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13节

  方大铉听的目瞪口呆,半天之后,他却是义愤的说道:“若如此,我们当再去上疏,否则谁来保护甲骨?”

  方大铉也是热血文人,同样对甲骨文心心念念,他也是听说甲骨能够得到保护之后,这才愿意帮方大美当个说客,听说浙党那边会反悔,他却是连自己说客的本职工作一时都忘了。

  “光是方巡按上疏力度都不够,这次去常州我见他们东林人物其事态何等之大,不如一起去联络东林党闹他一场!”赵崡作为金石学家更是把保护甲骨视为自己根本任务,居然直接要把这事情更加扯到党争之内,提议方大美也去站队。

  “如此怕是不妥。”王文龙连忙止住这话头。

  如果保护甲骨最后变成东林党和浙党党争的成果,未来当东林党落魄之时那批甲骨的命运可就凄惨了,这绝对不是王文龙想看到的。

  王文龙分析理由说道:“若是由东林党出面,浙党对于此事的阻挠只会更加厉害,几位想想东林党是靠什么样的场地讲论朝政的?若是由东林党来主导保护甲骨之事,不光是浙党无法接受,甚至其他朝中党派都会出来阻止。”

  冯从吾闻言点点头:“建阳说的是,他们是怕又出来一个东林书院呀。”

  东林党互相联络的场所就是书院、文社,东林党人对待书院和甲骨社这样的文社的态度也几乎相当于建堂口,有的书院就可以用来鼓噪舆论、团结同志、吸纳新人。

  后来天启年间冯从吾走东林党的关系重新出山当上副都御史,在京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高攀龙、叶向高等东林大佬于宣武门内建了一座首善书院。

  东林党人对书院、文人结社这种东西用的如臂使指,以至于历史上阉党上位之后对此介意到“请毁天下讲坛”的地步,并且提出“宋室之亡由于讲学,将加严谴”的理由,首善书院、东林书院等东林党的著名书院到阉党上位后全都被迫关门。

  而现在保护甲骨文的风头正盛,甲骨文社的名声天下皆知,如果感到这个刚刚闻名天下的结社也将成为东林党的堂口,朝中的其他各党肯定都会对此感到不悦,联手起来反对都有可能。

第354章 建阳公高义

  冯从吾自己就是东林党人,对于东林党的套路实在太熟悉,听王文龙说出这条道理之后他一下就明白了。

  “若是如此,能否有别的法子?”虽然冯从吾是东林党人,但是在保护甲骨这件事情上,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他也明白不应该把党争扯入保护甲骨之中。

  “现在哪还有其他办法,只能斗个鱼死网破了!”赵崡却因为长期在甲骨研究一线,深知现在甲骨发觉的困难之大,他没有多少党派芥蒂,他运了半天气直接提出更激进的方法:“我回去说服甲骨社中人一起呼应东林君子,就陪着东林党同衮衮诸公闹一场。董参政之前便是在储君身边的,何东林党也有些交情,正好说得上话!”

  赵崡激动道:“保护甲骨之事可是一日不能再拖延了,便是被贴上个东林党的招牌又有何惧!”

  董其昌之前做过太子朱常洛的讲师,东林党则一直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保护储君这一边,原历史之中,哪怕董其昌在地方上搞的声名狼藉东林党对他都是礼貌有加,而现在董其昌背后更是没有那些道德上的包袱,如果董其昌愿意投靠东林党肯定飞快被接纳。

  “若是如此方巡按可就和浙党结下大仇了。”方大铉在一旁叹气说道。

  方大美出自南直隶,本来并没有什么党派色采,也不愿意结党,如果和浙党结下死仇,以后就非站队不可。

  可若是不这样去做,保护甲骨之事却又根本无法实行。

  冯从吾感叹说道:“这君子不党一句说得实在好,瞧瞧这朝廷给党争祸害的,但凡想要做点事情,就非要加入党争不可,否则谁都来推诿你。这还叫个什么天下了?”

  这时王文龙开口说道:“我倒是有个法子。”

  方大铉连忙询问:“建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王文龙道:“只要想办法说服沈首辅即可。”

  “建阳何以能够说服首辅?”作为半个东林党人的冯从吾可是知道沈一贯有多难缠。

  而赵崡说的更加直白:“我听人说,当今首辅在党争之上立场站的最死,要他去附和东林党人上疏的内容,这怕不比登天更难?”

  方大铉也是丧气的点点头:“沈首辅在这件事上连方世兄这样的一地大员都可以推诿,旁人只怕更加难以说动他了。”

  “这却又不然,只不过这事情要甲骨社以及河南方面全力配合。”

  王文龙看看三人,小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听完之后方大铉只觉得有些惊险,问道:“这法子可行吗?”

  王文龙笑着说:“总是先试试,若是能行,肯定比让方巡按去投东林党更容易接受吧?”

  方大铉虽不能替方大美做主,但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但这样去做,怕是定然得罪东林人物。”冯从吾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常州那边肯定有不少大人物对此会感到不悦,”王文龙同意说道:“我们也只能为此去赌一把,但事成之前还请几位不要把此事告诉常州方面,甚至今天在这室中所谈一句话也不要对外透露,这都是为了保护甲骨。”

  三人对视一眼,冯从吾第一个表态说道:“此事成功之前我冯从吾口中绝不说出一字!”

  方大铉也点头说:“我再走一趟河南,保证在我这里此事只有我和方巡按二人知道。”

  王文龙又看向赵崡笑道:“甲骨社这边就不是透不透露的事情了,你们需要做好准备。”

  赵崡也是郑重点头:“此事之上甲骨社定然全力配合。”

  “几位可要保守自己誓言。”王文龙对三人拱手说。

  三人都是点头,接着冯从吾颇为感叹说:“能够发掘出甲骨,建阳本就是头功,如今建阳又为保护甲骨上下奔走,真真是以天下文脉为己任。”

  王文龙说道:“我只是不想让保护甲骨之事牵涉党争而已。保护甲骨这是千古的事情,而如今的党争……”

  事情商量已毕,另外三人也全都是松一口气,气氛都轻松了不少。

  冯从吾到底还是东林党人,闻言却是笑着问王文龙道:“难道建阳以为东林诸君维护文气不是千古的事情?”

  王文龙委婉说道:“东林诸君初结社时纵论朝政,贬抑奸邪,的确是风骨凛然,但看看如今?似乎是有些变味道了。”

  冯从吾在这事情上却立场坚定,他道:“那是因为其他党派互相勾结阻拦,若是吾党成功那日,定然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嗯,希望如此吧。

  方大铉起身对王文龙拱手行礼:“建阳为保护甲骨之事上下奔走,实在能为我辈楷模,我是方世兄的说客,先代方世兄谢过建阳。”

  “不敢,不敢,”王文龙一把托住方大铉的手臂,不敢受礼,道:“这本就是我分内之事,若说帮忙可也,若说什么楷模,在下是不敢做的。”

  方大铉郑重拱手道:“我在河南静候先生来信。”

  方大铉喝了杯茶就离开,回到馆驿就打点书信,让人快马送去开封去和方大美沟通王文龙的计划。

  方大美此时正被架在火上烤,他原本以为沈一贯很快就会给他弄下银子,甚至已经对安阳的士人放话说很快就能帮助保护甲骨,结果到了时间钱却没来,他开封府的门槛都已经快被告状的甲骨社员给踩破了,还有些人留在他府上,声称若是他这里不给准信他们就不走,另外有门路的甲骨社员也跑到京城去求告。

  甲骨社中人都知道若是不趁着这一次天下舆情都看相保护甲骨之事的机会将这事情定下来,以后就更难办。

  方大美被逼无奈,只能透露表示自己和浙党有所联系,对方已经许诺。

  这消息也被甲骨社中的文人放出去,结果就是引来东林党人带头攻击。

  东林党和浙党前两个月还因为妖书案打的不可开交呢,虽然妖书案结束,但是这梁子哪里是这么容易就好化解的,方大美别说去投东林党,这会儿已经被一些人扣上了浙党的帽子了。

  但浙党也不保护他,方大美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方大美接到方大铉的来信,这才算松了一口气,连忙表示自己一定尽力配合。

  而此时王文龙在南京也开始写信,他要去走走沈一贯的路子。

第355章 王文龙的信(补更)

  五月的京城,沈一贯最近日子过得挺开心。

  随着皦生光被处以凌迟,妖书案结束,似乎随之而来的浙党和东林党也进入了大和解。

  万历年间的大明是一个天变天灾都频发的时代,几十年不见的天象反复出现,要不然就是重要建筑产生灾变,动不动就皇陵塌了,或者皇宫烧起来了。

  可以说是上天示警,但是更靠谱的理由似乎是因为这年代的建筑使用年限也就是二百多年,到万历三十年的当口这些建筑也到了使用年限,于是该塌的该毁的都开始出现。

  万历三十二年的上半年发生的天象包括:一次日食;一次星大如斗,由白转赤的流星,光芒照的黑夜如昼;还有明长陵的明楼被雷击焚毁。

  在经历了妖书案之后总算安然无恙的内阁三大佬为此联合在一起,再次请求废除矿税。

  历史上这一次废除矿税,阁老朱赓亲写“守成、遣使、权宜”三论上疏,三个阁老一同署名,动作之大惊动天下——不过这份折子几年前被王文龙抄给沈一冠用掉了,于是这次上书之中用了另一个不属于任何党派的大佬户部尚书赵世卿的文字。

  有大佬的文字加持,内阁的三位阁老还专门选了一个大雨天,冒雨素服拜谒文华殿。

  万历皇帝颇为惊讶,跑出来看这三位究竟要干嘛,然后便被递了折子。

  不这样做,他多半窝在文华殿里不出来。

  上疏的结果是赵世卿的折子流传天下,万历皇帝也夸奖他的文字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上疏能不能成功不要紧,最主要的是这是上疏显示了三位阁老的联合,以及浙党和东林党的共同合作,于是在京城之中带来一股乐观的气氛,许多人觉得随着妖书案的结束,东林党和浙党之间的党争也已经结束,双方可以一起干点事情了。

  似乎这一次妖书案大半年闹下来,所掀起的党政风波非但没有使东林党和浙党之间的关系恶化,还给了两边交流弥合彼此关系的契机。

  台面上表现出来的是如此,但实际情况自然是截然相反:东林党和浙党之所以罢兵是因为两边都伤了元气,同时还没有什么新的事情可以吵闹,于是各自休息隐忍。

  只要有下一个党争的机会出现,政党恶斗分分钟就要再次上演。

  王文龙的书信走了门路塞到了八百里加急的急递铺中,为此他还掏了五十两银子,不过十天就到了沈一贯的府中。

  沈一贯最近心情不错,听说王文龙通过急递铺来信,沈一贯叫来自家幕僚,他坐到了太师椅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道:“拆开念念我听。”

  师爷答应一声,拆开书信念道:“沈公蛟门大鉴,文龙顿首,久疏笺候,时企光尘……”

  蛟门是沈一贯的号,他原本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号是龙江,只不过他的死对头沈鲤也号龙江,王文龙打听到沈一贯最近闲龙江这号晦气,于是专门叫他“沈公蛟门”。

  果然沈一贯闻言就笑起来道:“这王建阳是海外归客,往常虽然思维上挺机巧,但是写信却一向粗的很,如今这般讲究文字,莫不是来信求我办事?”

  那师爷继续念道:“小子早闻山人之辈有祸国殃民之嫌,久窜于京师,竟无人省其过。夫京师乃天下之中,四方观瞻所系,岂容此等狂狷之徒肆意妄为?

  然山人隐于市井,匿于朝堂,如狼似虎,难以察觉。妖书案发,京师震动,众口交詈,皆指山人为罪魁祸首……”

  王文龙提起浙党在妖书案之中推动的赶走京城山人幕僚之事,果然让沈一贯更加高兴。

  虽然整个妖书案对于东林党和浙党其实都是损伤,但是浙党的损伤明显更小,甚至还有一点胜利之处:那就是浙党通过妖书案驱逐了京城的所有山人。

  山人名士这些人物多半都和操纵舆论有关系,浙党上下基本是靠实际官场上的利益团结同道,操纵舆论那是东林党的看家本事,驱逐山人对东林党在京城中力量的损害非常大。

  现在仗打完了,正是回顾战果的时候,被王文龙提起这得意之事,沈一贯笑道:“我一向是反对容留这些三教九流人物的,就比如我这府上,所用的皆是幕僚之属,哪曾用那等什么诗人、和尚、道士杂流之辈?那些人物接触多了要出事情的!”

  沈一贯这还真不是自吹自擂,他从当上阁老之后,在这方面就十分注意,府中用的几个谋士,全都是有功名之辈,这种人物是有正当权利可以来到京城的,世人皆知他不接纳山人。

  果然这样的谨小慎微收获了不错结果,在妖书案之中沈一贯成功的将所有对于山人幕僚的攻击都引向了东林人物。

  接着王文龙在信中继续拍马屁:“此时沈阁老独排众议,明察秋毫,洞悉山人之祸,毅然挥毫而峻斥,振臂一呼,荡涤京师之恶俗,而后京师风气一新,人心大快。

  众或未识沈阁老之功,以为驱逐些许狂生,何足挂齿,岂不知此举实乃安社稷,定民心,其功非浅。吾辈当识其非常之功,敬其难能之德!”

首节 上一节 213/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