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374节

  朱棣上任的第三天,就遇到那些迁徙来的百姓们抱怨这里的生活条件太艰苦。太原,大同多好啊,保定这穷地方,比不了啊。

  首当其冲,就是吃的太差。

  下面的人有怨言,朱棣也是无语至极,因为就连他,天天吃这洪薯窝头跟粉糊糊也是喝的够难受的。

  洪薯虽然好吃,但吃多了也不好。

  正当朱棣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脑子里一下子想到了三哥。

  并且想到的场景还是朱棡坐在自己王府之中悠哉悠哉钓鱼的画面,三哥坐在躺椅上,手里拿着鱼竿,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

  仿佛在问自己:跟你三哥这么久,连这点本事都还没学到。

  朱棣想要解释,却发现自己没得解释。

  他有些泄气。

  因为他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处理这些繁杂的事情!每天就是各种公文,要么是下面州县官员跟自己抱怨钱太少,不好办事。

  要么就是百姓们哪里又有了怨言,一会又是家长里短,一会又是哪里的百姓要状告某某……。烦啊,不胜其烦!

  他一直以为三哥做成功的那些事都很简单,因为他从来都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他也一直认为,自己也能做到这些事。

  自己也能潇洒且轻松的管理好一府之地。

  可到了现在,他有些丧气了。

  难,太难了!

  要是现在还在集宁多好?带着自己手下的几百将士,巡视边关,纵马狂奔!

  “你要放弃?”

  三哥的声音懵懵懂懂的在朱棣的脑中响起。

  朱棣浑身一颤!

  不!

  “不!”

  “我不放弃!”

  “我要让爹知道,我也能管理好地方!”

第400章 朱棣的小心思 (附几句小心思)

  第四百章:朱棣的小心思 (附几句小心思)

  朱棣惊醒,这才发现自己原来躺在床榻上睡着。

  起来咕嘟嘟的灌了一大口水,朱棣点燃蜡烛。

  门外,朱棣身边的几个随行太监之一的小强听到屋里的声音,站在门外问道:“王爷,需要奴婢伺候着吗?”

  朱棣‘嗯’了一声,小强这才打开门走了进来。

  “王爷,您吩咐。”

  “给本王去寻一个保定府的本地人,最好是渔民!”朱棣道。

  小强领了王令出去办事,朱棣则是穿着一身宽大的羊毛袄子坐在凳子上,想起刚刚看到的三哥,以及三哥手里的鱼竿,朱棣兴奋道:“三哥,这回帮大忙了。”

  朱棣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位于保定府边缘的西塘。

  也就是白洋淀。

  朱棣曾经跟朱棡一起讨论过保定发展前驱的几个项目,其中就有关于白洋淀开发的项目。

  尤其是其中的芦苇以及里面数量庞大的鱼群。

  没吃的?

  那就吃鱼!

  而询问了渔民,也让朱棣彻底放心下来,白洋淀里面的鱼群非常丰富,并且数量庞大!不过碍于捕鱼手段的不全,一直无法形成产业。

  朱棣找到之前朱棡给他的册子,从中找出了腌鱼以及鱼类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还有个原料,盐!

  盐的价格得打下来。

  说起来这是朱棣第一次平心静气的静下来看一本书,以往他可没有这么仔细且谨慎的对待过这些让人头疼的文字。

  册子是朱棡亲手写的,上面都是一些兑换来的现代工艺制品的制作以及转换。

  其中一条,就是采岩盐的方法以及提纯岩盐的方法。

  而在此之前,朱棡曾经跟朱棣说过一个整治孔家的办法。孔家所在的山东有大量的盐山。在这个时代,岩盐也被称之为毒盐,无法食用。

  原因就是因为岩盐之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沉淀,相比于井盐,岩盐的重金属含量相当高,吃岩盐一段时间就会让食用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所以长此以往,岩盐都被人视为毒盐。

  但是朱棡所写的册子里面有办法。

  以提纯的手法分离岩盐之中的重金属。

  由于岩盐并不是单一的氯化钠,其中还有许多砂子跟土,古人无法彻底解决这种杂质,所以岩盐一直是作为毒盐。而以朱棡记载的方式来提纯,就可以得到精炼的细盐。

  朱棣想到这,第一时间就打算前往山东跟孔家谈生意。

  孔家到底乐意不乐意朱棣不知道,但是这事,必须让孔家把肠子都给悔出来!

  ……

  月朗山,好汉寨。

  这已经是朱棡在这里安顿下来的第三十多天。

  具体几天也记不住了。

  反正朱棡几人已经彻底在这混熟了。

  校场上,朱棡看着领头的黄连带着弟兄们做操,一个月下来,那些像是原始人祭祀的场面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铿锵有力的呐喊。

  天上飘着雪花,地上脚面深的雪被踩的一塌糊涂,还可以听到脚底板踩在雪上的声音,有些刺耳。

  “喝!”

  众人齐刷刷的发出呐喊,整齐划一的以一个‘刺’的动作出手,就算他们手里拿的全是木棍,却依旧气势非凡。

  到了晌午,众人开始吃饭。

  毕云涛擦着脸上的汗,感慨道:“这每天出出汗就是特娘的痛快!之前我还有些腰疼,这段时间全好了。”

  日常操练持续了一个多月,山寨的兄弟们起效已经非常明显,无论是精神头还是身体素质,都有显著提升。

  当然,最大的提升,还是兄弟们的纪律性。

  “咱们还得多谢三当家!”黄连道。

  “若不是三当家给咱们当头一棒,咱们也不会有如今的幡然醒悟啊!咱们当初来当山贼,可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想起咱们以前,哪有现在这样精神?”

  其余的兄弟们也纷纷附和。

  “你们不怪我这么折腾你们?”朱棡浅笑问道。

  其余人脸色微微讪笑。

  刚开始几天,他们基本都是怨气横生的,毕竟那几天他们实在是累得够呛,第二天起来连带着腿都是软的,加上晚上又学识字,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每次迷迷瞪瞪的要睡觉,就被大哥被毕云涛一脚踹醒。

  但随着时间过去,加上那新颖的拼音识字法,他们发现,识字好像也不难啊!

  现在几个脑子灵光的已经能够拼出一大段完整的话了。

  二哥孙福龙摇头说道:“三弟多虑了,如今兄弟们对你只有感激,没有半点怨言!”

  “其实,我在入山之前是元朝的官吏,认得一些字。只有我知道,三弟你这拼音识字法是多么的神奇!完全是集天地造化的神器!”

  “仅仅几个月,就可以让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拼写出文章,这是何其的难得?昔日我习千字文,用了整整半年,到最后只认得一些常用的字眼。”

  “你毫不吝啬的将这些东西传授给我们,是我们兄弟们有福气!”

  “这杯酒,我敬你!”

  “我年长你几岁,来的早了些,要不然,这个山寨的二把手,该是你才是!”

  孙福龙一饮而尽,虽是浑浊的酒液,却也喝的豪迈。

  朱棡回敬,道:“言重了!沦落此地,兄弟们肯不问来源的接受我们,是我的福气!”

  这下子,其余的弟兄们也纷纷敬酒,不过酒水不多,每人只能分三碗浑浊的酒液,喝完就只能干看着了,所以这每一碗酒,他们都喝的格外珍惜。

  毕云涛也站起来说了几句话,虽然简单并且粗鲁,但也是肺腑之言。

  倒是吃饭的时候毕云涛的老娘来了一趟,将朱棡请到了里面的屋子去感谢感谢朱棡。

  进了里面的内堂,毕氏老妇这才道:“您是山外的来的贵人,我不该怀疑您。但涛子那傻孩子毕竟是老婆子的儿,老婆子还是想要问您几句话。”

  朱棡沉吟了一下。

  反而先问道:“您应该不只是一位农家老妇吧?”

  这话让老妇有些诧异。

  朱棡随即解释道:“跟您一起住的那个高个子姑娘是习武之人,看得出来您在洞里常年练武的痕迹,能够将石窝以四肢练成那般模样,您应该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这是邓芳发现的。

首节 上一节 374/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