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第133节

  “效忠晋王殿下之心,天地日月可鉴,还望殿下明察!”

  “望殿下明察!”

  此话一出,一众原朝廷虎贲军的将领,纷纷单膝跪地抱拳,向端坐大帐中央的晋王陈怀安表忠心。

  陈怀安看了看跪倒一片的虎贲军旧将,又看了看满脸写着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樊无忌,以及神色复杂的勇武将军庞先楚等破虏军将领,心中顿时明白过来。

  表面上看,这件事是樊无忌和王玉成二人,因为是否强攻莫州城一事产生分歧,从而导致的争端;

  事实上,则是南征的龙城将领中,破虏军一派和原朝廷虎贲军一派之间,日趋尖锐的派系矛盾爆发。

  陈怀安很清楚,随着投到龙城靖难大军中的朝廷兵马越来越多,像今天这样的矛盾冲突在日后肯定不会少,也不可避免。

  如何权衡,随自己起兵的龙城破虏军以及,后期不断投向自己的各路朝廷兵马之间的矛盾,就得考验陈怀安的驭人之术了。

  今日樊无忌和王玉成的矛盾,才仅仅是个开始。

  

第150章 卧薪尝胆,野心初显

  莫州城内,虎贲新军大营。

  在攻城一方,晋王陈怀安麾下的将领爆发矛盾冲突的同时,据守莫州城的虎贲新军,解决了粮饷问题之后,也迎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大新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宰相秦如桧一纸令下,让新任兵部尚书黄四郎连夜赶往莫州,代表朝廷督战。

  此刻,兵部尚书黄四郎,已经“鸠占鹊巢”坐上了原本属于大新朝廷总兵官、威武大将军武三甲的中军大帐主位。

  黄四郎品着上好的西湖龙井,慢条斯理的问道:“武将军,大军何时出城平定龙城叛军啊?”

  出城,平叛?

  这两个词,顿时令武三甲和副将赵魁如遭雷击,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身体也不自觉的绷得笔直。

  赵魁试探性的回道:“黄大人,你的意思是,让驻守莫州城的虎贲新军,主动出城去和龙城叛军作战?”

  “不然呢?”

  黄四郎瞥了赵魁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赵将军,据本官所了解,这围城的龙城叛军,不过三十五万兵马而已;”

  “在这莫州城内,可是有着二十五万虎贲新军,难道不应该主动出城,与龙城叛军决一死战吗?”

  说到这儿,黄四郎又将目光投向虎贲新军主将武三甲,语气咄咄逼人的继续说道:“武将军,这朝廷的八百万两饷银,可是早就下拨到了你虎贲军中;”

  “当初,你武将军可是信誓旦旦的向秦相,向当今圣上保证过的,饷银一到,立马挥师北伐!”

  “怎么,现在银子拿到了,就忘了自己当初北伐的承诺了吗?”

  “黄大人,北伐平叛,收复失地的承诺,本将军自然是不敢忘!”

  武三甲不卑不亢的说道:“但北伐平叛,也要讲究策略和时机,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

  “眼下,莫州城外集结了三十五万龙城叛军,领兵之人更是乱臣贼子陈怀安,贸然率大军出城作战的话,恐中了陈怀安的奸计。”

  哼!

  兵部尚书黄四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那请武将军告诉本官,莫州城内的虎贲新军,何时可以出城北伐平叛?”

  “本官,也好向秦相和圣上有个交代!”

  武三甲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黄大人,领兵打仗非同儿戏,待到时机成熟之时,本将军自会率兵北伐平叛!”

  “黄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本将军就先行告辞了!”

  说完,武三甲也不管黄四郎是何反应,直接扭头就离开了中军大帐。

  副将赵魁见状,也二话不说起身就走。

  只留下,兵部尚书黄四郎一人,在大帐中气得捶手顿足,直呼:“无法无天,这群骄兵悍将简直无法无天;”

  “来人啊,笔墨伺候,本官要给秦相,给当今圣上拟奏折!”

  “是,大人!”

  ......

  武三甲前脚刚离开,副将赵魁后脚便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凑到武三甲身边后,压低声音道:“大将军,这黄四郎还真是拿个鸡毛当令箭了,竟然敢指挥起大将军做事,教大将军领兵打仗;”

  哼!

  赵魁冷哼一声,继续道:“大新朝堂谁不知道,这黄四郎就是个溜须拍马之辈,靠着拍秦相的马屁,一路从兵部端茶倒水的小吏,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你说这黄四郎,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当个吉祥物不挺好的吗?”

  “眼下大战在即,还非要跳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简直令人作呕!”

  “赵将军,少说两句吧!”

  武三甲倒是看得开,摆了摆手道:“这秦相,毕竟真金白银的花了八百万两,在咱们虎贲新军身上;”

  “自然,也想在短时间内,从咱们虎贲新军的身上捞一点政治资本。”

  说着,武三甲抬手指了指莫州城城墙,道:“瞧见没,这一堵城墙外的三十五万龙城叛军,就是秦相在朝堂之上捞取政治资本的最好筹码;”

  “若是,咱们虎贲新军再能斩首乱臣贼子陈怀安,一路北伐收复失地的话,这秦如桧的太上皇位置,可就真的坐稳了!”

  额......

  大将军武三甲的这一番言论,顿时让身为副将的赵魁满眼惊诧,难以置信。

  在他的印象中,大将军可一直视秦相为主公,即便是在秦相拖欠虎贲新军粮饷的情况下,依然不曾对他有过怨言。

  今日这一番话,可是颠覆了赵魁的认知。

  呵呵!

  武三甲突然自嘲式的笑了笑,看着副将赵魁道:“怎么,你是不是觉得本将军变了,竟敢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

  嗯!

  赵魁老实的点了点头。

  武三甲道:“此前,本将军对秦如桧一直虚以委蛇,不过是为了给麾下虎贲军的将士们,争取到他们应得的饷银、抚恤和军赏罢了!”

  “现如今,本将军手上已经有了足够支撑三十万虎贲新军将士半年的饷银粮草,又何苦再去看秦如桧的脸色?”

  “这大新朝堂之上,奸相秦如桧欺上瞒下的窃国行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此等不忠不孝之辈,人人得而诛之,本将军又怎可能与其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说着,武三甲拍了拍副将赵魁的肩膀,一脸严肃的看着他,郑重其事的说道:“赵将军,事到如今,我们也到了,该替麾下的三十万虎贲军将士考虑何去何从的时候了!”

  一听武三甲这么说,副将赵魁顿时觉得热血涌动,激动异常。

  甚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随后,当即向武三甲拱手行礼道:“大将军,我赵魁承蒙大将军的提携之恩,才能走到今天;”

  “日后,无论大将军作何选择,我赵魁必然生死相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一刻,武三甲那张粗犷的脸颊上,终于露出了隐藏已久的野心和渴望。

  生逢乱世,手握重兵,他又怎可能一直受制于人?

  这“太上皇”他秦如桧当得,我武三甲也当得!

  

第15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京师皇城,坤宁宫内。

  身穿一袭大红色凤袍的当朝太后苏婉儿,眼神阴晴不定的盯着手上那封,出自于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武三甲之手,从幽云前线莫州城送回京师的绝密书信。

  信上,武三甲向当今圣上灵武幼帝,以及垂帘听政的太后苏婉儿表明了忠心。

  还表示,若是能得到灵武幼帝和苏太后的支持,武三甲愿意率驻防瀛、莫二州的三十万虎贲新军,进京勤王,诛杀窃国奸相秦如桧。

  苏婉儿攥着这封武三甲的亲笔信看了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蔡和,这封武将军自前线传回京师的书信;”

  “在转呈哀家之前,可否有其他人知晓此事?”

  “回禀太后娘娘,此书信乃是武将军的心腹,借着给朝廷和秦相汇报莫州前线的间隙,偷偷交由老奴,让老奴转呈太后娘娘的!”

  司礼监秉笔太监蔡和,不假思索的回道:“娘娘,此信件,在老奴经手之后,绝无第三人知晓!”

  嗯!

  苏婉儿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这大新朝堂之上,身为太后的苏婉儿,即便是代替了幼帝赵灵武行垂帘听政之实,却依然是整个朝堂之上最弱势的存在。

  说的好听点,是垂帘听政的当朝太后。

  说得难听点,不过是窃国奸相秦如桧扶持的傀儡,坐在金銮殿上当个吉祥物而已。

  自垂帘听政以来,身为当朝太后的苏婉儿,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摆脱秦如桧的控制,将大新王朝的权利收回幼帝赵灵武手上。

  怎奈何,苏婉儿这个政治小白,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奸相秦如桧的对手。

  无论是她下令,让心腹太监蔡和以衣带诏,暗中招揽举兵靖难的晋王陈怀安也好;

首节 上一节 133/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