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第13节

此时胡惟庸正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突然发觉马车停了下来,当即询问外面的管家。

“相爷,对面来了一行车队,看规格应该是位藩王。”

“什么?藩王?”

“现在有哪位藩王在京都?我怎不知道?”

心中虽有疑惑,但胡惟庸这么多年在中书省也不是白待的,心中想着,脚下却是不慢,急忙下车就要上前行礼。

此时朱高煦早就从毛骧口中得知前方一行正是相国胡惟庸的马车。

见此朱高煦绕要兴致的向毛骧问道:“本郡王在此和左丞相相遇,按律谁应当礼让?”

“南阳郡王身为皇室,无需向任何人礼让。”

“既如此便让那胡惟庸退下,别挡本郡王的道!”

毛骧听后正要领命,就听不远处胡惟庸高喊道:“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拜见王爷,不知是哪位藩王在此?”

朱高煦其实是不想和胡惟庸有所交集的,别人不知道,他可清楚的很,这胡惟庸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不过对方挡在前面见礼,不出面属实不合适。

不过见归见,到底是什么态度可就说不准了。

这么想着,朱高煦拉开车帘,露出了幼小的身躯。

“本王在此,胡惟庸上前见礼吧。”

朱高煦双手后背,虽然小小年纪却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

胡惟庸见朱高煦不过一几岁儿童,竟敢这么与他说话,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意。

朱高煦他当然认识,只要在朝中稍微有点权利的都知道这位今天获得了朱元璋的宠爱。

但就算如此,胡惟庸也没把朱高煦放在眼里。

在胡惟庸心里,莫说是毛都没长齐的朱高煦,便是他老子燕王朱棣见到自己都要客客气气。

“竖子不知天高地厚。”

心中暗暗冷笑一声,不过胡惟庸面上却是不显,径直走到朱高煦车辇前。

“原来是皇孙在此,胡惟庸有理了。”

胡惟庸不称呼朱高煦为南阳郡王,却仅仅称呼他为皇孙,这明显是故意的。

朱高煦就不信身为中书省左丞相不知道今日朱元璋已经封他为南阳郡王。

不过这种事情不用朱高煦说,身边的毛骧自然开口了。

“大胆!见南阳郡王竟不用尊称?”

说完,毛骧已经将手放在了腰间的绣春刀上,一股肃杀之气怦然而出。

第十五章 当街怒怼胡惟庸

胡惟庸见此这才想起来身边围着的三百锦衣卫。

不过好歹身为大明左相国,虽然心里有些慌,但面上倒是一点不慌,反而淡淡的开口问道:“敢问皇孙可有礼部文书?可有藩王金宝金册?可有册封大典?”

无论是藩王还是郡王,册封都是有仪式的,一般是皇帝选定某人,再传谕给礼部官员,比如说“某某品德优良,特封为XX王。著尔部详查吉期以奏闻。”。这一为公诸于众,二为择日正式册封。

随后定册封那日,受封人到册封的地点接受册封,一般会派一正一副两个使臣给了这个王象征物(比如册、宝)以后,受封者要谢恩。

所以说朱高煦现在屁都没有,他不过今天才被朱元璋册封,这根本就不合礼法。

不过皇帝开口,而且这事儿算是皇上家事,不过是给一位皇孙提前册封罢了,基本上也没人会拿这事说事儿,相反都愿意给皇上个面子。

也就是说,朱高煦这南阳郡王已经是板上钉钉,从朱元璋下旨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是郡王了。

胡惟庸此举就是在故意找茬。

若是平常的四岁娃娃,可能还真被对方拿住了,闹不好还得颜面尽失,丢了皇家的脸。

但朱高煦可不一样,他怎么可能让对方轻易拿捏?

“久闻胡相在这朝野当中权势滔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便是连皇室中人也要管上一管了?”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给对方挖个坑。

可胡惟庸在朝堂之上混迹多年,这种手段肯定是不够用。

“皇孙说笑了,皇家无小事,身为皇家中人,更应做出表率,遵纪礼法,皇孙年纪尚幼,在下身为中书省左丞相理应出言相告,免得闹出笑话,丢了皇家颜面。”

见胡惟庸这只“老狐狸”轻易就避开了自己挖的坑,朱高煦没有丝毫意外。

反而是继续笑着说道:“胡相说的好,没想到胡相竟然还知道皇家颜面!”

“本郡王乃是皇爷爷金口玉言所封,难道皇爷爷的话比不上那礼部文书?比不上那藩王金宝金册?比不上那册封大典?”

“你一口一个皇家颜面,却在此欺负我年幼,你这般在京都大街之上,给诸多百姓上演权臣欺主可曾想过皇家颜面?”

“你那车驾与本郡王在此相遇,却丝毫不让,便是现在还挡在路前,难不成想要本郡王让你不成?这就是你口中的皇家颜面?”

“你身为我大明相国,一无视皇上旨意,二仗势欺压幼主,三无视上下尊卑,难道这就是你口中的遵纪礼法?”

“你这老匹夫有何德何能坐在那相国的位置之上?有何德何能身为百官之首?有何德何能为天下士子楷模?”

朱高煦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子,站在车辇之上,虽然年幼,但却指着胡惟庸的鼻子开口叫骂。

胡惟庸被朱高煦骂的满面通红,伸手指向朱高煦,可手抬到一半,又想到了什么赶忙放下。

胸脯强烈起伏多下,最终胡惟庸终于是把胸中的气给平了下来,只不过脸色却越发的黑了。

站在车辇之上的朱高煦见此冷笑一声,不给胡惟庸回话的机会,当即冷哼一声道:“还不滚回去给本郡王让路!”

此话说完,毛骧上前一步挡在胡惟庸面前,显然是不再给胡惟庸说话的机会。

胡惟庸显然没有料到仅仅四岁的朱高煦言语会如此犀利,关键是对方一通好骂后还不让自己解释,这帽子要是扣实了他哪还会有好日子过?

想要上前说些什么,可看了看身前的毛骧后,胡惟庸终归是没再开口,心中对朱高煦记恨的同时不免有些忌惮。

最后,胡惟庸还是没做出什么动作,抱拳施礼后,向后方走去。

胡惟庸为人心胸狭隘,今天这仇对方肯定是记下了。

不过朱高煦却丝毫不慌,他既然敢得罪胡惟庸,就不怕他的报复。

更何况算算日子,对方离死也不远了。

“老朱啥时候动手啊?”

看着胡惟庸离去的背影,朱高煦不禁在心中暗忖。

被朱高煦念叨的朱元璋,刚刚和太子朱标分别,独自一人坐在御花园中。

刚刚晋升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蒋瓛悄无声息的来到朱元璋的身后。

“陛下,刚刚南阳郡王在城中和胡相起了些冲突。”

蒋瓛知道自己的主子对朱高煦这个皇孙很有兴趣,于是主动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在其面前提了一嘴。

不出他所料,朱元璋听后眉毛一挑开口说道:“这才多久不见,那小猴崽子就和胡惟庸杠上了?”

第十六章 当世大儒?原形毕露!

朱元璋双目闪过一丝杀意,略有所指的说道:“小猴崽子说的不错,胡惟庸现在越发放肆了。”

站在一旁的蒋瓛面无表情,好似没有听到朱元璋的话一样。

他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刀,一把刀并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也确实没有没有询问蒋瓛的意见,而是继续说道:“还有没有那猴崽子的消息?”

“据毛骧派人传回来的消息,南阳郡王在魏国公府轻松挥舞了一把比自己还要高上三四倍的大关刀,据说那把大关刀重有五六十斤。”

蒋瓛清楚自己主子最关注什么,所以他先对其汇报了朱高煦与胡惟庸的冲突,随后才道出了朱高煦展现的大将天赋。

果然,朱元璋这次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朱高煦还小,便是他天生神力,现在的大明王朝也用不到他去做什么。

再说朱高煦出身皇家,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更感兴趣的是朱高煦的治国方略。

当然,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神力,朱元璋还是很惊讶的。

“小猴崽子越来越有意思了,你继续盯着,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向咱汇报。”

说完挥手让蒋瓛退下,随后向着马皇后宫中走去。

他可还记得模拟中马皇后好像身子也不怎么好,作为结发夫妻朱元璋趁着有时间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

第二日清晨,燕王府。

朱高煦被早早的叫了起来。

昨天痛骂了胡惟庸后,朱高煦便没有兴趣再对自己大哥装逼了,于是在吃过晚饭后便早早休息了。

睁着惺忪的睡眼,朱高煦懒散的走出了房间。

徐妙云老早就等在朱高煦房前,一见他出来连忙出声嘱咐道:“高煦打起精神来,今天是你入东宫的第一天,切不可如之前那般肆意妄为。”

首节 上一节 13/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嘉靖,成功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