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第139节

  “好了,都少说两句!”

  这时,秦如桧终于阴沉着脸站出来收拾残局。

  他带着几分挑衅的冷眼,先看了看金銮殿上的太后苏婉儿,又看了看灰头土脸的高武、何长东二人,最后重新将目光投向金銮殿上。

  秦如桧语气冰冷的说道:“皇上、太后,本相乃是大新王朝的三朝元老,更是先帝御驾亲征前的托孤大臣;”

  “作为大新王朝的治国宰相,对于加授武三甲节制天下兵马大权一事,是绝不同意的!”

  “还请皇上、太后三思!”

  说完,秦如桧毫不顾忌太后苏婉儿的颜面,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拂袖而去。

  随着宰相秦如桧的离去,其余大新朝臣,也纷纷告辞。

  朝会,不欢而散。

  片刻过后,偌大的金銮殿上,便只剩下幼帝赵灵武,太后苏婉儿,兵部侍郎高武,御林军统领何长东四人,以及一众宫女太监。

  高武急忙上前,一脸焦急的向太后苏婉儿说道:“禀太后娘娘,今日之事,算是彻底和奸贼秦如桧撕破了脸皮;”

  “微臣也没有料到,这件事情竟会让秦如桧的反应如此之大;”

  “接来下,以微臣对秦如桧的了解,他肯定会不择手段的想办法加害我等。”

  说到这儿,高武突然跪了下去,声泪俱下的说道:“微臣为大新江山社稷,豁出去这条命倒是没什么,只是,只是——”

  “唯恐那秦如桧狗急跳墙,对皇上、太后不利啊!”

  一听这话,身为御林军统帅的何长东当即站了出来,跪在太后苏婉儿的面前,语气坚定的说道:

  “禀太后娘娘,末将和驻守京师皇城的一万御林军,定会誓死保护太后娘娘和皇上的安全;”

  “只是,只是这秦如桧把持朝政已久,满朝文武及各地武将多为其心腹,若是秦如桧铁了心要行大逆不道之事,末将和这一万御林军,恐怕也难以抵挡多时!”

  顿了顿,何长东继续道:“末将奏请太后娘娘,命武将军率部进京勤王救驾一事,刻不容缓!”

  “待到秦如桧反应过来之后,信使再想出金陵城,可就不容易了!”

  苏婉儿的脸上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但万分危急的形势,又在逼迫着她不得不立刻拿定主意。

  否则,一旦让秦如桧反应过来,等待她和幼帝赵灵武的,恐怕也只有以莫须有的病症,病逝于皇宫之内这一条路了。

  终于,苏婉儿下定了决心,低声吩咐道:“高大人、何将军,哀家,哀家立刻拟一道圣旨,下旨让武三甲率虎贲新军进京勤王,有劳二位大人、将军亲自去办这件事;”

  “至于,这自瀛、莫二州返程京师的沿途,各地城池守军将领认不认哀家的这道圣旨,就只能交给天意了!”

  “事成之后,哀家和皇上,定不会亏待二位大人、将军!”

  “请太后娘娘放心,为皇上尽忠,我等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

  高武、何长东二人,当即领命。

  眼神中,透着对位极人臣的渴望。

  与此同时。

  宰相秦如桧前脚刚从金銮殿离开,后脚便召集朝中六部官员,于宰相府议事殿内议事。

  宰相府,议事殿。

  秦如桧阴沉着脸,端坐在议事殿主位上。

  朝中六部宰相一党的官员,分列在议事殿两侧。

  户部尚书罗元吉第一个站出来,同仇敌忾的说道:“秦相,这苏婉儿背信弃义在先,与武三甲暗中勾结在后;”

  “我们若是不能尽快控制住局面,等到那武三甲率领三十万虎贲新军进京勤王之时,一切可都为时已晚了!”

  说着,罗元吉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语气阴狠的说道:“依下官所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苏婉儿母子彻底消失;”

  “然后,再从藩王的子嗣中挑一个听话的立为新帝,以确保秦相的权利不受影响!”

  “诸位,你们说呢?”

  

第158章 晋王慧眼,一针见血

  户部尚书罗元吉的提议,顿时得到了众官员的附和。

  “罗大人所言极是,这苏婉儿自登上太后之位后,就一直在和秦相作对,还搞出衣带诏这种拙劣的手段,试图拉拢乱臣贼子陈怀安对抗秦相;”

  “她好像是忘了,若是没有秦相倾力相助,她苏婉儿母子,又岂能轻易坐上这大新王朝皇上、太后的宝座?”

  “没错,苏婉儿不光试图拉拢过陈怀安,甚至还让其兄中山王苏幕尘,暗中联络江南地区闲赋在家的三大异姓王;”

  “并且在封地招募兵丁,训练死士,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京勤王!”

  “这不是针对秦相又是在针对谁?”

  议事殿内,宰相一党的六部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怒斥着太后苏婉儿的种种“罪证”。

  很显然,苏婉儿试图拉拢大新朝廷武将新秀武三甲,以对抗宰相秦如桧的举动,已经触犯到了宰相一党的核心利益。

  在利益面前,忠孝节义礼仪廉耻,早都被一众大新六部官员抛之脑后,满眼透着嗜血的凶光。

  要不说,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呢!

  这时,突然有官员说了一句:“诸位,且听我一言!”

  “眼下,这御林军统帅何长东,已经表明了他效忠苏婉儿的态度,若是选择在此时向苏婉儿母子动手,恐怕不太好过御林军这一关!”

  刷!

  此话一出,整个宰相府议事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宰相一党的六部官员,这才反应过来苏婉儿和武三甲的勾结,应该是早有预谋之事。

  这京师皇城御林军统领何长东,就是武三甲留给苏婉儿的后手。

  有他在,至少短时间内苏婉儿母子的安全能得到保证。

  一时间,宰相一党的官员,谁都不说话了。

  这帮家伙,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让他们拎着刀亲自上阵,一个个立马就显露原形,变成了怂包软蛋。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秦如桧终于发话了。

  他厉声道:“传令下去,让赤衣卫密切监视皇宫内的一举一动,宫内所有人的进出,只要出了御林军的防区,全部由赤衣卫给本相逐个搜查;”

  “本相要让她苏婉儿的圣旨,出不了金陵城!”

  顿了顿,秦如桧继续道:“此外,立刻以本相的名义,向瀛、莫二州进京的必经之路上的各地守军将领下令;”

  “没有本相的命令,决不能让虎贲新军的一兵一卒借道返京。”

  “他武三甲若是敢强攻城池,就以谋反之罪诛杀武家九族,号令全国兵马群起攻之。”

  哼!

  说到这儿,秦如桧冷哼一声,道:“他们不是想进京勤王吗?那本相就让他们进不来这金陵城!”

  “跟我斗,还嫩了点!”

  “秦相英明!”

  ......

  莫州城内,虎贲新军大营。

  副将营帐中,武三甲正在和赵魁密谋举兵返京一事。

  武三甲问道:“赵将军,这莫州城内的兵马调动情况怎么样了?”

  赵魁回道:“禀大将军,已经按照大将军的意思,已将我们亲自招募训练的十万虎贲新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分批出城;”

  “在绕开龙城叛军的探子和眼线后,顺利抵达了瀛州城。”

  嗯!

  武三甲点了点头,道:“不过,这十万人的虎贲新军还不够,还得想办法不动声色的再从莫州,抽调十万人马返回瀛州;”

  “这一招瞒天过海的棋,可不能有半分闪失啊!”

  “若是让城外的陈怀安,还有军中的黄四郎有所察觉,可就功亏一篑了!”

  闻言,赵魁试探性的问道:“大将军,要不要末将再率小股兵力出城袭扰,以扰乱城外龙城叛军的视线,为大军南撤争取时间?”

  武三甲摇了摇头,道:“这种计策,只能用一次,用多次了,肯定会引起陈怀安的警觉,到那个时候,龙城叛军倾巢而出的话,咱们再想南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事儿,本将军在琢磨琢磨!”

  ......

  莫州城外,龙城兵马大营。

  中军大帐内,晋王陈怀安正在伏案写作,总结这一段时间大军围城以来的军事行动得失。

  自前一段时间,与武三甲在莫州城外打了一仗之后,陈怀安便传令下去,大军按兵不动,攻城暂缓。

  经过反思和总结,陈怀安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

首节 上一节 139/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