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456节

  又重新查看了一遍军报,指示:

  “抚台、军门、还有诸位将官的尸身要尽快找到,好生收敛。”

  “本钦差要临时节制江苏所有绿营,从淮扬通各绿营中,临时抽调一支2000人的机动兵力,发双饷,3日内完成,随时渡江应变。海都统,劳烦你了。”

  “本官责无旁贷。”海兰察依旧是表情冷酷,领命而去。

  钱峰又思索了一会,找来了扬州四大总商。

  “朝廷有麻烦,尔等报效的机会来了。”

  听了这话,四大总商都心里暗自叫苦,这是又来要钱了。

  “10万两!每一两都会用到实处,给疏浚运河的民夫吃饭看病,给抽调的兵丁发饷银。本钦差会将你们的贡献写在折子里,让皇上知道。”

  得,话说到这份儿上,盐商们也无话可说了。

  再不掏银子,就是不识抬举了。

  江春领头,应下了这差事。

  回城的路上,米总商发牢骚道:

  “贪官要钱,清官也要钱!咱扬州盐商,命咋这么苦?”

  江春拍拍他肩膀,安慰道:

  “老米,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进了官府的腰包,一个是到了民夫,兵丁手里。”

  “可是,这对于咱们来说有区别吗?”老米气的头扭到了一旁。

  “就当是每年两次的观音菩萨生日,开粥厂施舍了穷人。”

  “哎,我就是心里堵得慌,心疼。”

  “老米,听我一句劝,咱的银子不是自己凭本事赚来的,所以也没真正属于过自己。”

  ……

  见老米不再吭声,

  江春看着蔚蓝天空,跟着马车的节奏晃悠悠,感慨道:

  “这就是咱们盐商的命!认了吧,别想了,今晚都去你府上,尝尝你的手艺。”

  “好啊,我最近新研发了一款新菜,嘿嘿,保你们终生难忘。”

  “老米的厨艺,自然没得说。”

  “食材才是最重要的,厨艺其次。我准备找几个读书人,帮我编一本书,就叫米氏淮扬菜谱。”

  “不错,这银子的值。以后能流传百世。”

  江春说的是心里话,在他心中,盐商的正事就是钱!

  除了自己吃喝玩乐,还得给其他人。

  大头给朝廷,换取庇护和安宁。

  小头在地方,博取名声和百姓的爱戴。

  其余的一些碎渣,就给各路豪横创业的好汉,省去烦恼。

  钱也是一门艺术!

  乾隆能欣赏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

  江春的见识远超一般人。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把自己摆在了“仓管”的位置上。

  只是一份打工人工作罢了,千万别当自己是老板!

  ……

  米总商的府邸,奢华无比。

  一到雨天就红毯铺地,从府门外一直延伸到屋檐下,脏了就换新。

  别人喜欢养舞姬,歌姬,老米却喜欢养厨娘。

  不是瓶,是真的厨艺高超。

  随便挑一个厨娘出来,

  论刀功,一块豆腐能切3000丝。一颗白萝卜,能雕出绽放的白莲。

  尤其要擅长淮扬菜,会品鉴食材。

  除了厨艺,还要未婚、人长得美,这样的厨娘做出来的菜,才能悦人。

  虽是厨娘,穿的却都是绫罗绸缎。

  江春发现,这些女子都未施粉黛,亦无金银首饰,轻纱蒙面,遮住口鼻,职业素养非常到位。

  光看她们忙碌,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所用木炭,皆是上等银屑炭。

  所用烧锅木材,竟然都是上等果木,榉木。

  金银碗碟,黄铜勺子,奢侈程度令人惊讶!

  整个厨房占地1亩,分区清晰,洗、切、炒、炖、摆盘~

  屋外竹林环绕,屋内虽然烟雾缭绕,却不呛人,通风效果很好。

  就连墙壁上悬挂的字画,都很应景,都是美食相关。

  尤其是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

  为格调钱,非常瞧不上暴发户,避之不及。

  这很盐商!

  江春忍不住笑了:

  “老米,你家的伙房,怎么看都像书屋。”

  “庖厨乃是雅事,俗人不懂。”

  干瘦的黄总商,不屑道:

  “老米,咱们盐商这辈子,整日和银子打交道,雅不起来哇。”

  “老黄,瞧你瘦的像个猴儿,嘴太刁。待会尝尝我新创的菜式,包你胖三斤,哈哈哈哈。”

  江春微微一笑,四大总商虽然略有龃龉。

  可关系总体还是融洽的,他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一直说,盐商一定要团结,千万不能内讧让旁人看笑话。

  ……

  江北,

  钱峰就着茶水,在啃馒头。

  脚下官靴还沾着泥水,让扬州府的官绅都啧啧称奇。

  他一口气写了十几份公文,让差役连夜骑马送出去。

  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当进入战时戒备,日夜巡城,绝不能出现府城失陷的情况。

  县城嘛,就自求多福了。

  毕竟这么能打的流贼,如果不顾伤亡全力进攻某个县城,估计是一定能打下来的。

  这一点,所有人都认可。

  只不过,嘴上不敢说而已。

  失陷个把县城,影响还不算太大,府城就不一样了,朝廷惊诧,皇上惊诧。

  上面惊诧,下边的人就要咔嚓。

  此时的松江府,所有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阳光灿烂,街道好似寂静岭。

  大街上只有偶尔急匆匆奔跑的城守营兵丁,民壮,神情紧张。

  知府几次悬赏,招募人手出城寻找巡抚、提督等人的尸体。

  无人敢应,

  直到赏格提到了150两,才有几个胆大想赌命的家伙报名。

  黄浦江畔,永远不缺冒险家!

  官府郑重承诺,只要带回巡抚的尸体,再追赏200两,提督的,再赏70两。

  尸体不会说话,所以判断身份的唯一办法,就是看衣甲,看随身物品。

  大清朝这点蛮好的,等级森严。

  福康安的玉佩、衣甲、随身的小玩意肯定是非常值钱的,和普通绿营兵的区别很大。

  哪怕是死了,也一眼瞧的出来,这是一具有钱的尸体。

首节 上一节 456/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