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494节

  还是要指望老爷子啊!

  治理国家属实不易,帝王就算再牛逼,也需要下面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人,去协助帝王治理天下。

  皇帝和臣子历来都是相互妥协,皇权虽大,但也要指望百官给他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啥历来皇帝不敢太过于得罪文臣,当真是需要他们治理天下!

  当朱雄英接触到这些之后,愈加会感觉到皇权的掣肘,也终于能明白为啥历史上很多皇帝要忍着御史、给事中的弹劾,忍着文臣的纠正德行。

  “户部!”

  朱雄英再次揉了揉眉心,低声呢喃。

  ……

  同一时间,朝廷的小朝会开启。

  京师五品以上的掌实权高官已经依次进入奉天殿。

  今日不平凡。

  蓝玉摩拳擦掌,准备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也算是阴一波兵部的人。

  不知等了多久,朱元璋才在郑和的陪伴下抵达奉天殿。

  郑和唱礼,朝会开启。

  这两日群臣的心里都安宁不下来。

  关于皇孙监国之事如同雾里看花,有些人心知肚明,有些人满脑浆糊。

  “启奏皇上,臣蓝玉有本上奏!”

  就在群臣发愣之际,蓝玉已经抱着芴板出列。

  众人有些狐疑的看着蓝玉。

  这朝会才刚开始,气氛都还没热身,你蓝玉懂不懂规矩?

  哪有皇帝刚坐下就上书奏请的?

  再说了,现在大明又没有十万火急的事儿,至于这样么?深怕别人抢了你上奏一样。

  于是众人都打量着蓝玉,想看看凉国公究竟要搞什么鬼。

  朱元璋眉毛一挑,乜着蓝玉,沉声道:“奏来。”

  蓝玉走出班列,弯腰对着朱元璋,道:“臣陡闻东南海域之上,有倭夷登陆嘉兴海盐,一村数十名百姓被伤,被杀!”

  “国家承平,倭夷此举无异不宣而战,东南沿海百姓叫苦不迭。”

  “臣请命,祈求领军远赴东海之上,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东南沿海的倭患,致使明东南百姓负伤死亡,这是对大国的挑衅,对国家尊严的侮辱,如果大明没有一点动作。

  那么谁替百姓鸣冤?那么谁还敢久居东南沿海?

  大国的威严何在?明廷的威严何在?

  何为仁义之君?

  什么样的国君该流芳后世?

  其实每个朝代无论文武,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百姓!

  只要百姓安稳的活在世上,不会遭受战争的洗礼,不必日夜担惊受怕,那么这样的统治者,在百姓眼中就是好的统治者,就该被流放万代。

  蓝玉说完,兵部尚书茹太素便出列反对:“启奏皇上,国之大,好战必亡。”

  “臣私认为,当以礼部以外交方式和东倭日本谈判。”

  户部侍郎傅友文也出列道:“国朝承平太久,当下以恢复民生经济为首要,我们现在也负担不起一场海外征战,经济后盾跟不上,打下日本的成本代价太大,且大明没有海上征战的经验,臣认同茹尚书之言。”

  等傅友文说完,各科给事中言官也出列分析。

  反正大方向都不建议大规模出兵远征日本,都觉得国朝还没有海上打仗的实力。

  都察院右都御史也出列奏陈道:“启奏皇上,辽东建州女真人在边境闹了一场矛盾,北疆的鞑靼人也在边境制造动荡,臣认为,应当将钱财放在北疆,多给北平布政司拨款防御北疆和辽东。”

  就事论事,到也没有单纯的针对蓝玉。

  蓝玉说的也不错,大明在东海确实受到了欺负,有些耻辱,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儿戏。

  更不是邻里闹矛盾,一言不合就能开大。

  国jia战争,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无论经济、军事、兵员的素质以及作战前的演练准备等,都要筹备好。

  国朝是大国,要么不动如山,要么动则一泻千里!

  反正要在有十足的把握之下,才能出手东海之上,若是不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若是落败,才更丢国人的脸。

  大明丢不起这个脸!

  而且这一场灭国之战,外邦四海之国可都看在眼里,这不仅仅是大明和日本岛屿之间的战争,这更关乎则外界怎么看大明,怎么衡量大明的实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明没有完全的准备之前,都不应该轻易动灭国之战。

  群臣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东海之上的跳梁,打是一定要打的!”

  “凉国公说的不错,既敢欺辱我大明,那自当灭其国,绝其苗裔!”

  “诸卿说的也不无道理,大明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贸然出兵也为不妥。”

  众人松口气。

  可朱元璋话锋一转,哼道:“咱三番五次给日本下过国书,他们非但不听,还如此猖獗,若不给他们点疼,他们不知大明之威。”

  “咱要让这个国家知道疼,知道怕,尔等都说说,何以为之?”

  朱元璋看着群臣。

  蓝玉继续建言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可派遣舰队,出海巡查;我大明早有计划出海,东南也在紧锣密鼓加大宝船建造,等舰队完全制造出来,怕还需要几年的功夫,既然如此,何不让人先行出海探索航道呢?”

  “一来,可彰显大明海上之威。”

  “二来,也可让人早日适应海上生存条件。”

  “三来,也可震慑倭奴,适当之时,可遣小舰队,如日本岛屿,给予屠灭几个村落的人口,给予反制裁报复!”

  蓝玉今日上奏,所有核心点都为了烘托出这些话。

  出海!

  今日朝堂上所有的话,可都是他外甥孙教他的!

  蓝玉心里有些好笑,虽然那小子不在朝堂,可今日蓝玉突然感觉有种朱雄英在和群臣交锋的感觉!

  无论如何,朱雄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小子,果真有些本事!

  这一次,群臣不在反对。

  下西洋是早就定下的国策,毕竟群臣谁不想看看海上的财富究竟多么富足。

  上一次的红薯问世,可让群臣振奋了许久!

  出海就如行军打仗,需要有先锋在前一般。

  朝廷这里,几艘海船还是凑得起的,况且现在东南沿海已经造成了一只领头的五层宝船!

  如果组成一个小队,先去探探路,似乎……也是稳妥的办法。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道:“诸卿怎么看?”

  “凉国公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可以试一试,臣建议,兵部派人出海,先行下西洋,作为试探。”

  兵部左侍郎钟勖出列道。

  蓝玉心下一惊,默默看着兵部左侍郎。

  今天朝堂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朱雄英的意料之中啊!

  蓝玉有些震惊,今早朱雄英帖耳对自己说的话,现在正在一一应验!

  那小子,当真有本事!

  闻言,蓝玉再次出列摇头道:“启奏皇上,此次航行,凶险未知,兵部诸位堂官都是国之重臣,万一出海遇到个意外,岂不是国朝的损失?”

  “故此,臣建议从宫廷中选拔太监,担任出海之事。”

  “扯淡!”兵部尚书茹太素出列,横着脖颈,指着蓝玉道:“我兵部能出什么意外?士不可不弘毅,为国捐躯,出意外又何惧?”

  蓝玉道:“那也说不定了,你兵部那些吊人万一受不了海上寂寞,闷死几个人可咋办?”

  “凉国公!”

  茹太素打断蓝玉,你这狗东西,真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啊,兵部的人死了……哼,真真欺人太甚!

  他忍不住道:“启奏皇上,我兵部员外郎方齐祖上就是浙江人,臣推举其作为出海巡洋使!”

  “臣以项上乌沙保证,兵部绝出不了乱子,保证完成试航任务!”

  蓝玉摇头,含笑道:“茹尚书莫闹,你兵部都在朝廷中枢呆成啥样了,这出海,海上何其凶险,万一出个好歹,丢脸的不是你兵部吗?一把年纪了,你就别动不动拿乌沙开玩笑,真要死人了,皇上也为难,总不能真卸了你的乌沙吧?”

首节 上一节 494/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