有一米多高,货物重量已经超过人的体重几倍,为了移动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只平头的木拐,行走时双手撑拐,双脚缓缓前移,四肢发力才可以走路。

  这时领头的商人来问货物情况,那些力工连忙将拐杖支在背后抵住货物,以一个尴尬的姿势半蹲半坐的休息。

首节 上一节 23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