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这太子,不做也罢!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20节

  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拼出来的。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果然啊,正如李承乾当日在朝堂上所言,他要的一切,他会自己去拼,去挣!

  他说的话,做到了!

  他说的牛批,实现了!

  至于说勾结慕容顺对付李承乾,呵呵,别说他现在不打算争了,就算还争,这般下作的事儿他也不会做!

  自家兄弟,猪脑子打成狗脑子都行,但勾结外人对付自家兄弟的事儿,他干不出来。

  真要这么干了,就算他坐上了那个位子,也坐不安稳。

  “倒是老夫失言了。”杨德点了点头。

  李恪比他想象中的要沉稳,这就好,做个逍遥王爷也不错。

  与此同时,李泰的府邸。

  他跟李恪的反应一般无二。

  没辙,李承乾的表现太让他们绝望了。

  或者说,今日的李承乾,让他们一群皇子都绝望了。

  “我还是研究我的学问吧。”无奈地摇了摇头,李泰放弃了。

  不用挣扎了,至少在李承乾还活着的时候,都不用挣扎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现在放弃还好,真要斗了个你死我活之后再说放弃,未来难料啊……

  有人震惊,有人茫然,自然也有人欢喜。

  常朝过后,李二赏赐了很多人。

  尤其是昔日东宫教授过李承乾的那些人,一个没落下,哪怕是昔日在秦王府教授过李承乾的启蒙老师,李二都没落下。

  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李二在夸耀他们教授李承乾之功。

  就连已故的太子太师李纲之孙李安仁,都因此平步青云!

  而东宫更是赏赐不断。

  活脱脱上演了一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好戏。

  后宫里,久未露出笑颜的长孙皇后,也终于如同雨过天晴一般,整个人瞬间神采奕奕了起来。

  没有什么比她儿子给她争脸更让她提气的了!

  为此,她又重赏了任城王府。

  当然,兴奋之余,便是数不尽的烦心事。

  当李二跟她提及了李承乾的婚事后,两人都是一脸的无奈。

  儿大不由娘,这话是一点儿没错。

  以前只要他们两定下来了,李承乾基本上就没有反驳的权利。

  可如今,两人真拿不准。

  这个孩子是长大了,也出息了,但同时也陌生了。

  皇帝也好,皇后也罢,控制欲其实都很强。

  一想到那个不让自己省心的家伙,两人都是相顾无言。

  “让魏征去问问吧。”长孙皇后颇为无奈地说道。

  李二也是叹了口气,道:“高明就没有书信带回来?”

  “他去了吐谷浑,我们的商队在洮州,加上之前大军围城,他哪儿有书信出得来。”长孙皇后为李承乾开脱了一句。

  李二点了点头,也的确是这么个情况。

  不过一想到那个小王八羔子半年没有书信回来,他就来气。

  真的是在外面玩野了!

  “要不让魏征此番把长乐接回来?”李二说道,“高明如今应该也忙,有了铁勒部的力量,对他来说是一助力,但同时也是个麻烦。

  慕容顺是不会允许高明在他的地盘上占地称王的,所以,接下来高明的日子可能不好过。”

  “那要不召他回京?”一听到自己儿子会在外面受苦,长孙皇后不乐意了,“这都快一年了,该让他回来了。”

  李二无奈地说道:“没谁不让他回来,问题是,他愿意回来么?他如今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你让他回来?别说魏征了,就算朕亲自去估计都没用。”

  李二太懂李承乾这个阶段的心思了。

  不过数月的工夫,兵强马壮,还自立王庭,换他他也不会回来!

  “不过他的安危你大可放心,知节和牛进达都已经陈兵边境,慕容伏允但有异动,他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支援,这一点儿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李二说道,“若非那臭小子自建王廷,一心想独吞吐谷浑,朕早就派兵去了。

  这臭小子,不知好歹。”

  话虽这么说,但李二还是高兴。

  这孩子,着实给他长脸啊!

  而且,他也想看看李承乾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叹了口气,长孙也没多言。

  又过了几天,魏征接到了旨意,出使大明王廷!

第208章 卷二 是什么让魏征哑口无言?

  当已经年过半百的魏征,在风烛残年之际出使大明王廷时。

  日月山却是忙着战后的诸多事宜。

  伊原峰指挥着俘虏们清理瓮城。

  伊原锡则忙着山谷里的诸多琐事。

  普西偌便负责在战场上收集那些战死勇士的遗骸并将其埋于勇山。

  这一次李承乾并没组织大家都去参加葬礼,只是吩咐少年军和学堂里的那些孩子都必须到场,其余人则是自发组织的。

  此时,李承乾正在帐房里和李勤俭商量着工坊何去何从。

  “不行,工坊还是得分开,军械是军械,民用是民用,像现在这样混在一起,不伦不类的反而影响效率。”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敲着桌子,“有些时候在精而不在于多。”

  李勤俭说道:“可如果工坊一分为二,那工坊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别说支撑一场大战,就是想让大家恢复到大战之前的装备水平都不够。

  我了解了一下,大战之前,怨军的兄弟人手是三十支箭矢,七十支弩箭。

  而随着流民军和万俟璞他们的加入,不算契苾何力的人,我们自身就有两千一百余将士。

  按照大战之前的装备水平,至少需要六万五千支箭矢,十五万支弩箭,就这还没算其他的刀枪剑戟。”

  说完,李勤俭叹了口气,又道,“不说后续储备了,就是恢复到大战之前的水平,如今也做不到。要是再来一场类似的大战,我们的将士纵使例无虚发,也无箭可射。”

  说到底这就是发展太快的弊端。

  李承乾摆了摆手,说道:“问题我知道,但出现问题就是让我们想办法解决的,而不是将错就错。

  民用和军用必须分开,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要必须做。

  你只看到工坊分开之后,可能影响军械的产量,但你想过没有,如今的日月山像什么?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在同一口大锅里吃饭。

  虽然现在看似衣食无忧,大家也其乐融融,但时间长久了必然会出问题。

  我们不可能永远固守日月山,也不可能永远就这些人。

  远的不说,就说铁勒部,当他们部落里数万人抵达之后,难道我们还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么?

  不可能的,当初大家之所以吃大锅饭,那是没更好的办法,大家必须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可度过了这道难关,总会有人有些别的心思,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们创造的价值要被别人剥削?他们会想怎么才能多挣几个,将来留给自己的孩子。

  他们甚至还会琢磨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为有能力的人,总会脱颖而出,这是必然的。

  老话常说,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谓的大同世界终究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奢望。

  要想使得我们大明王廷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当然,你也不要听我这么说就觉得大家怎样怎样,这是人性,搁哪儿都一样,没什么好指摘的。”

  有些话李承乾其实还是没说,比如时间长了,人多了,总有些人会发现,就算不干活也不会饿肚子,会滋生一些人好吃懒做的性格。

  李勤俭听了半晌,其实啥也没听明白,听得云里雾里的:“那我们具体要怎么做?”

  “如今我们其实处于最好的阶段。”李承乾说道,“伱去把伊原峰、普西偌还有伊原锡都喊来,顺便把王玄策和契苾何力也喊来,就趁着今天,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不多时,众人齐聚李承乾的帐房。

  见众人到齐,李承乾便说道:“今天把大家都喊来,是有几个事情要通知一下。

首节 上一节 220/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喜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