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第383节

  蒋百理就喜欢直接点。

  “厉害。”

  看着蒋百理,张学铭心情不错。

  这话在奉天,连冯战海都说不出来。

  可蒋百理,一下就看出来奉军的弱势跟优势了。

  “中东路之事,的确是顺带,但蒙谷的确也不是奉军最初的目标。”

  “奉军想要,是外心安岭同外贝佳尔。”

  “只有拿下这两个地方,奉军才能驱逐远东老毛子。”

  “将炎黄,真正打造成铁板一块。”

  “我说的对吗?张大帅。”

  张效准补充,张学铭的神色惊喜。

  “的确,你们说的都对。”

  “中东路在我看来,是个机会。”

  “本身的重要性,蒙谷的重要性,外心安岭等等重要性,都值得奉军冒险。”

  “对满州里动兵的时候,我动员了2支集团军。”

  “第一支乌兰巴托集团军,盯着伊尔姑司克。”

  “然后是金阿林集团军,重点是漠北。”

  “奉军就是要摧毁老毛子在远东的一切。”

  “让远东,只有炎黄。”

  看着蒋、张希冀的目光,张学铭淡淡道。

  “果然!”

  蒋百理、张效准神色震动。

  这才是他们想要看见的炎黄一把手。

  张学铭,有实力,有谋略,有胆魄。

  很好!!

  “这么说,张大帅能确保接下来,远东老毛子得不到国内的增援。”

  “可有点,张大帅会不会忽略了。”

  “即便是远东,老毛子光是主力,至少30万以上。”

  “这都没算二线部队。”

  “整体武装,看齐列强,战斗力比之日寇更强大。”

  “击溃都不容易,可奉军作战能力更高效,我认为有把握办到。”

  “只是想要全歼老毛子,是否太过自信?”

  张效准眼眸锐利,盯着张学铭。

  “这样的话,就该让你们知道下,奉军的部队列装情况了。”

  “师级奉军,兵员2万。”

  “师属炮兵,列装36门105榴,以及12门155榴。”

  “另有装甲部队。”

  “五号中坦、霞飞轻坦各24辆,宝沃半履带轻型装甲车六辆。”

  “营属炮兵,75、150炮各12门。”

  “往上,军级,兵员5万。”

  “各级火炮配置会更多。”

  “现在,奉军军级七个,师级九个。”

  “全都是有能力同老毛子作战的主力。”

  “另有工安、宪兵队伍。”

  “师级中5个机械步兵师,4个装甲师。”

  “单单1支装甲师,战车、装甲车数以千计。”

  “这还没算上外派的集团军,兵员是10万左右。”

  “比如金阿林集团军、乌兰巴托集团军,以及朝仙远征军。”

  “奉军主力加起来,差不多就有80万左右了。”

  “全都是火力能碾压日军野战师团的存在。”

  看着张效准、蒋百理,张学铭言辞之间对奉军发展相当傲然。

  老毛子比日寇强,但也很有限。

  特别是老毛子热爱重火力,这不是赶巧了?

  奉军也喜欢重火873力。

  而且重火力,比老毛子夸张多了。

  以绝对优势碾压日寇,奉军又怎么会打不过老毛子。

  别看奉军现在兵力捉襟见肘。

  是需要防备国府、东北军、日寇的同时,同远东老毛子对上。

  要是部队都能集结起来,单纯对付远东老毛子。

  那战斗将毫无悬念。

  老天!

  张学铭一番话下来,蒋百理、张效准的确是被震惊了。

  如此可怕的奉军,还真无惧远东老毛子。

  “可以的话,能再多说一些关于奉军吗?”

  蒋百理、张效准异口同声。

  现在张学铭说的都是机密,靠游历东三省,不可能知道。

  而两人这样的姿态,张学铭也知道,这认可奉军,要为自己所用了。

  既如此,那就没什么不能说。

  “那老赵,你来说说吧。”

  张学铭招呼赵镇藩。

  “奉军坐拥六省,民众6000多万。”

  “主力约80万,工安近60万。”

  “储备兵员的话,差不多145上下。”

  “在役战车,近5000辆。”

  “在役装甲车,5000多辆。”

  “后勤所用车辆,数万,火炮同样也是数万。”

  “飞行部队,加起来能有16万左右。”

  “能随时出动的战斗机、轰炸机,都是两千多架。”

  “现役飞行员近3000人,学习中的飞行员九千左右。”

  赵镇藩说的也不是特别具体,但足够详细了。

  就这样,奉军都没暴露一切。

  “啊!”

  可蒋百理、张效准反正是听着全程震惊。

  陆军或者飞行部队,都是比肩列强的程度。

  这哪里是一个地方军阀?

  要是换在国府的位置上,奉军早就能横扫亚洲了。

  “啧啧,难怪碾压日寇,从老毛子手上夺远东。”

  蒋百理感慨。

  “不过我知道,奉军不可能就是这样。”

  面对张学铭,张效准平静道。

首节 上一节 383/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