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755节

  身为朝中少壮派的代表,公孙衍却一直没有说话,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根据《周宪》,掌权的任期只有十年,而今年正是朱樉成为冢宰的第十个年头。

  真要算起来,在秋收前便已经到期了,就算是以年度计算,也顶多到年底。公孙衍丝毫不怀疑朱樉能够获得第二个任期。

  却总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朱樉在这个时候颁布周宪,似乎是在为自己卸任做准备。

  就算自己预计错了,朱樉也最多会在十年之后结束自己的,那个时候他也不过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

  不做周的掌权,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作为从矢之的,朱樉却茫然未知,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周宪》的制订完善,一边开始依法在周地进行第四次结构改变。

  掌权十年来,周地已经完成三次比较大的变化,而那些相对比较细小的修补完善更是不计其数。放眼整个天下。

  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变动如此频繁,却仍然能保持稳定发展的国度来。

  历次改的其实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权,既可以为朱樉减负,又能够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

  只不过正如慎到所说,说这些改变都属于“无法可依”的人治,太过依赖于人的品性,短期看来确实没什么问题,但长远来看却会埋下隐患。

  朱樉不喜欢大权独揽,但并不代表日后的掌权也会如他这般,若谁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结构,只要摊上一个,就可以轻易毁去代代贤所付诸的努力。

  所以这一次的政治结构改变,完全以新确定的《周宪》条款为依据,每完善一部分,就改动一部分,力求一点一滴都不是出于个人喜恶,而是以法为准绳。

  相比于委员数量和机构设置,几大负责人的变动更引发了轰动。

  不管是原来的上级组织会还是发展与改变组织会,都是由朱樉担任其会正之职,名义上周地是两条腿走路,只不过控制这两条腿的都是朱樉一人。

  令出一人本就是当前联合通行的原则,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在慎到看来,权力的过度集中是有违法治精神的,很容易出现个人凌驾于法之上,最终退回人治的情况。

  所以这一次的上级组织会,朱樉不仅不再是会正,甚至连委员的资格也没有。为了防止产生利益纠葛和自己为自己立法的情况出现,此次都被排除在外,失去担任的资格。

  新的会正由孔门十哲之首的颜回担任,其下的立法院由慎到主持,苏坑辞去财务部部正之职去了询政院,最清闲的举荐院则由从工业部转至工业研究院的高式子兼任。

  名单交由上级组织会审核通过之后,再提交给姬研最终决策。看到这份名单,姬研竟因为朱樉的权力遭到大副削弱而忐忑不安,只不过箭已在弦,他也只好发天子明诏予以确认。

  慎到以自己的弟子团及其他合适的人员充实了立法院,随即开始一应的立法工作。而朱樉这个首脑则开始行使法定权力,以法为框架进行体系的改变。

  除了顶层设计之外,其下的各级机构变动其实并不大,毕竟这是由周的实际情况不断生长而来,已经相当合理完善。

  慎到所追求的也不是大破大立,而是确立法的原则,让一切皆有法可依,各部皆能依法行事,由此来规范行政职能.

第1475章 产生混乱

  因为在他看来,“天道因则大”,要成大事,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这其中最主要的规则当然就是人之情了。

  没有人是不为自己谋利的,如果让他觉得做这件事情是对自己有利的,那自然会尽心竭力去努力奋斗。

  周地的两大体系其实一直都围绕着朱樉这一个中心,即使在屡次改变放权之后,本质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别的掌权者都生怕自己不能掌控一切,朱樉却恰恰相反,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坐享其成,结束自己的劳累命。

  不过想去中心,又谈何容易,毕竟这是人类社会在相当长时期里的必然现象,总得要有一个最终负责之人,否则便很容易产生混乱。

  所以这一次的去中心化,并不是说不要中心,而是在法的规范之下,形成一个拥有众多节点的行政体系,每个点都具有法规之下高度自治的特征。

  可以在法的规范下进行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及新的合作中心。

  比如要修一条路,以前需要朱樉作为中心来沟通建设组织会制定计划,再由建设部进行落实,还需要吏员服务部进行人员物资调配。

  还要与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连接安排好每个环节的物资生产。

  要是搞得不好,可能每个环节都需要朱樉的参与,当然就不胜其烦了。在上次改磨合了几年之后,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朱樉这个中心作用仍然无法被取代。

  掌握沟通权力的,不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法令,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这一规范参与其中,由此而形成一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行政体系。

  当然,即使集慎到、杨竹及其他诸子之力,对此也只能算是一场伟大的尝试,远不可能一开始就趋于成熟的地步。

  这也是慎到没有将各项法令定得太过细致,优先满足大方向上的原则性需求,仍然留下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一原则,国府机构的变化并不大,甚至因为掌握计划制订的权力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可随着改的深入,人们很快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朱樉似乎开始“排外”了。

  长期以来,洛邑各大小机构里,绝大多数都是在外来人员把持之下,土生土长的周人往往只能集中在中下层。

  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长期的衰落之下,周的人才流失相当严重,不仅留不住人,新生的血液补充情况也不容乐观。

  表面上看,朱樉确实有点任人为亲的味道,各显要职位几乎都是他的亲朋好友,可实际上也只有这些人能够胜任,根本不能让他有更多的选择,只能任人唯新,任人唯贤。

  当然,朱樉一直都刻意淡化地域区别,只要在周地落籍者,一律视之为周人,禁止出现标签化评判的局面。

  除了落籍时会登记来源外,各级人员资源表里也从没有出现个周人和外人的区别。

  “鬼谷弟子张仪,拜见极子。”张仪伏地而拜,身上穿着当前洛邑最流行的周服,神情极尽谦恭。

  怎么说也是个历史上响当当的名人,当听到张仪求见的时候,朱樉心里却并没有丝毫波澜,甚至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见他。

  对于纵横派的游说之士,朱樉并不怎么喜欢,潜意识里总认为他们擅长破坏而非建设,又不像儒墨那般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操守。

  向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属于那种难以信任的人。

  当初苏钦第一次途经洛邑,主要想做的便是“顺带”搞搞破坏,根本不顾及一旦得逞会让周地陷入灾难,而对他自身及所代表的燕来说也没有什么利益可言。

  幸好姬研根本没有上他的当,其后又在朱樉的“洗脑”之下,将苏钦扳回了“正道”。

  其实并不是朱樉画大饼的功夫有多厉害,他那些能诸子心悦臣服的东西根本无法打动苏钦,关键还是时势所致,当前天下的形势,还不是纵横派大放异彩的时候。

  原本的历史上,不论苏钦还是张仪,其仕途仕并非一帆风顺,前期都有过一段极为落魄的时光。只不过当时大明朝的变法已成。

  渐有一统天下之势,这才让他们的纵横之说有了发挥的机会。

  在这个时空里,张仪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各地在朱樉的影响下,纷纷开始了深入变法,一家独强的局面很难再出现,取而代之的将是诸强并起的新格局。

  所以在张仪出师之后,先是在普荆碰了一鼻子灰,怒而去齐之后,勉强受到晏婴的赏识,让他在四国混战时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说动苟简背魏投齐,由此而埋下灭国厄运的种子。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没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做为后盾,纵横之士很难有所发挥。留在U国也就只能在晏婴的府上当个门客,或许稍受器重一点而已。

  越楚两国倒也向他发出过邀请,可离他高爵显职的预期实在相差太远。

  兜兜转转逛了一圈之后,张仪才发现竟然没有一处能够让他得偿所愿,正在茫然无措之际,朱樉大张旗鼓向天下公告自己为鬼谷极子并带着鬼谷藏书归于洛邑的消息传来。

  这才让他有了新的目标。

  马不停蹄地赶来洛邑,张仪第一件事便是打探王诩下落,欲以鬼谷弟子的身份在周地谋取一席之地。可万万没想到,王诩竟然不见他。

  身为末代鬼谷子,王诩是个非常“传统”之人,与出师的弟子永不相见,正是鬼谷的戒条之一。

  朱樉解除了他不能收徒的限制,但并不知道还存在其他的限制,所以连想都没想过要彻底“解放”王诩。

  王诩仍然守着这些戒条,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见张仪。

  张仪求见无门,周地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以其敏锐的嗅觉,自然不难发现朱樉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天下公敌”之路,被列国围攻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

  机会终于来了.

第1476章 越来越多

  要说服别人,自然要有足够的利害关系,才有纵横之士发挥的舞台。利害越大,可供操弄的空间便越大,谋取到的利益自然也就越多。

  张仪并不着急,耐心细致地收集了各方面的情报并认真分析之后,这才主动求见朱樉,靠自己的能力在诸子云集的周地谋求一席之地。

  虽然已经大致猜中张仪这个时候求见是想干什么,不过朱樉深知这样的人即使不重用,亦不能得罪,更何况还是“自家人”。

  受其一礼之后,这才上前将其扶起:“足下已经出师,与鬼谷再无纠葛,岂能行此大礼。”

  拜都拜了才说这些,张仪不由对朱樉有了更多的认识,心中稍有腹诽,嘴上却言辞恳切:“既出鬼谷,永铭师恩,岂敢忘之。如今师门有难,焉能袖手旁观,力尽绵薄之力而已。”

  这种游说手段朱樉已经见过不少,故意夸大劣势降低优势,由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他也没有点破,反而极为配合地问道:“何难之有?”

  张仪等的就是朱樉这句话,顺势站起身来,准备已久的腹稿脱口而出:“我鬼谷学派数百年来超然于世,备受各地尊崇,其源头便是不依任何一国。

  永守中立。今极子将鬼谷迁于洛邑归附于周,超然不在,中立不守,列国必敌视之而猜忌所任之弟子也。”

  朱樉有点莫名其妙:“鬼谷附周,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呢?”

  张仪闻言一愣,后面准备好的大段剖析利害之辞便再也说不出口了。他开始认为朱樉是在装傻充愣,而且手段极为拙劣,你自己都是周的掌权了。

  还公然宣布鬼谷会入驻即将启用的大学城,怎么好意思说鬼谷学派不是依附于周呢?

  若不是这段时间也花了功夫研究朱樉,依张仪的性格,恐怕立即就要回以讥讽之言。可他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是如朱樉所说的这么一回事。

  周地的情况极为特殊,不仅有着一公开与国府属于合作关系的专利保护组织会,更有着明显不是臣属于天子的诸子各家,根本就不能用传统的君臣关系来看待。

  朱樉筹备大学的事已经两年多了,但对其定位却并没有明确的阐述,而且在最近颁布的《周宪》之中,亦不见大学之踪影。

  甚至连与国府平级的各研究院,也在有意无意中缺席于这场立宪活动之中。

  不论是天子还是另外三大机构,其负责的任免产生程序都有着明文规定,但各研究院的职能及人员结构却没有相应法律条文。

  因为立法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张仪一直以为只是尚未涉及到而已,可在朱樉这么反问之下,却让他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虽然有些难以理解,可《周宪》管不到各研究院及新生的大学,这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那么鬼谷学派,还真不能说就此依附于周了。

  这个逻辑关系有点乱,张仪也算是个思维敏捷之人,一时间竟然无法将其理清。既然师门这张牌不能用了,张仪果断将其放在一旁。

  转而从另一个角度继续游说:“还是极子想得周到,弟子孟浪了。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周宪》既出,天下诸侯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不知樉子有何应对之策。”

  称呼一变,张仪这就是在提醒朱樉,不管鬼谷是不是附于周,可毕竟居于周,你现在搞得这一出得罪了天下诸侯,周地的一切,不管是不是臣属于周,必然都会受到一致敌视。

  朱樉却一点也不上道,没有表现丝毫危机感:“此为周之内事,与他何干?周愿与各地和平相处,一起发展,已写入《周宪》之序章。

  不过和平并不是靠期待就能获取的,周亦会坚决捍卫自己和平发展的权利。”

  张仪觉得自己好像与朱樉并不在一条线上,也不绕圈子了:“仪乃鬼谷弟子,此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极子无需视弟子为外人。

  七国频频会盟,所为何事樉子怎么可能不知,一旦七国联合,周真的能力抗天下么?”

首节 上一节 755/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