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215节

  无论从獐子岛还是鹿岛进入辽东,一登陆就是岫岩控制的区域,哪怕从朝鲜渡过鸭绿江从宽甸地区进入辽东,也还是凤凰城控制的区域,这些地方都是正蓝旗的驻防地。

  东江军最远去到过鞍山一带骚扰,但那不过只有一次。

  和原时空毛文龙的东江镇粮食极为紧张,兵甲供应奇缺不同,这个时空因为得到了华夏联盟的支援,东江军的小股队伍比原时空精悍了许多,经常搞的正蓝旗欲仙欲死。

  也是因为有了华夏联盟的支持,这个时空的毛文龙比原时空更为嚣张,粮食不缺,毛文龙直系兵马的兵甲也犀利了不知道多少倍,搞起敌后游击无比畅快。

  也因为没了粮食危机,对于不是一个派系的袁崇焕也更加的不尊重了,原时空里因为粮饷问题,毛文龙虽然对袁崇焕的命令阴奉阳违,但表面上他都到处宣扬愿意听从袁督师的指挥。

  可这个时空里因为木材生意,部队供给问题基本解决,他连阴奉阳违也不愿做了,干脆就至袁督师的命令于不理。

  朱樉也确实没想过拯救毛文龙,因为他虽然实质上是给后金造成了一定打击,但他本意不过想做个军阀。

  朱樉也不想把自己搞的太过神秘,加上他也不记得毛文龙大约什么时候会被袁督师干掉,因此就坐看着毛大帅被杀。

  黄台吉本来还想乘着八旗旗主都在,顺便再讨论一下缴获分配的问题,但听完岳托的话莽古尔泰连招呼也不打,起身就离开了议事殿,留下七位旗主面面相觑。

  金州人民的“老朋友”英俄尔岱这次只到了盖州,因为董先已经驻扎在了这里。

  他也跟随大军参与了伐明之战,并且立下战功,但因为英俄尔岱一直都在为后金联络朝鲜以及金州,虽然才刚回到沈阳,他又一次被派遣出使金州。

  “大帅,不知为何占我大金国土,我大金自讨一向敬服大帅的威严,向来恭谨,不知因何开罪,以致让大帅动了刀兵?”

  一通寒暄喝茶之后,英俄尔岱小心翼翼的连用了三个“大帅”向董先询问。

  他是亲眼在战阵上见过金州军的战法的,在后金除了寥寥几人,大多亲贵们都不相信当年败退军将们对于金州军的描述。

  好在他本就是正白旗出身,自努尔哈赤时代起,英俄尔岱一家就得到信任,黄台吉更是看重他的外交和理财能力,以至于朝鲜和金州事务几乎全部交给他在主持。

  “什么,复州、盖州、岫岩是你们女真人的地盘?呵……你回去吧,咱们没什么好说的了。”

  董先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旗、护卫了,这么多年来独领金旅。

  别说毛文龙,袁崇焕两任蓟辽督师期间,屡次派文臣到金州、旅顺搞些点检兵额,就任监视的事情,都被他毫不客气的撵走。

  说起来毛文龙被袁崇焕非要杀掉不可,这个时空里董先也做了不小的贡献。

  这些年来虽然极少和东江镇的其他将领打交道,联盟里的政务、军事信息可都一份不少的要发给金州。

  金州大捷虽然一战奠定了他联盟第一陆战将领的地位,可那次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动手的机会。

  董先很明白李固为什么要把他放在金州,不是因是为关系亲密,是因为经历过大难的他比联盟一众年轻人们更稳重一些。

  金州和旅顺对于大明北方重要性,不需要多用什么解释,看一眼地图就能知道。

  联盟需要的是悄悄把这块地方占住,然后尽量把自己隐藏起来.

第264章 必要性

  但朱樉并没这想法,都是董先自己杜撰的。

  不论内外,看到朱樉都以为他稳稳当当就只想镇守好金旅,可他自己知道,自己忍的很辛苦。

  少有军人不想建功立业的,至少朱樉不是那种甘愿到此为止的人,赴任金州之初樊哙就找他深谈过一次,少则五年,长则八年,他的位置必须要动一动。

  开始他还不是很明白,以他对樊哙的忠心,永镇金旅他也不会生出二心,但渐渐就开始觉悟了。

  其他地方打的热火朝天,以联盟军队的实力,只要开打就是领土、财富,不止联盟发财,将领也跟着立功并发财,这是怎么都无法杜绝的事情。

  朱樉对发财的愿望倒是没什么念想,当年樊哙给了一股,就算后来联盟把股份折算后退还了,但各处要兴办什么大的买卖都会邀他参上一股。

  联盟军队的薪酬丰厚,凡是连以上军官的年收入都是不菲,但耐不住大家对军功的渴望,看着其他部队到处开打到处立功,金州、旅顺的中下级军官们早就耐不住了。

  这些年要求调往其他部队或者因为需要调离金州、旅顺的军官非常多,因为从新兵基地出来的军官都要和特战营一起到建奴的后方去实战、学习一番。

  几乎陆军军校毕业的新学员都要来金州走个过程,也不能完全说是过程,能在辽东的老林子里熬过寒冬都是好样的。

  就这样,朱樉不论走到陆军的哪支部队,都有大把人过来老老实实的敬礼喊一句“老统领”。

  地位是非常高了,但朱樉自己也不想总在金州这屁大点的地方苦熬,眼看八年之期还有一年就要满了,联盟的军报里后辈们不断的建功立业,朱樉着急的很,要是调任之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真的很难堪。

  崇祯二年六月,毛文龙被袁崇焕骗去杀了的时候,朱樉曾经兴奋过一阵,这样的情况下联盟总得计划着把东江镇给并了吧?

  然而并没有……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把东江镇分成了四协,分别由辽东调来的徐敷奏,游击刘兴治、副将陈继盛和毛文龙的义子毛承祚各领一协。

  东江镇的事务由副将陈继盛代管,陈继盛不是毛文龙从辽东带出来的老人,是后来由宣镇调任来东江镇的,毛文龙手下的将领对他代管东江大多都不服气。

  就在朱樉发兵攻占盖州、岫岩、义州的时候,皮岛那边的特战营密探传来消息,刘兴治正准备发动兵变干掉陈继盛。

  这样的时候朱樉哪里有心思理会建奴那边有什么反应?大不了大家打过一场就是。

  听到英俄尔岱说什么“大金国土”他心里就嗤笑不已,什么大金、大明的,都他娘是华夏的领土。

  听说皮岛要发生兵变,朱樉心里急的不行,这样的时机正是全面掌控东江的好机会,可显然把消息传回台北等待命令绝对是来不及的,他正在给自己鼓气来个先斩后奏。

  朱樉学会写字好几年了,但他自己很少写超过二百字的东西,这次为了解释为什么要掌控东江镇,朱樉足足写了几千字的文书。

  给樊哙看倒是次要的,因为他清楚樊哙对他的做法能够理解,这份东西主要是写给军政司的,就是不想军政司认为他是依仗和他的关系才做的决定。

  这份文件几乎耗费了朱樉的毕生“功力”,他先分析了取得东江镇控制权的必要性。

  东江镇因为华夏联盟的支持,比原历史里还多养活了不少兵马,虽然毛文龙被杀后袁崇焕调走了一万兵卒,但现在东江仍有约近三万兵力。

  这些兵卒和大明其他地方的兵卒不同,几乎全是从辽东逃难出来的,加上东江在联盟的支持下粮食不缺。

  虽然没有严格的训练,但因为常年伐木、运输,身体情况都还不错,放任他们消散实在可惜。

  毛文龙死后已经有一批军卒选择了逃离东江镇,这部分人大半都被朱樉截留并运往了济州岛,但还是有大约四千人逃向山东。

  这些受过简单军事训练,并且体格健壮的预备兵员只要经过短期强化训练,装备整齐之后就是现成的士兵。

  从收到东江镇各协彼此不睦之后,朱樉就开始撰写这份文件,用了差不多二十天才算完成。

  朱樉不耐烦接待英俄尔岱,因为联盟现在实在是抽不出兵力,不然就建奴那十万八万兵马,有十个团就把他们平推了。

  可问题是现在联盟真拿不出十个团汇集到辽东,于是朱樉的副官把尴尬的英俄尔岱带了下去。

  回到沈阳的英俄尔岱也还是很尴尬,因为朱樉的副官给了他一个解释,托后金入寇大明的“福”,北直隶现在遍地流民,金州准备把这些流民接过来,于是,地就不够用了……

  英俄尔岱用尽了他三十六年生涯里所学到的所有说话艺术,也没能想出来怎么粉饰一下这个理由,于是只好照实回报了黄台吉。

  黄台吉心里也恶心的不得了,以他的理解,这话的意思很奇妙,你爱伐明我金州不管,但是你后金伐明造成的流民我要接收,而且要从你们占据的领地里拿土地来养活安置这些人……啊!

  打吗?不敢打啊……要是以几年前的那场战斗来衡量金州军的战力,黄台吉心里暗自估算了一下,没有十万兵马一点把握也没有。

  问题十万兵马规模的战斗后金也不是没组织过。

  可跟其他大明的营伍不同,浑河血战给后金造成的损失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恢复过来,这支金州兵马的战力据估算比浙军和白杆兵加起来还强。

  就算发倾国之战一战把金州打垮,要是自身损失超过一半或者更多,这样的仗打来干什么?一仗把金州打垮,自己也差不多跨了。

  十六大臣议事时,义州被金州军占领的消息也传了回来,说是十六大臣议事,可此时还有三个固山以及贝勒在关内。

  除了莽古尔泰强硬的要求发兵攻打金州军,后金的其他贵人们没有一个同意.

第265章 立即处置

  朱樉这仗打的也很有意思,好像就真的只是为了获取土地一样,除非顽强抵抗的建奴被杀,凡是逃跑的一概不管。

  后金诸大臣们仔细一细算,这次除了失去土地,人员居然没有死伤多少。

  后金此时可一点也不缺少土地,他们缺的是能够供养八旗诸申的人口。

  这次就不仅是豪格了,连代善也厌烦了莽古尔泰的胡搅蛮缠,说出了和豪格一样的话,要打正蓝旗自己打去……

  见诸大臣没有一个支持自己的,莽古尔泰也只好偃了旗鼓,但转眼就在分配缴获的问题上又折腾开了,因为算起来,这次被金州抢占的地盘里,正蓝旗损失最大。

  黄台吉也很无奈,本来一场伐明之战终于让他在气势上压倒了三大贝勒,可被金州这么一搅和,这场大胜的成色顿时被减弱了一半。

  加上莽古尔泰的胡搅蛮缠,本来好好的一场“分赃大会”,顿时变成了“分赃不匀”大会,一番争吵之后,大家不欢而散。

  东江镇的刘兴治说起来也个是悲情人物,他出身辽东开源,一家五兄弟,因为家里的妻儿都被后金俘获,大哥刘兴祚假装投降了后金。

  偏偏刘兴祚还很得黄台吉的赏识,一路封赏不断,后金伐明,刘兴祚又反正大明,可惜在和后金兵马的作战中不幸战死。

  这些兜兜转转暂且不说,大明的朝廷却表现出了别样的可笑,因为搞不清楚刘兴祚到底翻来覆去搞了什么?大明的朝廷干脆就装作鹌鹑,对于刘兴祚的作为不予评价。

  情报落后不是问题,但刘兴祚确确实实是在和后金的作战中死去的,何况他的弟弟刘兴治现在还是东江镇排位第二的大佬,不管真假如何,至少为了安抚刘兴治应该给刘兴祚一个说法。

  大明如今这样,谁都不指望能有什么确切的赏赐,可名分这个东西至少应该给刘兴治一个交代。

  但是,不!我没搞清楚的事情就能装作不知道,从大臣到皇帝都是这个做派,连个虚名都不愿意给。

  于是在后金隐忍多年的刘兴祚就这么白死了,这还不算,连刘兴治也被防备着。

  刘兴治差不多是东江镇成立之初就带着开源的一帮逃民逃难过来的,怎么说都是东江老人,这些年也积功做到了游击。

  在东江镇除了毛文龙的几个义子,刘兴治的威望并不低,袁督师先是把东江镇拆成了四协,眼看着不行又变成了左右两协,分别由陈继盛和刘兴治各领一支。

  刘兴祚战死的时候,正是刘兴治和陈继盛各领左右协,陈继盛代管东江的时刻,东江镇的防区是整个辽东,刘兴祚战死是由东江镇报告请封。

  朝廷的犹豫被刘兴治认为是陈继盛捣鬼,没有把刘兴祚反正之后和后金作战的事情讲清楚,加上陈继盛本来就是由宣府调任到东江的,因此他认为陈继盛没有如实向朝廷禀报。

陈继盛也很冤枉,那时候朝廷上下都在关注着建奴和遵永四城的事情,哪有心思理会别的?

  海岸封冻,消息传递也十分艰难,本来从天津或者登州就能传递的消息,因为封冻的缘故要走南直才能向京师传递。

  他知道自己在东江镇的根基不稳,可被袁督师推上了台,绝没有自己主动退却的说法,刘兴祚战死,陈继盛这里是得到了实信的。

  因为刘兴祚的反叛在后金内部已经传开,为此后金的重要文臣,满文编纂者之一的库尔缠还因为给刘兴祚说话而开罪了黄台吉。

  这样一位完全对陈继盛产生不了威胁的人物,他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刻意抹黑。

  可朝廷就是不愿给刘兴祚正名封赏,他能有什么办法?无非一道旨意的问题,金银财帛根本都不需要,就这样朝廷也不肯给予……

首节 上一节 215/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