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第332节

  “与其做没用的挣扎,不如入奉。”

  “同我军一起,复兴炎黄,怎么样?”

  面对宋哲沅,张学铭直言不讳。

  “果然,张大帅,你就是要收编我。”

  “可奉军无论多厉害,打不了就是一死。”

  “我不愿,谁也休想强迫。”

  宋哲沅盯着张学铭,寸步不让,甚至萌生了死志。

  29军为东北军收编,对宋哲沅及麾下来说,已经是生不如死。

  再入奉军,世人还怎么看29军?

  贪生怕死之徒?

  “哲沅兄,你并不傻,相信知道奉军的潜力。”

  “东三省,对奉军来说,只是起点。”

  “推动炎黄重回世界之巅,才是我的目的。”

  “你要知道,只是锡林郭勒盟,就有我奉军10万蒙疆远征军。”

  “这还没算热何、察哈尓两支警备军。”

  “算上唐山那边,多达25万奉军部队。”

  “要是我想,你猜,横扫华北之地需要多长时间?”

  “张小六看不起29军,平日里就没管过。”

  “没得吃,没得喝,没得穿,什么都要自己想办法。”

  “接管平津等地之后,能带走的资源东北军也都带走了。”

  “哪怕我不对付29军,你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锦州张庭枢所部,应该没少同哲沅兄打交道。”

  “我答应哲沅兄,只要29军入奉,将扩编为我奉军又一支主力军。”

  “军备我来提供,兵力最多允许5万。”

  张学铭看向宋哲沅,字句都很有吸引力。

  “我....”

  说实话,宋哲沅是真的想要答应张学铭。

  不为自己,也要为了29军考虑。

  可宋哲沅并不能马上下定决心。

  张庭枢所部才加入奉军,就成为了第3机械师。

  于汉城一战满载战功,为炎黄四万万百姓称赞。

  宋哲沅自然晓得,也很羡慕。

  谁不想要建功立业,为百姓口中的民族英雄啊?

  只是,29军同张庭枢所部12旅,还是有本质差别。

  作为一支西北参军,并不是宋哲沅一言堂。

  是否加入奉军,得29军全体同意才行。

  “我钦佩西北军,昔年辉煌,打老毛子都不带手软々「。”

  “眼下,也只有29军这一支残部,哲沅兄愿意眼睁睁看它走向不归路?”

  “西北自从没了西北军,多少地方被苏L强行霸占。”

  “哲沅兄不想要有一天带着29军重回故土,驱逐老毛子,拿回曾经失去的一切吗?”

  宋哲沅动摇了,张学铭乘胜追击。

  “张大帅,我.....”

  张学铭一字一句,宋哲沅都无奈了。

  “你说到了这份上,我能不答应吗?”

  “不过我请求张大帅,能招呼好我29军的兄弟们。”

  “当初一大帮兄弟,就剩下了这6万来人了。”

  “别的不说,三餐有饭吃,冬天不受冻我就满足了。”

  叹息一声,宋哲沅答应了张学铭。

  面对生死,宋哲沅都不曾流过一滴泪。

  但此刻,眼含热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哲沅兄。”

  认真看向真性情的宋哲沅,张学铭肃然回应。

  “是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29军入奉,不意味着消失了。”

  “从此之后,29军扩编为第5警备军。”

  “你任军长,职衔中将。”

  怎么会!

  宋哲沅无法置信看向张学铭。

  29军入奉,如果不打散,还给配备主力军火力。

  不担心到时候29军会引发内部哗变,毁了奉军吗?

  也可以假装答应入奉,拿了东西就跑路,独立一方。

  那奉军岂不是亏大了?

  可宋哲沅哪里知道。

  能给29军,奉军自然也能收回来。

  而比起打散,直接让29军扩编成军的好处是。

  人心!

  一旦29军入奉,就会被直接打散。

  那炎黄谁会愿意主动入奉?

  掌握过权柄之人,不会愿意被架空,当个有名无实的废人。

  可如果入奉,除了以奉军马首是瞻之外。

  其他事情基本没变化,还能得到众多顶级军备。

  谁会拒绝加入奉军?

  比起内耗,张学铭更想要兵不血刃拿下炎黄。

  希望得到29军助力是真。

  以29军为表率,收买炎黄众军阀人心也是真。

  “张大帅,我想要听实话。”

  面对张学铭,宋哲沅沉声道。

  天掉馅饼,宋哲沅可不敢想。

  特别是张学铭。

  钱再多,也还不至于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之上。

  “很简单,为炎黄。”

  平静看着宋哲沅,张学铭一字一句说的很清楚。

  “既然如此,我宋哲沅再不答应,倒是显得婆婆妈妈。”

  “此刻起,29军入奉。”

  “大帅但有所令,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以张学铭的身份地位,宋哲沅还不认为会骗自己。

  从今往后,29军不复,只有奉军第5警备师。

  “哲沅兄客气了。”

  “我对29的安排,是西北之地,不知哲沅兄意下如何?”

首节 上一节 332/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