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1节

  几百年前和墨者齐名的公输班带领家族投靠楚王,但很快公输家族就消失在历史当中,这其中和公输家族帮助贵族修建陵墓有不小的关系。

  这个贵族要保密,那个贵族要保密,公输家族的人再多也不够这些贵族杀戮的。

  周章这话对徐凡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始皇帝要修筑的宫殿不就是后世传说的阿房宫,他却没有想到自己会是70万刑徒之一。

  从后世他看到的小说来看,这些信徒的下场极其凄惨,不是被累死,就是被做成兵马俑或者被坑杀陪葬,想到这点徐凡都不禁汗毛竖起,去了关中他绝对是九死一生。

  想到这里徐凡怒道:“要不要做的这么绝,一条生路都不给。”

  徐凡早对这个秦朝不满了,只是因为贪生怕死,加上现在始皇帝还活着好好的,他才不敢造反,但现在看来,这个大秦朝是一点生路都不给自己。

  想要我死,即便你是始皇帝,我要把你掀翻。

第24章 ,总有适合的罪

  “你怎么也来这里了。”徐凡还在想如何逃出去的时候,却没有想到陈林也被抓进这里。

  陈林看到徐凡带着一丝愤怒道:“这些狗官不做人事,我家的田地不是稻麦轮种,今年多收了20石小麦,但这事情被县里的狗官知道了,他以我违反了农垦令,还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要罚我2甲2盾,我哪里拿得出5000钱购买盾牌铠甲,这些狗官就把我抓了。”

  徐凡听到目瞪口呆道:“这可是在增加粮食,怎么可能也违反了农垦令。”

  农垦令不是为了增加粮食的吗?

  这些官员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事情。

  周章却嘲讽道:“始皇帝颁布农垦令当然想要百姓多打粮食,但对官吏来说却未必是这样了,朝廷多得了粮食和他们无关,但处罚百姓却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现在的这些刑徒走了,谁来给这些官员种地。

  为了不让自己的土地荒芜,官员当然要严格处罚了,哪怕你在农田当中说话都要罚你,更不要说现在这位兄台还不按农时耕作,按照大秦的律法这可是要重罚的罪责,这位兄台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了,看着吧,没有抓到足够耕作官田的信徒,他们是不会收手的。”

  其实秦法实行最严格的地方是关中,在阳县这样的占领区,出身关中的也就是县令等十几位官员,其他甚至大部分吏员都是原本的楚人,真要按照秦法来办,整个阳县都是刑徒了,所以为了维持大秦的统治,官员也联合本土豪强,会对本土的习俗不管不问,只要不影响他们政绩就好。

  但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严格按照秦法行事,机械执法是官吏天生的本能,秦朝繁琐的法令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帮手,他们想要处罚人,总是可以找到法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徐凡顿时恍然大悟了,刑徒对秦朝的作用主要是制止各自武器铠甲,修筑道路城墙,到了战时就成为炮灰,可以说作用极大。

  但这些年已经没有战争了,阳县的城墙早就修好了,土路也修的不差,只要不修驰道,这样的土路就足够用了,所以像徐凡这样的刑徒,大部分都成为了官员的奴隶,帮助阳县的官员砍柴,种田,而这其中种田是他们的主要任务,阳县有3万亩官田,这些官田的收益都是阳县官吏的。

  封建王朝收入有限,养不起太多的官员,管理最多只有县一级,所以才有王权不下乡的说法,但秦朝却是是封建时代最强大的官僚机器,垂直管理到村里级别,靠着这套严密的管理体系,秦朝爆发了强大的动员能力,最终灭了6国,统一天下。

  但这套严密的官僚体系消耗却也不小,秦朝每年财政的4成都被这庞大的官僚体系吞没。

  像阳县这样一个普通的县城,想要县令,县令,县尉,县丞,这些官员每年俸禄就是600石,主吏掾400石,令史,狱掾,文无害,厩驺,仓吏等吏员需要几十名,这些吏员的俸禄大部分也在百石以上,加上辅助他们的衙役上百名,乡还有有秩,啬夫,三老,游徼,每个亭还有亭长,下属还有亭佐,亭侯,求盗,亭父,亭卒。

  一个县几百名官吏,即便他们的平均俸禄只有百石,这也要几万石田税,在这个时代秦国的很多县的税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为了解决县的收入,秦朝一般都会在偏僻的县保留一块官田,而官田的收入就是这些官员的俸禄。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可以节省仓储转运的消耗,但却需要官田当中要有人耕作,而刑徒成为了这些官员最好的奴隶了,他们只需要付出官田十分之一的收入给刑徒存活,自己就可以获得9成收益。

  而现在始皇帝要把阳县的刑徒全部押送到关中去,阳县的官员自然就少了耕作自己田地的刑徒了。

  封建官吏的贪婪不会比后世的资本家差多少,雇佣佃户要付出一大半的收入,而用刑徒他们可以保留9成收益,不用想,阳县的官吏都知道要继续制造一批刑徒给自己种地了。

  而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如此,几乎每天都有新抓来的刑徒,而他们犯法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都是和陈林一样不按农垦令种田的,有几人集会被抓的,有交不上赋税被抓的,甚至还有人因为无聊摘了黄老爷的几片树叶被抓起来了。

  总之每一个人都是罪有应得,小小的一个阳县丁口加起来还没有超过万人,但刑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800了。而这其中一半的刑徒都要去关中给始皇帝修宫殿的。

  而此时徐凡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了,他把阳县刑徒要被押送去关中修皇陵的事情在刑徒当中流传,并且说他们修完宫殿和皇陵就会被始皇帝拉去陪葬。始皇帝到了黄泉也要继续征战天下,他们就是始皇帝在地下的士兵。

  这消息传出去之后,刑徒们各个人心惶惶,他们都相信这个传言,因为楚国的贵族总是会做出超越百姓想象的恶毒事情,用他们祭祀山神,祭祀河神。尤其是陪葬这样的事情,楚国的贵族做的太多了,百姓们也看到太多了,而现在始皇帝是一个比贵族还要强大,残忍统治者,贵族能拉几百人陪葬,始皇帝弄几万乃至十几万人陪葬,底层的百姓认为始皇帝是做得出来的。

  百姓的生活即便再苦,但求生本能依久存在,秦朝要他们死,他们此时对秦国的仇恨达到了最高峰。

  而徐凡则趁机串联所有的刑徒,把刑徒当中有威望的头目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去关中必死无疑,造反九死一生,我们何不造反求这唯一的生路。

  但这些头目听到要造反还是心有迟疑,他们都是听着秦朝残暴和强大出生的人,对秦朝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求订阅,求月票举荐票

第25章 ,起义

  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徐凡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始皇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看看我们阳县就有800刑徒,郡城的刑徒只会更多,天下在各郡县的刑徒都超过了百万人,而大秦各项大型工事的刑徒也有百万以上,这就是200万以上的刑徒,加上刑徒的家人,天下有上千万人对秦朝不满,秦朝看上去强大无比,但此时秦朝已经堆满了干柴,只要我们点燃这个火星,整个秦朝都愤怒的天下人推翻。”

  但邓宗迟疑道:“大秦有百万大军,只凭我们怎么可能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

  徐凡明白一定要说服这些人,而他是不可能学习陈胜用鱼腹藏锦,或者学习狐狸叫的手段。

  于是他在地面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秦朝地图,而后说道:“秦朝虽然有百万大军,但这百万大军却距离中原有几千里之路不说,还难以调动。”

  徐凡指着大秦最南部的土地说道:“始皇帝为了平定百越,打了好几年的仗,虽然击败了百越人的主力,但百越小股的叛乱时常发生,所以始皇帝派遣了50万南征军镇压百越之地,这支军队是很难调动的。”

  徐凡再指向北方说道:“前两年始皇帝派遣自己的心腹大将蒙恬北征匈奴,蒙恬虽然打跑了匈奴人,但匈奴的主力却没有损失,为了防备匈奴人,始皇帝连结秦,赵,燕三国城墙,还派遣了30万大军防备匈奴人,而大秦都城咸阳城有5万中央军,现在天下各地根本没有多少军队,大秦处于守外需内的局面,只要我们起义,短时间大秦根本派不出兵力来镇压我们。”

  这还是徐凡想要造秦朝反的时候才发现,现在的大秦居然比唐玄宗时期的大唐还要虚,唯一的机动兵力只有几万中央军,整个中原腹地没有任何重兵防御,徐凡都觉得始皇帝的心真够大的。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秦末起义的时候,起义军会四面开花,整个中原接反的情况,完全看不到秦军镇压的情况。

  这不是秦二世不想镇压,而是他手中根本没有兵力,在赵佗假传始皇帝旨意,50万南征军决定和大秦一刀两断,断了岭南和中原的道路之后,就决定了秦朝没有任何机动的兵力,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只能带着几十万刑徒和陈胜吴广,项梁刘邦等起义军作战。

  当秦朝的百万大军变成几万军队之后,大家对秦军的恐惧之心淡了很多。

  徐凡继续道:“刚刚说的都是远景,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我们起义是必定胜利的,而阳县现在的情况对我们起义也非常有利,秦朝虽然力量强大,但在整个阳县却只有十几名秦吏管理这里,阳县几万百姓都是自己人,所以我们真正的敌人就是这十几名秦吏,我们有800人,只要能让楚籍的官吏保持中立,我们800人可以轻易灭杀这十几名秦吏。”

  邓宗问道:“老大,我们要怎么做。”

  其他头目也有点跃跃欲试了,百万大军会吓破他们的胆,但十几名秦吏却不会让他们害怕。反而激发了他们报仇的心理,这里的每个人都对秦朝的贪官污吏恨之入骨。

  这个时候周章铺开阳县地图,徐凡指着阳县地图说道:“看守我们的囹圄有一什士兵,两个对角分别有一名士兵看守,我们只要想办法把他们杀了,就可以打开囹圄的门,而后快速控制住睡觉的士兵,这样就没有人可以限制我们的行动了。”

  接下来最关键的有两个地方,一个阳县的武库,里面有可以装备上千人的武器铠甲,只要夺取了这些武器铠甲,我们就可以成为整个阳县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而武库只有一伍士兵驻守,攻占起来并不艰难。

  而后我们就可以合围县衙杀了县令官吏,接下来大家兵分五路,分别控制粮仓和阳县城门,这样一来整个阳县就可以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了。

  徐凡说的事情可行性非常高,这些头领纷纷同意了徐凡的计划。

  徐凡继续说道:“现在大家去房屋召集所有人出来。”

  徐凡对这些首领也不太信任,担心会出现告密的事情,干脆就速战速决了。

  于是这些头领回到各自的屋子当中,把所有人都叫出来。

  徐凡大声说道:“大家这段时间听的传闻没有错,狗官们打算把我们都押送到关中给始皇帝修建皇陵,等修好了我们就要给始皇帝陪葬。

  “你们想干什么!”城墙上的士兵也发生了不对的情况了,对着下面大叫。

  徐凡继续道:“大家去了关中死路一条,现在造反却有可能活下去,大家想死还是想活。”

  听完徐凡的话,刑徒们对秦王朝的满腔怨恨和愤怒如同冲溃了堤坝的洪水奔泻而出,齐声高呼:“我们想活下去!”

  徐凡大叫道:“现在,我就带领大家活下去。杀了这些守卫。”

  几百人冲向守卫的士兵,他们以迭罗汉的状态不断攀爬困住他们的城墙,两名看守面对800人的疯狂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不断用自己手中的长矛刺想要攀爬上来的刑徒。

  困住徐凡他们的城墙有两丈多高,徐凡踏着人梯三两步就登上了城墙,而后他捡起了地面的一块石头,丢向一个士兵。

  “碰!”士兵当即头破血流,昏倒在地。

  徐凡捡起士兵手中的长矛,用丢标枪的动作再刺死这个士兵,而此时攀爬上来的信徒越来越多了,这些人拔了士兵的皮甲,捡起长剑长矛,冲向已经反应过来的守卫。

  在徐凡的带领下,几十名刑徒杀死了8名守卫,而后打开牢门放出了所有人。

  徐凡看着所有的刑徒道:“大家听我命令,所有人杀向武库,杀!”

  “杀!”所有的起义军士兵也大喊道,他们要把自己的害怕的愤怒和仇恨统统都喊出来。

第26章 ,控制阳县

  始皇帝35年10月6日,凌晨。

  徐凡带着800冲出监牢的信徒,攻下了阳县武库。

  “好多武器!”武库的大门被众人撞开,众人看到了排列的密密麻麻的牛皮铠甲,盾牌,刀剑,弓弩,数量极其庞大,以至于徐凡都以为自己看到后世的仓库了。

  徐凡拿出一套皮甲,再拿去一把长剑和盾牌道:“每个人都选一件趁手的武器,穿上皮甲到武库外集合,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其他听到徐凡的话,也学着他好皮甲,拿好刀剑再走出武库。

  武库兵器数量远远超出了徐凡的想象了,800人人手一件武器,但武库当中还有不少残余。

  徐凡有点明白这个时代陈胜,刘邦,项燕会快速发展出几十万大军了,一个县城的武库都如此多,整个天下的武库只怕有足够武装几百万大军的装备,而这些武器也是大秦对普通百姓压迫的证据,每件武器都是普通百姓的血泪,想到这些武器则成为了起义军最好帮手,徐凡都不禁在暗道,果然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秦王朝种下恶因就应该得到恶果。

  所有人都装备好之后,徐凡把这800刑徒分出4路,一路他来领导,进攻阳县县城,余下三路分别由周章,邓宗,陈林领导,方便进攻阳县的粮仓和四处城门。

  徐凡脸色严肃对邓宗和陈林道:“一定要看好城门不能让一个人逃出阳县,这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生死。”

  阳县距离陈郡治所不足百里,只要有人逃出去了,要不了三日时间,陈郡镇压起义的士兵就会大军压境,所以守住阳县城门是异常重要。

  邓宗和陈林两人郑重道:“要是有人逃出阳县,我等提头来见。”

  制定好作战的计划之后,800刑徒兵分四路进进攻阳县重地。

  阳县县衙,李璋抱着小妾入睡,就被县城的嘈杂声音吵醒了。

  县衙之外的嘈杂声音让李璋吃惊不已:“难道有人造反?”

  他穿好官服,刚刚想要派遣衙役打探情况,一个丢盔卸甲的士兵就跑来对李璋哭泣道:“李县令,祸事呀,阳县刑徒们杀官造反了,现在他们已经攻占武库了。”

  “什么!”几百刑徒造反已经够可怕的了,现在他们还攻占阳县武库,800赤手空拳的刑徒和800士兵的战斗力完全是两回事。

  “快,保护本官离开。”李璋异常清醒,现在阳县是没有武装力量可以对抗这伙得到武器的刑徒了,只有逃出阳县,向陈郡郡守求援才能挽回局面。

  至于亲自镇压叛乱,血染战场,以死报答始皇帝,李璋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他不过是一个600石县长,每个月只得几十石米俸,玩什么命呀!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汉朝有刘秀续命,即便是东汉还是有很多诸侯打出复兴汉室,不管这些诸侯如何想,但在外还要打出这个旗号,晋朝这样的垃圾也有门阀愿意保,唐朝更是被郭子仪等忠臣扶持了100多年,宋朝,元朝都有很多遗老怀念他们,至于明朝,反清复明经久不衰,只有秦朝底层怨恨他,贵族对它仇恨无比,官员对这个朝代也不怀念,有的只是暴秦这个称号,只能说秦朝死的不冤,这个王朝从上到下把各个阶层都得罪光了,这也算是一绝。)

首节 上一节 11/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