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517节

  府衙管都管不过来,只能挑选几个显眼包,重点打击一下。

  李大官人产业都在城外,养点私兵,弄几杆火器也能理解,估计是为了防身嘛!

  ……

  苏州织造署,

  福成抓着一张纸,几乎揉成一团却不自觉。

  “公子,有人求见。”

  “滚,让他滚。”

  福成扭头,愤怒的吼道。

  他刚收到最新消息,朝廷批准了钱峰对于两淮盐务的所有处置。

  他老爹也在其列。

  处置是罢官,交纳议罪银3万两,可回京养老。

  若是无银可交,则流放宁古塔。

  这个处置,还属于格外开恩了,至少在皇帝眼里是这样,只是罚点银子而已。

  他神经质一般的冷笑道:

  “议罪银,哪个孙子发明的?”

  书房外,传来陌生人的声音:

  “是你们父子的顶头上司,内务府大臣和珅发明的!”

  福成一惊,怒道:

  “什么人?竟敢私闯织造署衙门?”

  来人正是粘杆处侍卫统领,阿克齐!

  他一身便装,昂昂然走了进来,往椅子上一坐,不屑的说道:

  “紫禁城,也没几处我不能私闯的地儿。”

  福成挥手,打发了闻讯赶来,手持刀剑的手下。

  他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味道,拱手问道:

  “尊驾是?”

  “粘杆处的,来苏公干,需要你配合。”

  阿克齐甩出一块腰牌,还有一张盖有玉玺的纸张。

  ……

  福成冷静了下来,挤出笑容:

  “请阿大人示下,在下全力配合。”

  “秘密抓捕李郁!”

第194章 缩水版八里桥之战,悲愤的蒙八

  阿克齐一直在观察着福成的反应,震惊、诧异、意外,都属正常。

  “没问题。怎么抓?需要我怎么配合?”

  “找个他出入府城官署的时机,我会带人在途中下手。”

  福成冷静的问道:

  “我也是京里出来的,知道规矩,不该问的我不问。需要人手吗?”

  “不必了,我会另外调兵。你只需要提供最准确的情报。”

  “过几日,知府衙门有一场酒宴,李郁和知府黄文运关系匪浅,一定会到场。”

  阿克齐笑道:

  “如此甚好,先抓李郁,再抓黄文运。”

  “是否需要提前知会两江总督府?”

  “粘杆处抓人,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普天之下,我们只对皇上负责!”

  ……

  阿克齐满意的离开了织造署。

  他已经承诺,若福成积极配合办差,会在皇上面前提一嘴。

  如此,或能对他们父子当前的困境有所帮助!

  福成独自一人,把自己关在书房内直到半夜。

  没有点灯,就鬼魅一般安静的坐着。

  “戏耍我们父子,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还真是被李兄弟说着了,这就是一种游戏!”

  次日清晨,

  他悄悄出城,去寻找李郁。

  然而李家堡的人语焉不详,说老爷得了喜事,出去打猎了。

  何时归来?不知道。

  最后,福成急了,只能松口说出了有京城差人,来捉拿李郁。

  西山岛的正室胡灵儿这才抛头露面,在一名护卫、一名贴身丫鬟的陪同下,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福公子,妾身替夫君感谢你。”

  “嫂夫人客气了,我们是歃血为盟的结拜兄弟。”

  “您请回吧,一切照旧,切莫让那京城来的鹰犬看出破绽。”

  “好。”

  送走了福成,胡灵儿和杨云娇商议后,做出了应对措施。

  令人追上李郁,告知他此事。

  多派人手,对府城周边的任何兵力调动保持警惕。

  ……

  李郁接信后,笑了。

  结拜兄弟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甚好。

  他坐在船舱内,看着河岸边后退的景色,问道:“京口驻防八旗,粮草是何处提供?”

  “主公稍候,我去寻个知情人来。”

  半晌,来了一人。

  此人是刘千的情报组织成员,一直潜伏在京口驻防八旗营区外,做铁匠营生。

  京口驻防八旗开拔后,他又跟着来到了金山卫。

  一直远远的窥探动静,属于最了解现场情况的一人。

  “拜见主公。”

  “请起,坐吧。”

  李郁上下打量了一番此人,黝黑,彪悍,胳膊粗壮,非常符合铁匠身份。

  于是笑道:“你们刘统领很会挑人,干的不错。”

  “谢主公。”

  “我问问伱,京口八旗的粮草供应情况?”

  “是隔壁华亭县一力承应的,三日送一趟。”

  “战马所吃的料也是?”

  “也是。”

  “每次送粮,车队规模如何?何人押运?”

  “20多辆大车,由华亭县衙的典史押送,一队衙役护送,其余都是民夫。”

  “你认识此人吗?”

  “小人可以辨认出来。”

  李郁拍拍手:“来人。”

  李二狗钻进船舱:“义父,有何吩咐?”

  “你带一队人,随他去办趟差。”

  李郁压低声音,如此说了一番,二人频频点头,眼神里全是崇拜。

首节 上一节 517/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