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231节
孙权眸眸一亮,脸上重新浮现奇色,示意陆逊说下去。
“兄长可佯装畏惧刘备,不敢坚守吴县23,弃城而逃。”
“但在弃城之前,我们可事先…”
陆逊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诿诿道了出来。
孙权眼眸渐渐瞪大,眼中涌动着极度的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准确来说,那眼神,仿佛是发现了一块无价至宝。
“妙啊,伯言你此计,当真是精妙绝伦,真乃神鬼难测奇谋妙计啊!”
“此计纵然是那邓牧,必定也无力识破!”
孙权欣喜若狂,拍着陆逊肩膀大赞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贤弟你深藏不露,竟有如此智谋!”
“为兄能得你这等义弟,何愁不破击破大耳贼,收复我江东失地啊!”
陆逊脸上却未有得意,反倒是一脸谦逊道:
“兄长过奖了,愚弟愧不敢当。”
“愚弟才疏学浅,此计只是灵机一动想到此计而已,成与不成也无必胜把握。”
孙权目光看向吕蒙,问道:
“子明,你看我义弟此计,可有胜算?”
吕蒙刮目相看的眼神,正在重新打量着陆逊。
显然这位陆氏公子,着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意外。
这一计之妙,其智谋之高,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眼见孙权对陆逊如此盛赞,那份如获至宝的欣喜若狂,吕蒙不禁心底里掠过一抹危机感。
“这个陆伯言,竟然深藏不露,果然是人不可貌象。”
“以他的家世背景,再加上主公义弟这层身份,假以时日,只怕我的地位不保啊…”
吕蒙思绪飞转,眼中闪过几分忌惮。
忌惮归忌惮,他却不得不承认,陆逊此计确实精妙无双,是扭转败局的唯一希望。
权衡片刻后,吕蒙只得拱手道:
“主公,伯言此计,确实是神来之笔。”
“以那邓牧的多智近妖,只怕未必能看穿。”
“蒙以为,此计可行!”
孙权大喜,欣然道:
“好好好,连子明都说此计可行,那必定万无一失。”
“伯言,为兄就依你之计,由你率军——”
孙权下意识就想要令陆逊统军,来实施他的这道献计。
吕蒙见状,忙是抢先一步道:
“主公,蒙愿率军实施此计,就算不能诛杀大耳贼,也必重创其军!”
献计之功已被陆逊拿下。
这要是让陆逊亲自领军,实施此计,重创了刘备,岂非令其拿到了全功?
到时凭借其功劳威望,孙权万一顺水推舟,便将兵权给了陆逊怎么办?
自己这个大都督,岂不是有名无实,就此被陆逊架空,成了摆设?
正是念及于此,吕蒙才要抢先一步请战。
献计之功拿不到,至少拿个实战之功,也算与陆逊平分秋色吧。
孙权转念一想,陆逊虽然智计不凡,但毕竟没有统军作战的经验。
实施此计,还得是吕蒙最可靠。
“好,吴县这一万兵马,我就尽数托付给子明你了。”
“我们就以吴县为饵,重创大耳贼!”
“我要一战反败为胜,扭转乾坤!”
…
吴县以北。
五万大军,正沿太湖东岸,浩浩荡荡南下,直扑吴县。
此时距吴县已不足三十里。
“军师,你说那孙权,他会如何应对我大军压境?”
策马徐行的刘备,回头向邓牧询问道。
“依牧之见,孙权有三策。”
“下策弃城而逃,继续向会稽郡方向逃窜,以避我大军锋芒。”
“此策表面看起来,可以暂时避免为我军所灭,但实则不过苟延残喘,只是推迟了覆没的时间而已。”
“中策,则是向主公遣使请降,以换取主公暂缓对吴县的进攻。”
“毕竟主公乃仁义之主,就算明知孙权只是拖延战术,但对方主动请降,不可能不给他机会。”
“此计最多也就是多拖延几日,依旧改变不了孙权灭亡的命运。”
“这上策嘛,便是抱定必死决心,集结他全部残存的兵力,死守吴县!”
“只要他能坚守数月,或许就有机会撑到江北战局出现变局那一天。”
“万一吕布击败了黄老将军,夺取了合肥,便有可能饮马长江。”
“介时主公就不得不回师迎战吕布,吴县之围自然解除,孙权方才算度过了这一劫。”
邓牧不假思索,便给孙权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策。
刘备深以为然,点头道:
“军师言之有理,这上策虽然看似最险,实则是拖延最久之计。”
“那中策与下策,最多拖延十天半月罢了,根本不足以拖到江北有变!”
这时的邓牧,却又不以为然一笑:
“不过这所谓上策,也只是矮子里拔高个儿罢了,仅仅也只是有一线希望。”
“有黄老将军和士元这队组合守合肥,我料那吕布想攻下合肥,也是难如登天!”
刘备心中已有了底,当即催动大军,继续直扑吴县。
黄昏时分,大军距离吴县,不过十里之地。
一骑斥侯飞奔而归,却带来了一个令刘备大感意外的情报:
吴县,已是人去楼空,变成了一座空城!
孙权不但弃守吴县,还将吴县城中士民,一并由太湖水路,撤往了会稽方向。
“军师这上中下三策,孙权偏偏选了下策?”
刘备面露奇色,不由看向了邓牧。
邓牧眉头微皱,亦是颇感意外。
孙家的谋臣良将,虽已死的死,降的降,所剩无几。
但孙权身边,毕竟还有吕蒙这等智将。
吕蒙就算再没有战略眼光,也不至于看不出来,弃守吴县只能是让孙权慢性死亡吧。
他怎么会让孙权,对吴县不战而弃,拱手把整个吴郡就让给老刘呢?
邓牧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只是一时片刻,他又想不出来,不对劲在哪里。
“不管孙权是怎么想的,既然他已弃守吴县,那我们就先进占再说吧。”
刘备也不多想,当即下令大军继续前进。
傍晩时分。
五万大军,进至吴县城下。
刘备出于谨慎考虑,先派出大队斥侯入城,刺探虚实,以确保孙权没有在城中设下伏兵。
几经侦察之后,确保城中并无伏兵后,刘备才下令大军入城。
入夜时分。
这座吴郡治所,四门皆升起了“刘”字旗,宣告就此易主。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