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全民抗战:开局地狱级副本! 第140节

  “想要将预备役跟之前的方式一样,直接编入现有部队。”

  “从我的角度来看,会是极大的累赘。”

  “所以,要是按照我的办法,就是预备役还是跟现在一样,独立训练。”

  “半年是比较稳妥的时间。”

  “着急的话,也至少需要三个月,预备役再编入现有部队才比较合适。”

  方宏光最先开口,是思考了很久的将就方案。

  这样的方案,张学铭一听就直接淘汰了。

  因为方宏光的办法,需要时间。

  可眼下,奉天就缺3.7时间。

  别说半年了。

  三个月,奉军跟十万日军谁胜谁负,也早有结果了。

  “大帅。”

  “我军编制,通常来说师级15000人。”

  “火力方面,无论是枪械还是火炮,战车,都比日寇要强大。”

  “特别是第1、第2警备师,以及正在组建的重装警备师。”

  “他们队伍里面的老兵,精锐程度还要在日军野战师团之上。”

  “如果动用这部分老兵磨砺新兵,我相信预备役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

  “只是,缺点也是跟方少将的想法差不多,耗时耗力。”

  “预备役30天还是90天能派上用场,对现在的奉军来说,帮助都不大。”

  沈鸣友看向张学铭,阐述自己内心的想法。

  果然是国外培养回来的军事科班,比方宏光的想法要全面却精准。

  但还是看到真正的重点。

  想了想,张学铭提醒道。

  “日军十万大军,除了3个野战师团之外。”

  “飞行联队、战车部队,对我军不会有任何影响。”

  “所以,我们真正要费心对付,就只是三个日军野战师团。”

  “另外,情报局得到消息,日军第2师团要重建了。”

  “小鬼子本土动员2万余预备役老兵来补充之前的兵员折损。”

  “如此一来,日军3个野战师团兵力基本达到八万人。”

  “奉军别看兵力远在日军之上,但新兵太多。”

  “正面冲杀,倒是能击溃日军来犯大军,可很难留下这十万人。”

  “只是日寇既然来了,又怎么能放走他们?”

  “为了让十万日军埋骨奉天,化作来年东北农业土壤养分。”

  “新奉军的建设,势在必行。”

  闻言,沈鸣友悟了.

第八十四章:全军总动员,小孩子才做选择!

  “大帅,我有办法了。”

  “我军不是有很多伤兵,以及因为年龄大了,导致战力下降的老兵吗?”

  “就让他们培训新兵射击准度,学会军队纪律。”

  “如此一来,在日军十万大军正式入侵奉天之前,新兵就能派上用场了。”

  “不用预备役正面跟日寇作战,他们扫荡日军被我军主力击溃的残兵就行。”

  “包括清扫战场的任务,也能交给预备役。”

  “既最大程度发挥了预备役的作用,也能让预备役提前熟悉战场环境,加速成长。”

  “一举多得啊。”

  沈鸣友连声开口,见张学铭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连声开口。

  “大帅。”

  沈鸣友见张学铭没有反驳自己的话,紧接着又道。

  “特别是新募集的3万余预备役,文化都有初高中水准。”

  “简单培养为寻常士兵,太浪费了。”

  “您不是要打造机械化部队吗?同时针对性培养啊。”

  “装甲集群、陆基航空师,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不是吗?”

  沈鸣友的建议,提醒了奉军诸将,都是眼眸一亮。

  因为一旦采用沈鸣友的办法,预备役的作用基本上就发挥到了极限。

  包括奉军中层骨干军官稀缺的问题,很快也能得到解决。

  奉军膨胀的速度极快。

  哪有那么多如同赵君迈、孙立人这样的人才给情报局挖墙脚啊。

  而且,自奉军底层脱身而出,将能更好的的带领奉军部队。

  “教导总团的性质,决定比起上战场,更适合教导预备役,强化主力部队。”

  沈鸣友又补充道。

  “筛选之后,不适合特殊兵种的预备役,就一层一层分到装甲部队、常规部队。”

  “以兵工厂的枪弹产量,短时间培养预备役的射击准度一点问题都没有。”

  “哪怕只有主力部队两三成战斗力,如此庞大数量的预备役,对日寇来说也是巨大威胁。”

  张学铭笑了。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老祖宗的话,说的还真没错。

  沈鸣友的办法,很合适。16

  之前张学铭还困扰过,要如何安置伤兵、年龄大的老兵。

  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今后和平还是战时的奉军,都能这么干。

  效率最大化。

  “沈鸣友的办法不错。”

  “陆军大学亲自出面,挑选一万五千人组建装甲部队。”

  “同时,再组建2个预备师。”

  “陆军大学的装甲部队司令,交给范刚毅。”

  “第1预备少将师长,梁项禹。”

  “第2预备少将师长,罗成双。”

  很快,张学铭就有了决定。

  就算沈鸣友等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范刚毅、梁项禹、罗成双的名字。

  可能被张学铭看重,能力绝对毋庸置疑。

  张学铭任人唯贤,从不任人唯亲。

  从刘仁、陈芳生他们就能看出来。

  全歼日军第29联队、第2师团,张学铭亲自培养的将领,都打出过令人惊叹的战果。

  “大帅,虽然很不好意思,可我必须请求您。”

  很突然,陆基航空师长高志航看向张学铭沉声道。

  “高师长有话就说,今天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张学铭开口。

  “大帅,您也知道,空军门槛极高,一般人根本连入门都做不到。”

  “听说你接了千余名大学生,即将加入我军?”

  “我..”

  高志航有些抱歉的看了看四周同僚。

  最后一句话,怎么都没办法朝着张学铭说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40/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