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532节

  “义父,那我呢?”

  “你准备做前锋吧,散会后从火枪各营挑选300人,备齐马匹待命。”

  “属下遵命。”

  李郁又说道:

  “另外,我还会组建一些小规模部门,例如参谋处,财税处,挑选精干人员,帮着理清事务。”

  “内政部不会取消,杨云娇任副职,正职我亲领。”

  “目前的架构就大致如此,先搭建起来。大业初创,诸位可自行任命底下属官,名单报我审阅。”

  胡雪余突然出列,问道:

  “主公,有一事不可不明。那就是咱们打什么旗号?”

  众人都看向李郁,这确实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李郁早有准备,令亲卫拿来了两面旗帜。

  一面是军旗,红底,中间是白色圆圈,圆圈内又是两杆刺刀火枪交叉的黑色图案。

  看着很带劲!

  另外一面是旗号,绣着一行大字:“江南保境安民团练,李”。

  “诸位,如何?”

  “主公心思如发,属下等佩服。”

  “妙,妙。”

  尤其是胡雪余,笑呵呵的看着旗帜。

  李郁笑道:

  “主动降格,是为了减轻清廷对我们的重视程度。东边自称江南团练,西边称王,诸位猜猜,乾隆会怎么想?”

  胡雪余答道:

  “没得选,朝廷要脸面,谁跳的最高,就会挨最毒的打。先西,后东,大兵压境。”

第199章 皇上秘密来了江南?

  李郁很忙,控制苏州府城后,就立即实施下一步计划。

  江南那么多的城池,若是一个个攻打过去,太费时间。

  即使城中兵力空虚,也是要流血的!

  李家军的鲜血,很宝贵。

  所以,趁着自己反了的消息还未传开,立刻展开欺诈计划。

  “福成,此事就拜托你了。”

  “属下遵命。”

  这是福成加入造反行列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纳投名状!

  必须做的干净利落,才会得到李郁真正的信任。

  正治人物,做事绝不会被感情左右。

  甭说只是结拜兄弟,就算是夫妻、父子,亦是如此。

  ……

  一行人,旗帜鲜亮。

  骑兵皆穿八旗制式甲,苏州满城缴获来的。

  福成引路,兀思买紧随其后。

  先抵达吴江县城,直趋县衙,门子没敢阻拦。

  匆匆出来的知县,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如此大的阵仗。

  福成严肃道:

  “这位是京城来的御前侍卫,有密令。”

  兀思买掏出粘杆处腰牌,示意了一下,喝道:

  “跪下。”

  知县也不知咋地,膝盖突然就软了。

  “带上主要属官,2个时辰内立即去太湖简村报道。”

  “是,是。请上差用些酒饭,本县还有土特产~”

  兀思买豪迈大笑:

  “好奴才,我记得你了。不过兹事体大,过两日自来取土特产。”

  “哎,哎,下官叫张诚。”

  兀思买拨转马头,一夹马腹已经冲了出去。

  他可没有时间,和这鸟官套近乎。

  一旦李郁起兵造反的消息传开,城池就变成乌龟壳了。

  尤其是几个府城,城池高大坚固。

  假如知府是个狠角色,临时招募青壮,把城门全部用石块堵死。

  即使李家军有火炮,也头疼的。

  更关键的是,会浪费目前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时间!

  ……

  松江府,

  城门官惊讶的看着一群“满大爷”呼啸入城。

  一个门吏因为躲闪不及,被撞飞出去老远。

  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这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松江府衙前,兀思买挥舞着马鞭,把前来询问事由的门子抽的一脸血。

  “让知府出来。”

  不知发生何事的松江知府,急匆匆的跑到大堂。

  他是认识福成的,眼神里充满疑惑。

  “府尊,这位是京城来的御前侍卫,有口谕。”

  知府肃然起敬,恭敬的跪好。

  “4个时辰内,带领主要属官赶到太湖简村报道。”

  “敢问上差,可是皇上~”

  “住嘴,不该问的别问。”兀思买口气强硬,才符合身份。

  福成和兀思买一行人,不敢丝毫歇息。

  一口气跑遍了3个府城,1个州城,还有20多个县城。

  马,已经跑废了一批。

  还好,太仓知州见上差人困马乏,为了留个好印象。

  将州衙的十几匹好马,尽数献上。

  福成中途坠马2次,忍痛坚持。

  就连兀思买这样马背上长大的汉子,也深感疲倦。

  他的眼窝下陷,声音嘶哑。

  身上那件唬人的黄马褂,也染上了灰尘,不再鲜艳。

  ……

  此时,李郁正在布置他的欺诈江南后续计划。

  “欺诈,最关键在于一叶障目。粘杆处腰牌是真货、黄马褂也是真货、福成这个苏州织造是真货、兀思买这个旗人也是真货。”

  “即使江南的地方官们心中存疑,也不敢不来。因为事关皇家,容不得一点侥幸,否则有身死族灭的风险。而我大清的官儿,是最谨慎的。”

  “根据他们的路程,留出仅仅勉强够赶路的时间。是为了不给他们思考、打探消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两天我们就能集齐江南四府大部分的地方官。”

  “主公,那件黄马褂是从哪儿搞来的?”

  “还记得以前,我策划了一次赛里斯使团进京吗?乾隆赏赐下来的。”

  众人哄然大笑,觉得这太滑稽了。

首节 上一节 532/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