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这太子,不做也罢!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954节

  怎么的,弄回来供起来不成?

  “这就是区别啊。”李二摇头道,“大明走的每一步,看似都天马行空一般,可实际上,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稳。

  从布局长明商号开始,大明系的商铺已经遍布整个天下,到了如今,纵使是我大唐各州各府,哪里没有长明系的影子?

  不知不觉间,当初坐落在西市名不见经传的长明商号,俨然成了天下第一等的商号。

  在这个环境之下,再推行金券,的确是事半功倍。”

  有些道理就是如此,一通百通。

  群臣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的确是这么个理。

  “户部。”良久,李二才说道,“其他的先不管,赶紧和王德全完成交接,然后直接将这批衣运送到前线去。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批衣,此番征伐高句丽,总归是又多了一成把握。”

  高句丽那鬼地方,冷起来的时候,能把人冻死。

  温彦博闻言,也是立马点头,不过随即他又说道:“陛下,要不将运送衣之事交给长明物流如何?

  说来也怪,同样的路程,同样的货物,但长明物流的效率就是要比别人高,就算是比起我大唐朝廷而言,也是如此。”

  这话他其实不该说的,可这是事实。

  加之将此事交给长明物流,他户部反而能省下一大笔。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如此一来的话,这批衣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前线。

  抛开其他的不说,都省了交接一事。

  李二闻言,也是无语,问道:“为何会如此?”

  温彦博摇头,他不是不知道,在场的人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敢说。

  很明显一个道理,一个是为自己干活,一个是为公家干活,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吃公家饭当然要吃饱又吃好,吃自家的,呵呵……

  “罢了罢了,就这样吧。”李二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此事也就算了了。

  等众人都退下后,李二让人拿出了堪舆图,看着足以比肩大唐的大明,李二五味杂陈。

  抛开其他的不说,单从所统治的土地而言,李承乾已经和他无二了。

  可这才多少年啊?

  他也只能感慨一句,李承乾的运气是真不错。

  这些年,他可没少复盘李承乾的发家史。

  可每次复盘,他都发现李承乾真就是时代的宠儿。

  要不是慕容顺和慕容伏允父子有冲突,要不是西突厥的阿史那泥孰和阿史那咥力有矛盾,要不是苏毗和吐蕃水火不容,要不是契苾何力早就有心东归……

  没有这么多要不是,李承乾哪儿有那么容易成事?

  可偏偏,李承乾就刚好抓住了这所有的要不是……

  片刻之后,李二摆了摆手,道:“拿下去吧,看着心烦。”

  都说望子成龙!

  屁!

  这话放在李二身上就是鬼扯。

  他的确是希望李承乾成才,但他绝不希望李承乾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超越他现有的成就。

  就算你想强爷胜祖,等我死了行不?

  李二无奈地摇了摇头。

  “难道朕真的老了?”

  ……

  宫外,温彦博一出宫便找上了王德全,简单的将事情讲述了一番后,王德全当即笑道:“既然温尚书信得过我长明物流,那今晚这批衣便会由我长明物流将其运往前线。”

  对此,他其实也不算太过意外,都是小事儿。

  长明物流干的就是这个。

  温彦博感谢了一番后,随即从胸口拿出一块令牌,笑道:“这是我户部的令牌,一路上定可畅通无阻。”

  接过了温彦博的令牌,王德全笑道:“温尚书有心了。”

  其实有没有这令牌,他也无所谓。

  毕竟,只要插上长明物流的旗子,至今还没几个人敢为难他们的。

  没办法,这长明物流背后不单单有着远在日月山的大唐太子和公主,还有久居深宫的长孙皇后,普天之下,还真没几个不开眼的敢在这事儿上面整什么幺蛾子。

  随即,两人各自离去。

  王德全忙着去安排物流的事宜。

  而温彦博则是去了房玄龄的公廨之中。

  这会儿,房玄龄这里,可是坐着不少人,大家都在商议着大明的金券。

  众人是议论纷纷,可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温彦博进来,有人笑道:“温尚书那边的事儿都处理好了?”

  点了点头,温彦博说道:“这还有什么好商议的,老夫算是发现了,真正让大明在商业一途走到我们前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家在做实事!

  而我们呢?在纸上谈兵!”

  他是真的有些愤慨。

  作为大唐的户部尚书,他不得不将转送物资的事儿交给长明物流,这让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的邪火。

  虽然是他自己提议的,但如果自己人能争点儿气,他何至于此?

  总不能真为了让自己舒服一些,就苦了前线的将士吧?

  毕竟,早一天将衣送至,大唐的那些将士也能早一天摆脱那极寒之苦……

  所以啊,这会儿,温彦博其实是在和自己怄气。

  众人闻言,也是一愣,这老东西今天火气够大的啊。

  房玄龄见状,却是笑道:“温尚书今日着实大气,为了我大唐将士……”

  “算了,算了。”温彦博连忙摆了摆手,道,“那些东西,不提也罢。”

  他知道房玄龄看出来了,不单单房玄龄,就连李二等人也都看出来了。

  于他而言,这也是个好事儿吧。

  虽然受了这个气,但他一心为国的形象却也是有了。

  房玄龄闻言,也就不再多言,笑道:“刚刚温尚书说得在理,这么多年来,我大唐的工商业之所以只能追逐大明的脚步,说到底,还是我们想得太多,却做得不够。

  然而,不管是商业还是工业,单单靠想,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的,有些事情,必须去做。

  老夫无数次的复盘过大明的工商业体系,也渐渐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还请房仆射解惑。”当下,众人便问道。

  房玄龄微微压了压手,道:“在大明的工商业体系中,他们做的每一件事儿,要么利民,要么利商,要么有利于其他人。

  总之,每一件事儿,都有一群既得利益者。

  说白了,都是在为人解决问题。

  这才是他们大明的工商业,这么多年来,会越做越好的原因。

  诸如金券……”

  说着,房玄龄就一桩桩一件件的给众人举例。

  众人也是听得极为认真。

  等房玄龄说完,还别说,大家都愣住了。

  还真是如此。

  哪怕大明改良了纸张,却也让天下寒门学子受益了。

  改良了蜡烛,却也让千家万户的夜间更加亮堂了。

  弄出了烟,他们陛下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金券就更不用说了,那些背靠大明系做生意的商贾,每年能因此省下无数的钱粮和人力物力。

  还有那物流……

  见众人也都听进去了,房玄龄这才说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管是工业还是商业,我们的出发点都错了。

  要么利国,要么利民,要么利其他人。

  说到底,就是得有人因此得利,否则,谁来买账?”

  当天,房玄龄等人商议了数个时辰。

首节 上一节 954/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喜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