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342节

  匆匆离开了一会,拿来了两件东西。

  放在垫着绸子的托盘上。

  “施主和小僧一见如故,又和佛门颇有缘分。”

  “这串念珠,是前任主持圆寂留下的遗物。这本《地藏经》,乃是康熙年间一位高僧蘸金粉抄写,本寺8位得道高僧集体开过光的。”

  李郁肃然起敬,

  双手接过。

  拨了几下念珠,口诵佛号。

  ……

  智空心中暗喜,

  却突然听李郁问道:

  “大师,在下却有一事不解。佛门净地,如何做起了钱庄的买卖?据说是贵寺住持的决定?”

  这话一出,

  智空顿时脸红,狼狈不堪,表情管理瞬间失控:

  “荒唐,荒谬,闻所未闻。”

  又连忙解释道:

  “施主,不是说你。小僧说的是这返还香火钱的铜臭行为。”

  李郁点点头,表示赞许。

  “在下亦有同感。”

  智空感觉找到共鸣,连忙说起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寒园寺内部的矛盾。

  他,以及绝大部分中层僧人,

  都反对住持的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哪儿有往回拿香火钱的道理?”

  “老住持生前,不知是喝了什么迷魂汤,执意把衣钵传给他。本寺不幸,佛门不幸。”

  ……

  某种意义上来说,

  李郁很理解智空的愤怒,

  作为监寺,

  总揽寺院庶务,库房,粮食、物品、法器、香烛都归他管,甚至还管理山林、田庄、殿堂、房舍修缮。

  若是比喻成一家集团公司,监寺就是妥妥的副总裁。

  住持退还香客的香火钱,是在动他的根基。

  手里没银子,监寺就没有威望。

  “在下冒昧,敢问大师,这次退还数额有多少?”

  智空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4万两,只多不少。”

  嘶,站在一侧的李小五都差点出声。

  原来,香火钱这么贵。

  真是小瞧了这帮秃驴,深藏不露啊。

  相比他的震惊愤慨,

  李郁就显得很淡定,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反而安慰道:

  “日后这些商人脱困,还会加倍回报贵寺的。”

  “但愿如此吧。”

  此时的智空,哪儿还有讲佛法时那种出世高人的智慧,

  活脱脱一个为钱所困的俗人。

  这让李郁心中窃笑,

  这世上的云淡风轻,都是因为事儿和自己无关。

  一旦和自己牵扯上关系,大师也要急赤白脸。

  ……

  “此次南方海贸纠纷,怕是一时半会好不了。”

  这一句,智空的表情更失控了。

  眼神里,已经带上了一丝怨毒。

  如果说,此刻敲一下面前的木鱼,就能让现任住持圆寂的话,

  智空能从早敲到晚,

  木鱼不碎,他不停。

  “大师勿忧,寒冬将至,若是遇上些难事,缺米面,煤饼,尽管去李家堡寻我。”

  “李施主仁义,我佛会护佑你的。”

  智空收起心神,单手施礼,

  默诵阿弥陀佛,颇为虔诚。

  短短1个时辰,

  二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话不谈。

  智空也放下了架子,

  把他的一些烦闷都告诉了李郁。

  包括,现任住持的离奇上位史。

  “你是说,灭空住持,4年前才到贵寺挂单?”

  “对。”

  “那你呢?”

  “小僧在本寺修行,已有16年。从小沙弥做起,一步步做到监寺,靠的是勤勉。”

  智空很骄傲,也很愤怒,

  凭什么,他不能做这个住持的位置。

  ……

  “灭空住持,想必对佛法很有研究吧?”

  “不过尔尔,稀松平常的很。”

  “那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爱说话,一打坐就是半天。除了力气大,没发现任何优点。”

  李郁差点笑了,试探道:

  “可是鲁智深一般的人物?酒肉和尚?”

  这一次,智空倒是没有泼脏水,摇摇头:

  “住持在戒律清规这方面,无懈可击。偶尔穷人来跪求山门,无钱吃饭治病的,他也都会施加援手。”

  “如此说来,是个纯粹的出家人。”

  “他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否则小僧就算闹到总督府,也要把他拉下马。寒园寺千年清名,来之不易。”

  这一番话,

  让李郁对智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此人虽然功利心不减,却还是个合格的僧人,未曾失了底线。

  “哎呀,到了午膳时刻了。”

  “李施主,随我一道用点素面如何?”

  “客随主便,请。”

  ……

  斋堂,

  僧人们一个个端着饭钵,排队打饭。

  饭头僧,

  举着大勺,挨个给碗里放满。

首节 上一节 342/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