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49节

  王文龙笑道:“何必说什么仰慕的,晋江潘伯风,如今我俩便算认识了。”

  “多谢先生,在下三生有幸。”潘秀继续说道:“我家有一注银子,想要资助开发大员之事。”

  王文龙被潘秀带入入边的茶座,左右无人就看见潘秀掏出礼单。

  王文龙接过一看发现他光是送礼就值几十两银子,这才表情严肃起来:“阁下有什么具体事情?”

  “我家想要一起开发大员岛,只不过我家没有足够财力,我们又长期在西洋营生,于福建有名望的海商之中并不认识什么人物,还希望得到建阳先生牵线搭桥。”

  “原来如此。”

  潘秀一脸诚恳的说:“我家能出上千两银子,也是愿意投效的。”

  王文龙思索一阵,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帮你问问三一教或者是杨天生、李旦处,他们那里多半还在缺银子。”

  “多谢建阳公。”潘秀满脸欣喜,“我还打算去福州经营一些生意,这几天就打算上福州去,不知能否……”

  王文龙听出潘秀是想打算通过他认识徐学聚,还以为他想要走徐学聚的关系,见到潘秀又准备掏出礼单,这事王文龙可不能轻易许诺他。

  王文龙直接按住潘秀的手道:“到福州可去丽文坊芳找我,旁的事情咱们再说。”

  潘秀虽然有些惋惜,但是脸上没有丝毫表现出来,十分殷勤的跟在王文龙身边。

  王文龙来到李国助家,李国助从侧门出来欢迎,王文龙指着身边的潘秀介绍说道:“这位是晋江秀才潘伯风,也是海商出身。”

  李国助笑着道:“倒是不知海商之中还有这般人物,请进请进。”

  今天李国助开宴会,不少到码头之上的官员商人都来了,众人一番宴饮,一顿饭吃到下午。

  席间王文龙帮潘秀问了问李家还需不需要外人投资,李国助委婉表示自己的父亲不希望外人资本参与开发之事,这也不奇怪,李旦一向喜欢做独门生意,还打算把淡水开发成自己的独家港口呢。

  吃过饭王文龙擦擦嘴去李家厢房中休息。

  见到那潘秀也留宿李家,心中有些疑惑,他总觉得潘秀这个名字好像挺熟悉。

  次日王文龙去找潘秀道:“我正要去杨天生处,借机把你引荐给他。”

  “多谢先生,”潘秀连忙拿起桌上的一封信道:“这是我写的一个拜帖,请先生看看合不合用。”

  王文龙打开信封,就见潘秀的字迹工整漂亮,虽然说不上书法大家,但已经到了中上水平,文字也清楚。

  王文龙点头说道:“这帖子很合用了,到时我先拿你帖子进去,他那生意不是一家海主做成,你见机行事,嘴中说不得要甜一些。”

  潘秀连连点头,他和王文龙一起出门来到杨天生处,王文龙就见潘秀为人,又是无比利落,极得杨天生好感。

  两边一报家世还是同乡,杨天生直接就和潘秀称兄道弟,一力保证会让他加入开发大员。

  潘秀也知道自己再缠着王文龙容易引人怀疑,对杨天生和王文龙连连感谢之后便告辞。

  杨天生对潘秀极有好感,一路把他送出家门,站在路口,王文龙看着潘秀的背影却皱眉,他突然觉得这人有些古怪。

  杨天生对王文龙道:“哪知道我晋江海商之中竟有这般一个大方得体的后生。”

  王文龙道:“就是有些讲礼数的过分,从未见过这样的商人,有些奇怪。”

  杨天生点头:“也是,说他像读书人,却又不像,却然是殷勤有礼了些,多半是家教严格之故。”

  “这倒也有可能。”

  只能说潘秀还是有些紧张,他虽然尽量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是一切都想做到最好,却表现的有点太不近人情,让人看的觉得奇怪。

  在杨天生处逗留了一会儿后王文龙告辞离开,回到李国助处,他就见李国助已经摆下一桌酒宴。

  如今日本国内局势渐渐明朗,德川家康不再像丰臣秀吉一样试图入侵大明,明朝对日本贸易的口子,眼看就要开放,李家的日子又好过起来,李旦出门后李国助在福建也开始渐渐经营生意,越发的春风得意。

  “建阳快来喝酒,”李国助笑着说道,王文龙坐到桌上,两人各自倒一杯黄酒,边喝酒边吃菜。

  李国助将一块炸鱼放入口中大嚼,边吃边称赞:“最近建阳写的那《疗疴录》实在是好,我都追看呢,不知结局如何。”

  王文龙说道:“整本书我都写完了,你要想知道结局,我这就告诉你。”

  李国助思索一阵,道:“你别告诉我,否则到时这书也不好看了。”但他又纠结,过一会儿反悔说道:“宋常勤最后是生是死?”

  王文龙回答说:“到结局还是活着,但之后就难说了。”

  “这个……”李国助对于书中这位三边总督极为喜爱,听到这结局也就大概猜到后续剧情,愣了半晌。

  现在李国助也出来做事,对于大明的情况越发有深入了解,想到宋常勤的最后结局不禁喟叹,“好官难做啊。”

  李国助一阵郁闷,然后转换话题对王文龙说道:“我最近听到消息才得知建阳如今在山东做得好大事。”

  王文龙疑惑:“山东?”

  “山东有个叫毛文龙的,如今到南北通州办了好些货,连我家都与他有瓜葛,说是要上辽东去的,我一问,背后的金主竟是王建阳!”

  王文龙也是惊讶,一番询问才知道毛文龙回去个把月居然就把生意做成了,如今正在大肆招租海船。

  王文龙笑道:“我不过是资助了他一笔银子而已,没想他竟用我的名字做招牌。”

  李国助笑着说:“我还疑惑王建阳怎么到处办货?原来你也是被扯虎皮,不过我听说他们商船就要出海,过几日说不定就要来找你帮忙,我打听过,感觉这笔生意很有的赚。”

  王文龙点点头,二千两银子如果能够马上得到利润,毛文龙来找他,他也愿意去帮忙。

  王文龙笑道:“这些事情我待在福州都打听不到,却不想你在泉州给我弄得清清楚楚”

  “那是自然,我这泉州港可是通着五洋万方的。”接着李国助低声说道:“不过你所说那英国之事现在也闹大了,西洋那边的荷兰人似乎要找你麻烦,建阳可要小心。”

  “荷兰人要找我麻烦?”王文龙也是惊讶,见到李国助点点头,王文龙不禁在脑海中思索相关历史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控制力有多强,接着他就举着筷子呆住。

  他总算想起潘秀的名字在哪里听过了。

第246章 凛然无惧

  “海澄人李锦及奸商潘秀、郭震,久居大泥,与荷兰人习。”

  大泥就是这年头对北大年苏丹国的翻译,地点人物都对得上,而且这潘秀来的如此之巧,这不就是历史上那个给韦麻郎做汉奸的潘秀吗?

  王文龙瞬间也想到了潘秀之前的种种奇怪反应,这人一见到王文龙恨不得表现的自己就是完全给王文龙送钱来的,哪有蠢成这样的商人?

  历史上几年后潘秀也是被韦麻郎派到大明来行贿高宷,想要帮助荷兰人占领澎湖开辟殖民地。

  这就证明潘秀是有这个胆子的。

  而且历史上虽没有记载他有秀才功名,但是能在大明随意出入,而且结交官府,有个诸生的名头也应该。

  王文龙最开始十分恐惧,仔细思索了半天,他才慢慢镇静下来。

  他还不知道英国人的使节团真是被韦麻郎打下来的,但是他却知道历史上没过几年,韦麻郎就要侵略澎湖,荷兰人如此野心,此时又碰到这样的事情,先派人来卧底打听也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王文龙很清楚荷兰人在历史上并没有深入大明刺杀谁,一来是荷兰人没有这个能力,二来荷兰人历史上其实是想开辟殖民地做生意,并不打算武力入侵,要不然也不会被沈有容劝两句就走了。

  想来想去,王文龙确定自己的生命安全无忧,而且潘秀虽然包藏祸心,但是给的钱是实实在在的。

  潘秀也不是独立去开辟屯垦地,他要和杨天生等人合作,这开辟出来的村庄就是杨天生这些海商的聚宝盆,肯定是严密统治,恐怕连大明朝廷想去抢夺都困难,更别说送给荷兰人了。

  除非荷兰人自己去打下来。

  但他们如果打算打的话,用不用内应都没啥差别。

  算来算去,现阶段潘秀的做法其实是混到他身边并打算用荷兰的钱帮忙大明移民——这活怎么算也不亏。

  王文龙越想越是好笑,他知道荷兰人派潘秀来要查什么后感觉他爱查让他查去吧,难道荷兰人能想到自己是穿越者?

  几天后王文龙从泉州离开时潘秀果然一路跟随,来到了福州以后此君又一直在王文龙身边转悠,王文龙试探了他几次,潘秀只是一脸恭敬的表示自己在海外就喜欢看《旬报》,想要在《旬报》干活。

  起了疑心之后,王文龙在看潘秀,就发现他处处都是破绽,而且他不想去衙门之中就可以大概确定这人就是冲着自己来的,王文龙心中总算放心。

  他直接到衙门里去找徐学聚,关上门就对徐学聚说道:“大人,我身边近日来了个名叫潘秀的秀才,这是很可能是荷兰国派来的探子。”

  “什么?”徐学聚闻言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王文龙分析说道:“该是我透露出英国使团受袭击的消息,让荷兰人紧张了。”

  徐学聚公文也不看了,连忙指指旁边的太师椅:“坐下坐下,仔细说。”

  王文龙便坐下把和潘秀遇到之后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接着又说出自己的猜想。

  徐学聚点点头:“照此说来,的确像是个探子模样,我叫人把他抓来。”

  王文龙摇头道:“大人,我以为把这厮抓了,无非是拷打而后问罪而已,对于大明别无什么好处,难道朝廷还能去抓他上面的荷兰人?”

  “这……唉。”

  徐学聚闻言也是无奈,因为王文龙说的是真的。

  现在虽然英国争贡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作为福建官员他最是清楚,这事情只在对内宣传上有作用,甚至朝廷中还给他们发来密信,要求归束下属,不要把这事情闹成真的对外出兵。

  现在民间什么说法都有,有人说要福建出兵去征讨吕宋,甚至有人说打到欧洲去,但徐学聚知道那完全就是开玩笑。

  明军陆地上的火器或许还能和欧洲人拉到同样水平,但造船能力那就差太多了,明军船上能装的最先进武器就是弗朗机炮,这东西在海战之中的射程远远比不上欧洲的先进青铜炮。这样的炮明军或许能造,但是明军的船撑不住大炮的后坐力,开两炮后敌人沉不沉不知道,明军的船多半要沉了。

  徐学聚说道:“就怕我们不发难,他先发难。”

  王文龙笑着说:“我前后想过,这荷兰人无非是想从我处套出点消息而已,我早就已经不和外洋人联络,问也问不出什么,与他虚与委蛇,说不定还能从荷兰人处诓出点信息。”

  徐学聚前思后想:“还是不行,他若找不到消息,到时一发起狠来,建阳岂不危险?”

  王文龙知道历史上潘秀这些商人也是两面派,被福建衙门抓到之后,啥话都供出来了,后来还是因为主动帮助福建劝退荷兰人才被朝廷放走的,这群家伙才没有胆子对他动手呢,而且也没必要。

  明知自己没啥危险,王文龙大义凛然道:“当年万里蹈海归国我一个人也走了来,如今身在大明故土,岂会怕他一个孤身的海外探子?”

  徐学聚闻言肃然起敬:“建阳果真是铁骨铮铮!既如此,便照你说的办,但你也要份外小心。”

  此后几天王文龙就一直和潘秀周旋,还把潘秀带去见了徐学聚。

  接着又将潘秀安排到《旬报》做事。

首节 上一节 14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