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741节

  秦驷带着2名侍卫等候在宫门口。

  一见和珅,就很没有风度的抓住他袖子,嗓音尖细而焦急:

  “快,和大人快随奴才进宫。”

  俩人急匆匆走在前面,步伐飞快,乍一看好似在竞走。上半身正常,底下俩靴子飞速挪动。

  和珅赞道:

  “秦公公好脚力,本官都有些跟不上。”

  “和大人,出大事了。”

  和珅往后瞥了一眼,侍卫已经不见踪影了。

  问道:

  “什么事?”

  秦驷一边竞走,一边低声说道:

  “奴才冒着天大的干系透露一二,皇上接到密报,钱大人的死或有蹊跷。”

  ……

  和珅心悸,好不容易支撑到了隆宗门外。

  扶着墙缓了一会,整肃衣冠,定定心神走了进去。

  “奴才和珅拜见皇上。”

  “起来。”

  乾隆的脸色很平静,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西暖阁内,竟然没有一个宫人,都被他打发出去了。

  指了指桌子:

  “朕信任你,给你看件东西。”

  和珅拿起来一看,是张染血的纸条,上面写着:江苏漕粮仓粮或有大问题。

  “皇上,这,这是?”

  “钱峰手书,是他的字。”

  和珅魂飞魄散,哆嗦着问道:

  “谁送来的?”

  “海兰察!派2名索伦骑士秘密入京,持他的令牌直接送到了朕这。”

  “我的天。”

  和珅脸色发白,脑袋剧烈思索。

  ……

  “难道~”

  “嗯。”

  君臣奏对,好似哑谜。

  养心殿内气氛压抑的令人窒息。

  乾隆背对着和珅,望着墙上的《世宗宪皇帝圣训》,也就是他爹雍正留下的训诫。

第282章 乾隆的另类持久战,细思极恐!

  最近,

  宫中近侍都发觉了一个古怪现象,皇上居然愿意再次搬进养心殿了。

  要知道,乾隆向来很看不惯他爹的所作所为。

  养心殿里有着浓郁的雍正烙印,一直是被他所嫌弃的地儿。

  和珅陡然冒出一个念头:皇上老了~

  成年后,儿子和父亲向来是冤家,争夺话语权。皇上登基后几乎把老爹的新政废了个干净,矛盾可想而知。

  现如今却温情脉脉的看起了老爹的圣训!

  老了~

  人在亲情方面的心就会柔软了。

  ……

  “和珅,朕只召你一人前来商议。可知用意?”

  “保密!”

  “嗯。”乾隆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挑明这個话题,一是为了施恩,二是暗示。

  假如此事泄露,有其余人知道了钱峰临死留下的纸条信息,你和珅就罪责难逃!

  和珅何等七窍玲珑?自然是了然于心。

  “朕想派一员钦差去江北明察暗访。但不宜搞的人心惶惶。你可明白?”

  “奴才明白。”

  “你觉得钦差人选,任用谁最合适?”

  和珅扑通跪地:

  “如蒙皇上不弃,奴才愿往。”

  乾隆欣慰的抬起手:

  “起来,朕和你是儿女亲家。不必如此拘谨,坐!”

  ……

  乾隆的余光见和珅小心的搬来一个锦缎圆凳,坐在上面,双手按膝。

  收回目光,继续看扬州地方官府的急报。

  说道:

  “到底任用谁为钦差?朕还要思虑一二。”

  “如果钱峰真的是因为戳破了官仓存粮的惊天黑幕,而被人灭口。那朕就不得不怀疑一件事,当地的汉人官绅是否和伪吴王有暗中勾结?”

  和珅当然想到了这一层,略一思索就答道:

  “奴才觉得在钦差出京之前,可先派精干捕快潜入淮扬弄清楚一件事,刺客到底是伪吴王派的?还是粮仓硕鼠借机栽赃?”

  乾隆满意的点点头:

  “你说的很好。如果是伪吴王所为,朕反而能松一口气。”

  说到这里,乾隆就伸手拉了窗边垂下的一根细丝线。

  没一会,一名侍卫低着头进来。

  “钱峰在扬州遇刺身亡,去查清楚刺客身份,便衣出京,不得公开身份,更加不能求助当地官府绿营。”

  “嗻。”

  和珅不用看也知道,是粘杆处的那帮鸟货。

  ……

  突然间,他想到了胡佐佑那家伙。

  当年御前争宠,被自己踢地方去了,好像就是去了扬州当知府。

  一时间,他产生了些许的心思。

  “奴才觉得此事有一关键人物就是扬州知府。无论他是清白的还是湿了水,多少会知道一点黑幕,就看他忠不忠了。”

  “朕亦有同感。你可以户部秋赋的名义,行文试探一二。”

  “嗻。”

  和珅心中窃喜,抓到整人的由头了。

  突然,乾隆起身:“去三希堂。”

  和珅赶紧上前扶住。

  “朕准备让刑部侍郎郑谨生去扬州,以钦差的公开身份调查钱峰的死因,敲山震虎。”

  “皇上圣明。”

  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老皇帝神志之冷静,布局之周密,属实罕见。

  ……

首节 上一节 741/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