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36节

  一开始,他是厌恶,并且给李郁下绊子的。

  后来,随着李郁的势力膨胀,各种借力打力,黑手摸个不停。

  他也就放弃了敌视,改成了来者不拒。

  因为接连两任知府,

  他们不发话,自己一个通判也没法整死李郁。

  再往后,俩人就成了合作盟友。

  而且有越走越近的趋势。

  “此人不简单啊。”

  “夫君是说那少年李郁?”

  “是啊。”

  “奴家怎么觉得夫君,有些担忧?”

  “和你说说也无妨,我就觉得这小子太邪性,桀骜不驯。有段时间,我怀疑他是白莲一类的人。”

  黄夫人一愣:

  “夫君怀疑此人是潜在的反贼?”

  “马忠义曾经也怀疑过,他亲口问过我,我否认了。”

  ……

  “夫君不是去过那李家堡吗?就没发现什么端倪?”

  黄文运脸一红,想起了那一夜。

  野的滋味,偶尔采采,回味无穷。

  他咳嗽了一下,正色道:

  “倒是未发现蛛丝马迹。”

  “夫君可能是最近压力太大,胡思乱想。你们现在是合作关系,不能随便猜忌。李郁那般精明,万一被他看出来不好。”

  “夫人说的是。”

  黄夫人对着镜子,伤感道:

  “20年前,我嫁给你的时候,还是那般的年轻。如今却是人老珠黄,不堪受用了。”

  “在黄某人眼中,夫人依旧是天下最美的女子。”

  吹灯拔蜡,微风拂面。

  ……

  次日,

  太湖协把总以上武官,凡是家眷在本地的都列在了名单上。

  黄通判瞅了几眼,

  就找来了六房书吏,还有牢头。

  “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匪眷。”

  “虽然现在还没有定性,但只是时间问题。”

  “诸位辛苦一下,去找点由头,把他们全抓起来,防止他们潜逃。”

  刑房书吏眼神闪亮,问道:

  “黄大人,做到哪一步?留后路吗?”

  “一群匪眷,留什么后路?”

  “遵命。”

  一群心黑手更黑的胥吏,兴奋的去做事了。

  嘿嘿嘿,抓人好啊,抄家好啊。

  而且这种活儿,没有危险系数。

  都在忙着摇人,

  三班衙役,稍微年轻力壮的都被黄四带走了。

  不过,

  这点小事难不住经验丰富的胥吏们。

  找临时工呀!

  ……

第110章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消息放出后,

  游手,青皮,混混,打行,恶少年们,

  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聚集在衙门口。

  胥吏们从中挑人,当场发件号衣,披上。

  然后按照名单去抓人。

  太湖协把总以上,家眷,亲戚,产业,只要是在苏州府,全部抄了。

  效率高的离谱,

  匪眷名单是上午定的,人是中午抓的,家是下午抄的。

  尸体是晚上抬出来的~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绝不是说着玩的。

  押司,牢头,牢子们,彻夜不眠,加班加点的审讯。

  一份份按着红手印的口供新鲜出炉,一具具尸体被抬出去。

  李郁也在府衙,

  目睹了这残忍的一幕,不忍的别过头去。

  府衙大狱的宋押司见了,连忙凑过来问好。

  “咳咳,你们这审讯的手法,是不是太糙了点?”

  “李官人明鉴,上面催的太急。若是放在平时,我们有几十种水磨功夫,想死都死不掉。”

  “你附耳过来。”

  一番低声耳语,宋押司震惊不已。

  “这是黄大人的意思?”

  “信我,就照办。”

  “必须信。满城谁不知道,李官人是最讲义气的。”

  后半夜,

  一些受刑不多,而且交纳了足额银子的“匪眷”被放出了大牢。

  不出意外的话,

  这些人清晨就会出城,去东山水寨报信。

  然后,就要出意外了。

  ……

  李郁就不信,太湖协那帮丘八能忍得住这种羞辱。

  不过,施令伦的家眷不在。

  这是个遗憾。

  然而,

  有个吴县青皮提供了一条消息,施令伦有个相好的,算是外宅,还生了个儿子。

  只不过,具体地址不清楚。

  只知道在胥口镇养着。

  黄通判一听,就派人去胥口镇找人。

  整个苏州府风声鹤唳,

  有钱人家忙着搬家,往城里躲。

  小灾避于城的道理,他们都懂。

  在府衙的默许下,流言传播的很广。

首节 上一节 236/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