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415节

  为了“把生米煮成熟饭”,在日程表已经排得满满的情况下,朱樉仍然亲自主持了这场邀请了周地所有大小商人的会议。

  此时,周地的商业发展比起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得益于苏氏父子之助,目前的商贸区里已经有了上百商人入驻,虽然这些商人大多是些平民小商。

  但涉及的行业极广,从粮食布帛到铁器玉石无所不包,极大的补充了周地商品的种类。

  由于无力与国府经营的商城竞争,这些商人纷纷转战其他周地不具备或尚未发展起来的领域,进一步充实了周地商品的种类,很多原本需要预定数月的商品都在商贸区出现了身影。

  苏岱兄弟回家修学之后,普U两国的一些商人也开始进入周地。

  得益于“临缁纸贵”的效应,用纸来书写渐渐开始在普U两U国成为一种潮流。在利益的驱动下,自然有不少人想来碰碰运气。

  不过洛邑的纸目前产量有限,大部分已经被预定下了,这些商人大多数都无法达成所愿。

  为了不至于空手而归,随即便发现周地那些质优价廉的工坊产出,特别是冲压制成的那些精美钱币更令他们爱不释手。

  当然,这些钱币大多被他们当做收藏品,要想在周地之外流通,那还需要诸侯们点头才行。

  由于朱樉采用的是比于芫、洪辰仇都还要更进一步的“国有化”,朱樉对商业的政策也完全有别与其他各国。

  周地并不对商人直接征税,直接将税加在了国府商城对外销售的货物上,商贩购买国府商城的货物对外贩售便等于间接缴纳了税款。

  如果是从外地购货到周地贩卖,国府目前是不征税的,鉴于各个工坊无与伦比的生产效率。

  凡是周地生产的东西,不论质量还是价格都不是别人可以比拟的,所以商人们带来的,往往都是周地缺乏的东西。

  对于这种补充周地短缺的行为,朱樉当然要予以鼓励,哪里会对其课以重税。

  唯有一点,朱樉回绝了所有人想要买地建铺的要求,只愿意以极低的租金将商贸区的土地租给商人。

  并且允许他们签订五年甚至十年的长期租约,租下来之后要进行什么样的建设国府就不干涉了。

  洛邑现在的情况谁不知晓,只要不出意外,只会越来越兴旺,商人们见国府要求的租金极低,且可根据租约长短一次付清,换而言之在租约期内租金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么好的条件可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纷纷签下长租,甚至不断有人打听可不可以将租期提高到二十年甚至更久。

  小商贩逐渐增多,一些大型商社也开始被吸引过来在商贸区落户,特别是**白氏商社,更租下了上万平米的土地准备修建一个大型的货物集送点。

  若不是朱樉规定了每家租地的最高限额,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商贸区都租下来,毕竟租金这么低,在周王室欠他们的债里扣除也足以扣上几百年了。

  商贸区越来越热闹,商人们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他们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太少了。

  得益于墨子和鲁颁的到来,大量手艺精湛的工匠极大地充实了原本就拥有几乎所有门类的洛邑工匠群体。

  数量上虽然与各大强国没法子比,但在朱樉与墨子、鲁颁一道迅速统一度量衡之后。

  由于大量采用流水线、标准化作业,再加上有水力驱动之助,生产效率远不是同时代的其他工坊可堪比拟的。

  只不过日益增涨的产量仍然远远跟不上数以千计迁入新居的士们的需求,更何况周地这个四万人的市场在经历过两次丰收之后,购买力早已今非夕比。

  朱樉给国府商城的第一条原则便是以满足周地民众所需为优先,除了造纸坊和少量工匠专门供应吕布威所需外。

  所有工坊的生产都围绕着城内所需展开,只有多余的部分才向商人供应。

  如此一来,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新式桌椅、门窗就接到了数以万计的订单,招满人手的十座木工坊日夜不停的赶制,要想完成任务都要等到明年开春以后。

  其他各坊情况也大多类似,哪里还有什么多余卖给商人们。

  更不要说朱樉在年底就准备将周地的所有人搬入新居,这可是足足六七千户人家,而且每一家的腰包都越来越鼓,由此而产生的需求量足以榨干周地所有的生产力。

  完全不向外出售商品也是不可能的。

  目前仅有白纸和吕布威的“奇货”获得的利润,再加上铸币收益,这才勉强支撑起了周地巨大的资金周转量。

  但食盐、布帛、毛皮、牲畜等物都需要大量购入,钢币倒是已经成为东周公和西周公领地里流通无阻的货币,但其他各国的商人却只认金(铜)币。

  国府手里没有铜矿,铸币用的铜全源自白纸和奇货的交易,看起来倒是挺丰厚的,却远远不能长期支撑周地目前贸易“逆差”的局面。

  是的,即使在朱樉如此努力地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周地仍然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之中。

  大多数商人从他国贩来的货物都是周地紧缺的,往往都能很快销售一空,他们手里拿着周地的新币却无法在周地花掉。

  周地的新钱是他们见过的最为精美的钱币,即使是钢币也远远不是各国制造的钱币可相比拟的,更不要说经过精炼后色泽诱人的铜币了.

第668章 以铁为主的圜钱

  可各国对钱币都很敏感,他们拿着这些精美的钱币却无法在他国购买货物,唯有铜币因为是硬通货能够被人所接受。

  特别是周地紧缺的盐和铁,在各国大都是官营的专利,不用“真金”是买不到的,而且数量还要受到限制。

  所以商人们一旦卖出货物,都会在国府商城兑换成铜币,导致朱樉制造出来的铜币以极快的速度流出。

  夏国族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热衷于储蓄。

  钢币不被商人喜爱,却不妨周地的庶民将其当做一项重要的储存物资,在完成朱樉要求家有五年存粮的目标后。

  很少有人会继续加大自己的粮仓,纷纷把多余的粮食换成各色钱币存起来。

  如此一来,饶是水力冲压机只要能动起来都不曾停歇过,周地的流动性却越来越差。

  政务中心有时甚至不得不限制兑换的数量,物价也并未因为周地的日渐富庶而上涨,反而出现了通缩的苗头。

  这完全出乎朱樉的意料。

  为了保障币值的稳定,他借鉴了**的平籴法,将新币与粮食锁定,最初是五文钱一斤,待重新制定统一标准后。

  一周斤已经接近后世的千克,比现行的斤多出了一倍有余,粮价也因此而变成十文钱一周斤。

  这其实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

  列国中唯有**采用平籴法,其中原因不仅是李悝行“尽地力之教”后**粮食年年增收而带来的底气,更因为**有着盐池金山带来的坚实保障。

  饶是如此,**对诸如粮食之类的“战略物资”贸易也有着严格的管制,所有对外贸易都必须采用专门为此铸造的以铁为主的圜钱。

  每日的兑换量都由商相白圭统计和监控,这才保障其平籴法能执行十年而毫不动摇。

  其他各国就不用说了,其物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波动,稍差一点的更被管仲挥舞着经济大棒敲翻在地。

  现在周地因为长期贫弱和周王室的特殊原因没有被各国所关注。

  可当这种局面结束时,不要说普U这样的霸主,就算是亚加尚等稍弱点的国家,也可以轻松地利用经济手段夺取朱樉这一年多来努力的成果。

  对于这些,朱樉完全是个门外汉,丝毫察觉不到其中的危险。

  可计冉却不同了,连老聃都赞赏其通过表象的迷雾看清本质的能力,他既能在极短时间内为范黎打下日后成为商界奇人的基础。

  对经济规律的把握比起管仲、白圭等人自然丝毫不让。

  周地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硬通货:“金”、盐。

  计冉并没有点石成金的神通,幸好朱樉也不是个按规矩出牌的人,他之前本能下所做的一切,正好成为计冉可以凭恃的资本,可以筹谋在引起各国关注前进行相应准备。

  当然,周地这一年多来动静这么大,要说各国一无所觉那是不可能的,可目前各国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了普U及周边强邻的身上。

  对于还没有能力威胁到自己且地位特殊的周王室自然就选择性地无视了。

  正是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异和朱樉的别出心裁,让一向只钟情于山水的计冉有了兴趣,决定投身俗世“玩一玩”。

  此时的政务中心三楼人头攒动,包括吕布威在内的百余商人齐聚一堂。

  在朱樉原来的设计里,底楼为政务大厅,二楼才是会议中心,三楼则是各个会、所、院首席偶尔碰头的办公场地。

  在他的心里,不论是那些职同下大夫的会长还是研究院所的负责人并不是他的“内阁”成员,与他这个天官冢宰更非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反而类似于要共同完成一个科研项目的合作伙伴,而他不过是负责沟通联络和后勤保障的调配员而已。

  因此,政务中心的结构非常简洁,除了政务中心外再无多余的部门,更没有各国开府掌权大臣那样的大场面,书珂为首的算士团队才是其核心所在。

  之前为了方便他在养伤之际实时掌控并指挥洛邑城的兴建事宜,二楼已经成为了布置独特的指挥中心和朱樉暂时的居所。

  为了召开这次会议,朱樉只得将三楼综合利用,数十张办公桌靠着墙壁四散分布,中间则用一条条长凳摆成圆拱形,供参会者入坐。

  商人们往日也曾与各国官府打过交道,一些人甚至本身就是贵族官员的家臣,但这样的会见方式却还是首次。

  圆拱形的座次与常见那种分左分右两列而坐相比,能够容纳的人数当然大大提高,同时也拉近了与会者之间的距离。拱型正中的首脑上只坐了三人,分别是朱樉、计冉、书珂。

  看到眼前济济一堂的盛况,朱樉不由想起之前与商人在家里的那次会晤,与自己努力想要向商人们兜售而不得的窘况。

  那件事让朱樉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其后绝大多数与商人打交道的事都交给了书珂,这实在是有悖于朱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原则,这个问题到现在总算解决了。

  朱樉今天出席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计冉撑场,简单说了几句后便将主持会议的权力交给了计冉,自己则坐在那里畅想后续计划的铺排。

  计冉果然如他所说,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言辞极为简短,一句客套的话也没有,开口便抛出了专卖权。

  在此之前,商人们想要从国府商城买到货物一般只能预定,国府商城在开市日结束盘点之后再将剩余的货物根据商人的预定顺序进行供应,数量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遇上搬迁日或诃萳、巩地的人也涌入的时候,国府商城甚至一个月里都没有剩余的货物,一些特别紧俏的货物预定上半年也不一定能够如愿。

  一些脑筋灵活的商人便把主意打到了周人身上,转而挨家挨户以高价收购他们需要的货物。

  如此一来,市场秩序便被打乱了,虽然大多数周人并不屑于赚取其中的差额。

  毕竟现在大家“不差钱”了,可仍有少数人在商人不断提高的收购价格面前沦陷了,成为周地的“倒爷”,专门从国府商城里一件一件地买货物转手加价卖给商人.

第669章 赚取微利

  这种现象刚刚初露苗头,可带来的影响却正在发酵,眼见订单无望,商人们不仅把目光转向周人,更千方百计想要收买国府雇员,寻求获取足够货物的捷径。

  这样的变化哪里逃得出计冉的眼睛,所以他主管商业的第一个政策便是坚决维护国府的垄断地位。

  商人们对专卖权并不陌生,接过政务中心的人发来的宣传册后,识字的认真看了起来,不识字的则纷纷发问:“是只能一家专卖还是多家?”

  “如何才能得到专卖权?”“没有专卖权就不能贩售?”

首节 上一节 415/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