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98节
不一会,朱亮祖的面前就多了三个人。
“大哥,朱皇帝真的要对咱们动手?”
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瓮声问道。
此人名为李刘志!
而此人的身份明面上是朱亮祖的护院,并且还是朱亮祖以前的弟兄,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个李刘志,是白莲教的人。
“老三他们被摆了一道!现在老三他们被加了个袭杀亲王的名号,要是查到我们身上,依朱皇帝的性格,肯定会赶尽杀绝。”
朱亮祖沉沉道。
想到昨天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这一次必然是动了真火。
“娘的,咱们怕他干啥,大不了一死!当初他也是乱世里争富贵的臭丘八,要不是命好点,现在皇帝指不定是谁呢。”李刘志冷哼一声。
朱亮祖浑然未闻,只是沉吟道:“有没有长老们的消息?”
李刘志摇头:“没有,不过这几天山西跟关中那边有消息,一些早年间的教众开始活跃了起来。”
“他们打算先混到给朱家亲王修建王府的工人里面,以后方便混进去,鼓动其中的王爷造反。”
听到这话,朱亮祖眼中有些欣喜:“好办法!”
“此事是谁的主意?”
李刘志嘿嘿笑道:“还能有谁,自然是圣女阁下!”
“圣女阁下果然不愧是圣女,真乃教中的智多星。”
朱亮祖叹道。
“大哥,咱们要不逃出应天府?”李刘志道。
朱亮祖摇摇头:“不可能的,朱重八在京城之中眼线无数,没有人可以在京城瞒着他。”
“事到如今只能赌了!想办法拉几个勋贵上船,既然法不责众,那就让事情闹得再大点。”朱亮祖沉沉道。
……
锦衣卫。
昭狱。
自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之后,一应设施都给朱棡配齐了。
锦衣卫腰牌,锦衣卫的编制,还有锦衣卫专属的监狱,昭狱。
“还没交代?”
水牢外,朱棡冷漠的看着下面吊在半空中的一个汉子。
“端的是条好汉。”
锦衣卫百户何广义,微微叹道。
作为锦衣卫最年轻的百户,何广义虽然名声不大,可办事很是可靠。
“去请老朴,办事!”朱棡淡淡道。
何广义躬身:“是!”
很快,朴不成来了。
“老奴见过晋王!”朴不成上前跪地行礼。
他自己也得到消息,自己马上会去晋王府上做事,以后就是晋王殿下的私奴。
“起来吧,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审出来?”朱棡笑问道。
朴不成那张惨白,眼白泛青的脸上出现了一抹阴柔的微笑,他轻笑道:“只要是个男人,老奴倒是还没失过手!”
“嗯,那就拜托你了,办完事,我请你吃酒。”朱棡笑道。
朴不成乐道:“那老奴定然尽心尽力!”
朴不成走进水牢之后,很快里面就传出撕心裂肺的声音。
朱棡有些无奈,但凡有点办法,自己也不会用这么惨无人道的办法。
听这个声音,朱棡都觉得渗人。
男人能够发出如婴儿哭啼的声音,也不知道有多痛。
这个汉子就是朱棡赶去救朱棣的时候抓到的。
来袭杀的锦衣卫的贼人几乎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没死。
朱棡将人带回来之后,便让人审讯。
不过这汉子倒也确实是个颇有血性的汉子,几次审讯,都无功而返!
朱棡也不打算再耗,命人找来了朴不成这个男人克星。
“殿下,曹国公世子来了。”
这时候,有人通报道。
朱棡点了点头:“让他过来吧。”
朱棡坐在昭狱牢房外面的台阶上,看着李景隆走过来。
李景隆手里提着食盒,心惊胆战的走进来昭狱的大门。
刚进来,李景隆就感到一股刺骨寒意袭来。
随后,便是不断从监狱之中传出来的鞭打声,怒吼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让人近乎崩溃!李景隆平日里根本不怕这些事情,可如今,他怕了,实在是那声音过于狰狞和惨烈了。
第98章 不是叫你来号丧的
第九十八章:不是叫你来号丧的!
“来了。”
朱棡笑着道。
李景隆点了点头:“得到殿下的召见,微臣马不停蹄的就来了。”
李景隆年纪不大,比朱棡小几个月,辈分也小了一辈,所以在朱棡面前显得很是拘谨!
毕竟这一次可不是其他地方,而是锦衣卫的昭狱啊。
两人说话的时候,旁边的昭狱之中又传来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
一种好似婴儿啼哭,却又惨烈数倍的叫声,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昨晚的事情,你都听说了?”
朱棡淡问道。
李景隆浑身一抖:“听……听说了,我爹今日一早就回了凤阳。”
“你们家里的态度还是端正的。”朱棡淡笑道。
李景隆突然一下子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的道:“微臣和父亲对朝廷向来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棡打量了一眼李景隆。
这家伙……怎么说呢。
之前朱棡的想法也是想着干脆把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杀了算了。
可后来,朱元璋跟朱棡解释了一下。
若是真的要跟这些武将勋贵们算总账,杀的人就不是一点半点!而是什么?是抄家灭族。
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朱棡还不明白古代达官贵人的犯法为什么会牵扯出那么多人命。而在了解了抄家灭族这个制度之后,他明白了。
抄家灭族,首先是三代直系以内的亲眷全部处死,无论老幼。
其次,是要看犯的什么罪,如这些勋贵纵容家仆作乱的罪名,那么那些家仆的一家老小也逃不了。
杀的越干净,给老百姓的交代才越有利于朝廷!
那么除了要拧出来一个杀鸡儆猴的,其他的人该怎么办?该让谁去办?
这个人,必须是在武将集体里面有着不错威望的人。
朱棡第一时间想的是老丈人徐达。
可朱元璋没有答应。
因为徐达没办法代表天家出面。
而这时候,朱棡想到了李景隆。
他爹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从小就当成儿子养在身边!小时候还改过朱姓,长大了之后才改回了原来的姓氏。
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李景隆作为李文忠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的侄孙,所以这件事让他来出面,第一:影响力足够小,不会落了朱元璋的脸面。
第二,李文忠站出来说,也是为了保全李文忠一家子。
最关键的当然是李景隆这人,交际能力是点满的!
别说武将集体,这家伙连文官之中都能打进去!经常带着几个文人士子去秦淮河听曲,甚至连御史大夫都上过他的画舫。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