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84节

  汤和府邸内,随处能听到两老人开怀的笑声。

  临近年关,朝中事务也不多,朱元璋闲来无事,便来汤和这窜门。

  汤和的家眷全被接到了应天府,一家子其乐融融。

  老爷子和汤和正聚精会神听着濮家发生的趣事之时,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小心翼翼走来。

  朱元璋挥手,让左右离去,蒋瓛这才开口道:“启奏皇爷,云南大胜,沐昕已经占领安南王城,云南布政司请皇爷下旨。”

  朱元璋愣了愣。

  他都没想到,云南都司居然这么快就攻下安南全境。

  朱元璋蹙眉凝思。

  打下一方国土容易,安南现在已经划入了大明国土,可要怎么建设安南,这需要费心思。

  “给沐春下旨,该赏的兵士都给咱赏,让他们先控制住安南,好好将这个年关过了再说。”

  说完后,朱元璋挥手让蒋瑊离去。

  汤和坐在一旁,拱手恭喜道:“重八,咱大明的版图又扩大了,嘿嘿,观主真是神了,如此顺利且合情合理的打下一个政权不容易啊!”

  朱元璋认同的点头。

  大明想对外动兵,更多的要考虑许多国家无形中的压力,所以必须师出有名,让别国找不到谴责大明的借口。

  而今安南主动挑起战争,朱元璋恰好用了这个契机,直接将安南灭了,于情于理之中,大明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个时机得拿捏的很好,如果迟一点,安南主动投降割地赔款,那朱元璋也不能顶着硕大的渔轮压力将安南继续屠灭。

  所以朱长夜当初的远见和眼光,对这一场战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汤和也没打扰朱元璋思考问题,对于安南如何建设,需要打造成什么样子的政权,这些都要老爷子去亲自踱定。

  当然,更大的可能,这个重担,老爷子会交给朱雄英,毕竟当时打下安南的好处,朱雄英提过蓝图,虽然没细致的说清楚,但想来朱元璋会先将这地方交给朱雄英试点,看看这孙子治国能力究竟如何。

  而朱雄英有朱长夜看着,汤和认为应该出不了太大问题。

  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致士的汤和该关心的事。

  没多时,他见朱元璋似乎有了决定,便问道:“重八,今年年关,真不打算让其他王爷一起过了?不把他们喊来?”

  朱元璋微微叹口气,道:“宫里面还有一大家子人,咱这些日子,将太多精力放在外面的那些子孙身上,后宫的事也不能不管。”

  汤和闻言,不由得点点头:“倒也是,子孙多了,的确也是件难事,有时候你都没发照顾全。”

  “不过,观主他呢?你打算把子孙,都介绍给他老人家么?”

第133章 这一身的本事,得实践实践!

  “你也莫嫌咱啰嗦,咱就觉得你二哥先走,现在沐英也不在了,你一个人遭受的打击太大。”

  “退一万步说,咱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多久谁又能知道呢?所以有时能见还是得见见吧。”

  汤和语重心长的道。

  朱元璋想了想,点点头:“这提议也不是不行,咱回去召见臣僚,将这事推行下去,只要不叨扰沿途百姓,就让孩子们回来聚聚吧。”

  “也正好,让咱爹他老人家看看。”

  汤和点头:“好,好,呵呵!是该团聚了,很多小娃子,现在变成啥样了,咱都不知道,咱就记得老大老三老四这些家伙,都和咱一起打过仗,你老朱家的孩子,真是一个比一个猛!”

  朱元璋会心一笑,不过也有些头疼。

  这些藩王要入京,还不知道要折腾出什么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朱元璋看着汤和,起身拍了拍腿:“成了,你有空让咱爹来你这做客,收拾收拾家吧,咱去瞅瞅大孙去。”

  汤和也跟着起身:“咱送你出去。”

  朱元璋背着手。走在去往东宫府邸的道路上,眉宇拧成了川字。

  安南….

  安南!

  左右不过不毛之地,只要它攥在大明手里,对大明将来从南疆踏板出海以及威慑周边番夷就有莫大的作用。

  这点,朱元璋是同意老爹朱长夜的看法的。

  至于怎么稳定战后局势,如何驯化当地百姓,防止再度造反等等,这些都需要朱元璋去操心。

  不过他现在看开了,与其自己操心,倒不如将这地方交给朱标或者朱雄英去折腾,只要政权不丢,随便他们怎么去折腾吧!

  当然,朱元璋更加偏向让朱雄英来。

  反正儿子朱标已经成长起来,如今就开始培养孙子得了。

  也顺带着考验一下,朱雄英究竟能不能治起一方国土。

  濮家今天的寿宴,直到傍晚掌灯时分才彻底结束。

  外面又开始飘起雪花。

  徐妙锦披着纯白貂绒毛披风,撑着油纸伞,走在应天大街上。

  徐辉祖有事,就提前骑马回府处理政事。

  徐膺绪和徐增寿,则和徐妙锦一起踏步回府。

  “二哥四哥,应天府不是传言有位仙人么?他们都说那仙人很利害,真的假的?”

  两兄弟闻言,愣了愣,随后赶紧将徐妙锦拉住,然后讳莫如深的道:“真的!最近老哥我,一直听朝廷的人在提那位仙人。”

  “听说蓉州之困是他解的,于是便来了兴趣,看看这一趟能不能看到这位仙人。。”

  徐妙锦微微愣了愣。

  蓉州之困的破局办法,她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那种伟大的粮食做空战,到现在,她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么伟大的对策,居然是那叫仙人做出来的?

  “这,那咱们得找找啊,这样的人物,咱们可得好好看看。”

  徐妙锦提议道。

  两兄弟均是点头,对此也都是一样想法,想见见那位仙人。

  说说笑笑间,他们渐行渐远。

  .….….…….….….

  入夜,年关前最大的一场雪在应天骤然下起。

  从傍晚时分,大雪就开始扑簌不停,短短两个时辰,应天城的雪,已经盖过了脚踝。

  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踏入东宫府邸。

  三进的大院子内,灯火如昼。

  朱雄英百无聊赖的在堆雪人。

  朱元璋走来后,看到这一幕,有些哭笑不得:“多大人了,还和孩子一样?”

  朱雄英闻言,有些无语。

  老爷子这不可谓不双标,当初我和你说我是大人了,你说我多大都是孩子。

  现在又说多大人了,还和孩子一样。

  话音落下,朱元璋手里拿两胡萝卜头:“这个,要插在雪人的眼睛里面,这样才逼真!”

  额。

  朱雄英瞪眼看着朱元璋。

  老爷子微微笑着,眼中带着一抹憧憬:“小时候,你曾爷爷朱世珍,带咱堆过雪人,可以说….有你曾爷爷教导,现在咱堆雪人也是一把好手!”

  朱雄英点头:“噢,原来这样啊。”

  朱元璋嗯了一声,随后忧心忡忡的抬头看着天:“过年都不让人好好过啊!这么大的雪,还不知有多少人家要流离失所,典卖土地,咱大明.…难啊!”

  虽说大明现在,是比以前富足了不少,但想靠着朝廷拨款去救济难民灾民,这不现实。

  这是无底洞,朝廷投多少钱都会很快被吸收,而且这个口子一旦开了,人心是贪得无厌的,朝廷根本添不满。

  但这也不意味着朝廷就不作为,该派粮食和钱财下去,还是要派,只是如此一来,大明的财政预算,又要重新分配,造船的钱、修长城的钱,都得暂缓。

  一场天灾,影响帝国的方方面面不是一言一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古代没有哪个帝王是不怕天灾的,人祸尚且可控,天灾,就算再伟大的帝王都无能为力。

  朱雄英搀着老爷子,来到门前躺在摇椅上。

  朱雄英则搬个小凳子,托腮坐在朱元璋旁边。

  朱元璋晃着摇椅,冷不丁的道:“咱刚才下了旨,明年年头,将各地藩王召见入京过寿。”

  朱雄英点头:“好事儿啊,咱们一家子团聚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笑了一声:“那是自然。”

  想了想,朱元璋继续道:“云南都司攻陷了安南。”

  朱元璋又一次冷不丁开口。

首节 上一节 284/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