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32节

  三人走进凉亭,庭中已经坐了几个沈家的女子。

  仆人奉上清茶凉果,沈自徵请叶绍袁坐下,眼睛一扫奇怪问道:“三姐哪里去了?”

  沈璟的小女儿说道:“三姑娘还在后园赏花呢。”

  “我去找她。”沈自徵快步来到后园,就见沈宜修斜倚栏杆在那里看书。

  沈自徵着急说道:“姐姐,那叶绍袁出师名门,人物又好,你难道不去见见?”

  沈宜修摇头说:“他竟然是来见爹爹的,让他见去就好了,我去做什么?”

  “他三两句话就问着你来,是来做什么的,难道你会不知?”沈自徵说道,“那真是个大才子哩,日后肯定能高中的,你不是喜欢有才学不拖累家里的人吗?难道你要去嫁那个王文龙?”

  沈宜修没好气说道:“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教训姐姐了?我不喜欢风流才子王建阳,却也不喜欢叶绍袁那般显摆的人,他明明比我大,我听他说话却似着年纪比我还小一般……”

  沈自徵却是刚刚十岁,正喜欢跟大年级男生玩,叶绍袁的本事让他十分佩服,为了点兄弟义气,恨不得把自己姐姐快点送出去。

  他替叶绍袁解释说道:“仲韶哥哥也就比你大几个月,那王文龙可是比你大上十几岁呢!他多半是个满脸胡子的老头,而且听人说他还在福州开女子作坊,定是个老色鬼。姐姐,你可不要去嫁他呀。”

  沈宜修没好气说道:“我嫁谁要你管?王文龙叶绍袁我都不喜欢,我谁也不嫁。”

  沈自徵毕竟才是个孩子,张张嘴巴不知该怎么办,眼睛一转说道:“我去和爹说姐姐说不要嫁人了!”

  沈宜修吓了一跳,连忙追着沈自徵出去,沈自徵飞跑,很快就把姐姐给骗了出来,还对前面大叫:“仲韶,我姐姐来啦!”

  两人跑到外间,突见凉亭中沈珫和沈璟都已经来了,人群之中叶绍袁鹤立鸡群。

  沈自徵和沈宜修这才连忙收敛神情不再打闹,规规矩矩的走入亭子。

  沈珫指着沈宜修介绍说道:“伯韶贤侄,这位是我家三姑娘。”

  “叶哥哥好。”沈宜修行礼。

  叶绍袁早就听说过沈宜修长得清秀,但看见沈宜修之时还是不禁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规矩说道:“沈姑娘好,我早就读过姑娘的诗,写的极好。”

  他说话之时背板都拔直了几分。

  沈宜修的父亲沈珫看着他这样子心中好笑。

  而沈璟看到这场景却瞬间就皱起眉来,他给王文龙敲边鼓都敲两年了,沈宜修还这里没开口,现在看模样却是有要来挖墙脚的!

  沈璟可不愿意对不起王文龙。

  这时叶绍袁已经开始跟沈宜修寒暄,只不过沈宜修明显不喜欢如此幼稚的男孩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

  沈璟拉着沈珫走到一边:

  “三弟呀,我说的那王文龙之事……”

  沈珫笑着说道:“我已然说过,宜修幼年时我就外出求官,负她极多,她要找何等样男子还是要由她决定。”

  “照此说来,不要办了,”沈璟一摊手,“你们也没见过王文龙,如何知道他是什么人,又谈何决定?”

  天可怜见,敲了两年边鼓沈璟这老头终于意识到自己传达出来的王文龙形象似乎和真实之中的王文龙有些许差别。

  沈珫点点头:“我这几日也正要去福建,不如到时见了王文龙再说?”

  沈璟看着远处正在沈宜修面前笑靥如花的叶绍袁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点头说道:“三弟见过真人就知王文龙人物。”

  原本沈璟已经觉得这桩事情要吹了,但几天之后沈珫上船时沈宜修却也跟着上船。

  沈宜修是被叶绍袁骚扰的不行,想要借口跟爹爹一起去南边讨些清静。

  叶绍袁大概想不到沈宜修原本是会和他成为一对贤伉俪的——如果不是他主动上门纠缠,沈宜修根本没有机会南下遇见王文龙。

  ……

  船入浙江,沈珫在船上看着两岸景色,叫沈宜修出来,父女之间难得的叙叙亲情。

  在后世历史上,沈珫的记载在沈家之中并不算太出色,他的大哥沈璟,儿子沈自徵,甚至女儿沈宜修都比他更有名。

  但沈珫也并不是无名之辈,出生松陵沈氏,沈珫的眼光是有的,比如在凤阳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学正位置上蹉跎了几年后,他如今就找到了一个升官的路子,攀附上了一新兴势力——东林党。

  经由东林党帮助,沈珫也终于脱离了学道官行列,今年刚刚当上刑部主事。

  大明的各部一般都是四个司,但刑部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分成了十三个司,分管大明十三省的卷宗。沈珫当上的就是福建司的主事。

  刑部主事,原本只要到京城去工作就好,但万历朝情况特别——此时候补进士很多,想当官的人也很多,可是有了官员缺额万历就是不批。

  原本各省的卷宗督察院寻道御史到全国巡视的时候就会顺便带回京城,可是寻道御史作为言官在前两年争国本事件中频繁上疏,到各地去了解情况时又经常上疏反映税监问题,万历一生气就把人罢官,罢了又不补,这几年税监问题又太严重,导致寻道御史的损失特别惨重。

  原本督察院的寻道御史员额一百余人,到万历三十年已经只剩下二十几个,二十几人要巡全国十三个省,一年能有五个回到京城就算不错。

  他们想象不到此时的情况还算好的,历史上到万历三十五年那才叫惨,历史记载当时全国寻道御史就剩五个人,五个人巡全国十三个省,最惨的巡道御史一巡就巡了六年。要知道明代一届京察也就六年,这位倒楣的仁兄等于上任就出差,直接出满了一个任期,说是京官,但基本没回过京城,六年任期都在马车和驿站中度过。

  所以沈珫从南京国子监调去当刑部福建司主事,第一时间就决定先从南京到福建去把卷宗拿了再去京城——比巡道御史把卷宗带回去更快。

第216章 父女看《国富论》

  坐在船上,沈珫问沈宜修道:

  “女儿可喜欢那叶绍袁?”

  沈宜修摇摇头。

  “那王建阳呢?”

  沈宜修扁起嘴来,沈珫哈哈笑道:“不说这些,也是你伯父太逼迫了。”

  看着沈宜修有些害羞的样子,沈珫不禁感叹时光之快,自己出去当官时,沈宜修还是个怀抱小姑娘,如今却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婚姻之事了。

  这次回来见了女儿就又要去京城,沈珫也有些不舍,因此也份外珍惜和女儿相处的时光。

  他们的小船划过一条书船边,父女俩都是爱书之人,沈珫心中一动,对艄公说:“停一下,我上书船看看。”

  艄公连忙将船划过去,颇为好奇的看着这位官老爷竟让自家女子一起上书船看书。

  浙江书船大都是从湖州织里镇来的,也叫做织里书船,由钱塘抵松江,北至京口,走士大夫之门。

  这艘书船是由当地农船改装而成,船篷颇大,两侧设置书架,陈设各种书籍,中间还有书桌和木椅可让人坐而观书。

  “船家,近日有什么好书可看?”沈珫走进书船就问。

  书船老板从袖筒中取出目录,笑着说道:“不知老爷要看什么样书?也有小说,也有墨卷。”

  “不看墨卷,”沈珫连连摇头,都已经考中进士,谁还看那程文墨卷?

  “有没有名家的集子?讲诗文的也好,讲道理的也好。”

  老板笑道:“老爷是要看奇书了,不知可要宋元珍本?”

  沈珫颇感兴趣:“你家有珍本?”

  “有宋人的集子,不过价贵,每页钱一百五十文。”

  这年代的宋元刻本就已经非常珍贵,一页一百五十文只是普通售价而已,如果到了通衢大邑一页卖上一百八十文也轻轻松松。

  沈珫看了看那刻本,觉得不真,守礼没有说破,他将书籍目录交给沈宜修,扭头突然见到架子上有一套《国富论》,上面标着王文龙的名字。

  “这书是真本么?”

  “书种堂的本子,您是行家,看这刻工就知道。这书在三吴可是热门,有家产的人都争着买看。”

  沈珫好奇问道:“这书好卖吗?”

  “也说不上好卖,”那老板笑说,“做生意的人喜欢买,但不少人买了又说看不懂,我翻了两回也没读懂,也有读懂的说是极好,总是这样不温不火的卖着。”

  “这倒有趣,”沈珫看看一旁的沈宜修见她也对王文龙的作品颇感兴趣,于是笑道:“这一套书我要了。”

  父女俩又选了些杂文小说,这才心满意足回到船上。

  《国富论》出版上册后小火了一阵,但袁无涯也知道这种书想要卖到小说那样的销量是不太可能,所以在跟风出了下册之后,后续的《国富论》出版就按原本计划走起精品路线。

  沈宜修打开《国富论》的函套,这套《全本国富论》光看函套就知道是精装版,做了个全部包裹的六合套样式,开函处还挖做如意形状,连函套上的骨签都是用的象牙制成。

  小船再次摇起来之后,父女俩便一同翻看此书。

  沈宜修能看懂《国富论》的内容,但是读起来依旧感觉很有难度,心思一刻也不敢放松,一个思维没跟上就要掉队。

  沈宜修再抬头时天都已经黑了,不禁一愣,书中不懂的东西太多,读《国富论》时沈宜修忍不住有种智商被碾压的感觉。

  “这王文龙居然如此聪明。”

  她是个才女,从来只有她比别人聪明的份,沈宜修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同时沈宜修也感到十分惊讶,她明白这种书不是有才华就能写出来的,而是需要做许多扎实的案头功夫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写出这样的书的人似乎和那种浮华浪子的性格不太相符呀……

  沈宜修看书的时候沈珫也在一旁看着,沈宜修不想夸奖王文龙,但沈珫却没有这样的心结,晚饭之时他便直白的说:“这王建阳果然是天下奇才!”

  不只是沈珫,许多读者也都对王文龙的《国富论》由衷佩服。

  《国富论》出版了一年多,终于扩散出了三吴。其实这才是这年代书籍传播的正常速度,之前王文龙的《葡萄牙国史》能够天下闻名,乃是依靠《葡萄牙国史》讲史演绎一般的娱乐性,许多人买回去是当小说看的,《国富论》显然没有那么有趣。

  《国富论》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慢慢传开就已经是顶流书目了。

  《国富论》第一版虽然印了五千多册,但是明朝国土毕竟这么大,这印刷量都出不了三吴,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王文龙有《国富论》这本大作面世。

  直到此书沉淀了快一年,《国富论》才终于走出江南流入各省,再次引起读者关注。

  ……

  北通州。

  莲花寺。

  马经纶带着郎中推开僧房的大门,看一眼里头的情形,连忙跑上去:“李老,怎么变成这样了?”

首节 上一节 132/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