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601节
张任回过头来,再冲使者怒叫道:
“你给我解释清楚,曹真为何要不战而弃剑阁?”
“天子的命令,可是要我死守剑阁。”
“他焉敢违抗天子之命?”
信使回过了神来,忙是将文钦偷渡阴平的经过,道了出来。
“曹将军也不想弃守剑阁。”
“只是阴平失守,剑阁粮道有被截断的危险。”
“甚至陇西也有可能为汉军入侵。”
“曹将军也是不得已之下,才决定不得不放弃剑阁,全师退保阳平关!”
真相大白。
张任跌坐了下来。
两眼瞪到浑圆,那错愕扭曲的表情,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不可思议的一桩事。
“阴平城怎么会失陷?”
“有我剑阁在,关羽怎么可能攻得下阴平?”
“他的士卒,是插了翅膀,从我的头上飞过去的吗?”
张任喃喃自语,整个人失魂落魄,仿佛被惊散了魂魄一般。
雷铜也是满脸错愕,仿佛听到天方夜谭一般。
他急是将地图拿来,铺展在了堂前。
“这说不通啊。”
“阴平在我剑阁西北,与敌军中间隔着群山峻岭,除非汉军长了翅膀,否则绝无可能越过我剑阁去偷袭阴平啊。”
“怪哉,实在是怪哉。”
雷铜啧啧称奇,尔后向信使问道:
“你确信曹将军的军令无误吗?”
“我看这地形,汉国是绝无可能,越过我剑阁,袭取了阴平啊。”
信使蓦的想起了什么,忙道:
“回禀两位将军,我记得曹将军提到过,汉军是偷渡阴平古道,才能绕过我剑阁,袭取阴平城啊。”
偷渡阴平古道。
张任身形一震,再次懵圈了。
他虽为蜀人,却并未前往过江油,也不似王平那般,世代居于益州,能从先祖那里口耳相传到益州风土秘闻。
所以当他听到这阴平古道四个字时,自然是一脸茫然,闻所未闻。
“我久居蜀中大半辈子,还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条古道?”
“此道在何处,那关羽又是怎么知晓?”
“这说不通,解释不通啊~~”
张任陷入了恍惚茫然之中。
信使却叹道:
“曹将军说了,这阴平古道他也是闻所未闻。”
“不过曹将军还说,多半是那邓牧又秘密入蜀,是此人在背后使诡计。”
“曹将军令将军务必把所有人马带回剑阁来,保存实力要紧啊。”
张任沉默下来。
拳头渐渐握紧,眉宇之间,流转着愤愤不甘之色。
他确实不甘啊。
想当初归降魏国,就是想着能以魏国为后盾,守住剑阁。
尔后以剑阁为基,为刘璋复仇雪恨。
谁想到。
如今降了魏国,不但被抽走了一万兵马,反倒连剑阁也守不住。
不光是守不住,还是不战而弃!
憋屈!
窝囊啊!
张任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
“张将军,大势已去,这剑阁是守不住了。”
“不管那邓牧有没有入蜀,阴平城失陷,剑阁的后路被抄,我们都守不住了。”
“趁着汉军还没有南北夹击,我们速速弃弟兄们北撤,退回阳平关吧。”
雷铜从旁苦劝道。
张任犹豫不决,拳头依旧握紧。
雷铜只得又劝道:
“这可是曹将军的命令,张将军你若违抗,岂非是抗命?”
“到时候天子追究下来,可该如何是好?”
张任身形一凛。
最后的犹豫顾虑,被雷铜这番话击碎。
无奈一叹后。
张任无力的一摆手,不情愿道:
“传令,全军弃关,北上撤往阳平关吧。”。
第414章 虚张声势之计!敌人已逃!关羽:子御真乃神人也!
剑阁关南,汉营。
中军大帐之内,酒香弥漫。
邓牧正呷着小酒,神情闲逸。
关羽却踱步帐中,目光不时向地图瞟上几眼,焦虑二字都写在了脸上。
他自然是在焦虑着文钦所部。
自文钦奉命率军秘密南下,已过去了近二十余日。
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阴平城是否攻下?
那五千将士安危如何?
是生还是死?
全然都没有消息。
关羽当然清楚,阴平古道艰险难行,文钦此去只携带了十七日干~粮。
这是一场-没回头路的奇袭。
除非文钦硬着头皮走出去,否则他和五千士卒,都将饿死在群山-之中。
“丞相,你就一点都不担心那文钦?”
见得邓牧气定神闲的样子,关羽忍不住问道。
“担心有什么用,又帮不了文钦。”
“此计若成,那便是陛下的天命。”
“若不成功,我们也没有办法,何必徒增烦恼。”
邓牧轻描淡写的回答,令关羽心头一震,一时若有所悟。
就在这时。
丁奉入帐,送上了阁关细作的密报。
关羽展开一看,赤脸陡然一变。
“就在昨晩,张任竟率一万守军,放弃了剑阁关,向北退去?”
“剑阁上的魏军,乃假人!”
关羽一步踏出,向着剑阁城头方向望去。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