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191节

  在这段时间还干了一件大事。

  把苏州府的官吏都惊呆了。

  他,竟然派人去扬州府驿站,找到了卧病在床的马忠义。

  交给了他500两银子。

  马忠义的家奴,刘路正蹲在小炉子旁煎药。

  听完了来人的用意,拿到银票的时候。

  几乎是呜咽了,感动的涕泪横流。

  因为这世上只有人锦上添,哪有雪中送炭的。

  当听说,这是西山煤矿的年底分红,提前预支了一部分。

  不过,需要出一个收据。

  刘路立即拉着来人,去找了马忠义。

  马忠义靠着卧榻,惊愕的听完了来意。

  闭着眼睛点点头。

  在收据上,签字,用印。

  说来也怪,收了这银子后,又请了几个大夫。

  竟然神奇的好转了。

  刘路惊呼,这是上天的功劳,也是李郁的功劳。

  毕竟,没有银子可治不了病。

  总之,这事后来传播的很广。

  李郁授意一些胥吏,将此事广为传播。

  还把马忠义的收款凭证,给府衙的人传阅了。

  众人都感慨,论义气,官场还真不如江湖。

  ……

  李家堡,

  杜仁因为煤饼生意的事,顺路赶回来一叙。

  “阿郁,我有一些疑惑。”

  “请讲。”

  “你派人到扬州府给马忠义送银子,是不是为了千金买马骨?”

  “是,但不全是。”

  “难道说,马忠义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无所谓,但只要我们起事,这份收据就是他的索命绳。”

  杜仁忍不住笑了,依着乾隆的脾性,还真是这样。

  “500两银子,给老对手埋一颗雷。还给这苏州府的官吏吃颗定心丸,跟着我李郁,不会亏。”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杜仁还提了一个思路:

  “阿郁,你还记得白莲教案,朝廷将苏州城守营千总以上流放,家眷为奴?”

  “记得。”

  “其中一些人的家眷,如今在教坊司持业呢。”

  “我记得,本朝不是取消了女乐教坊吗?”

  “换了个说法,现在叫西市。不归官管,交给了民间商人。”

  官督商办,这不新鲜。

  “若是将这些人赎出,你猜城守营的其余将官会怎么想?江南绿营的人会怎么看?”

  “他们会对我产生好感。”

  “对,以后你布局绿营,会减少很多阻力。”

  李郁点点头,认可这个说法。

  同理,如今李家堡行事,在官府那边也是畅通无阻。

  很多官吏,以前并未打过交道,但是一介绍,就痛快办事。

  这不全是看在银子的份上,

  而是给自己留一份善缘。

  若是某一天被罢免了,马忠义就是例子。

  李郁能给一个被流放的马忠义送分红,就能给其他人送。

  这个逻辑很隐秘,人人都懂,但不说。

  ……

  李郁带着几个随从,闲逛到了西市。

  这里,他还是第一次来。

  名字不伦不类,是一条街,靠着码头。

  挂着红灯笼,围墙高大的就是了。

  和府城其他青楼不太一样。

  大约是官督商办,粘上了一丝衙门气。

  怎么看着,都有点官味儿。

  李郁也是第一次来这,

  于是在龟公的陪同下,让他帮着介绍介绍。

  拿了碎银打赏的龟公,非常的热情。

  从西市的来历,到这里的人员组成,有哪些特色项目,都一一介绍。

  最大的不同,

  就是这里的女子,多是犯官家眷。

  “爷,来咱这的客人主要是图一个身份,道台千金、府台小妾、游击夫人,都有。”

  “我想来点武德充沛的。”

  “好说,武官家庭出身的,咱这有的是。”

  不一会,龟公就带来了一排。

  开始挨个介绍:

  “这位是原城守营参将之女,刚来一个月,缺点是比较生疏。”

  “这位是原游击之妻,年龄大了点,优点是人听话。”

  “~”

  这些女子,有的麻木,有的愤怒,有的似乎有些精神失常了。

  这里,就是魔窟。

  不服管教,有数不清的惩罚等着她们。

  除非偷空子撞死,吊死,否则只能认命。

  李郁琢磨了一会,掏出一叠银票。

  放在案上,随手一铺。

  龟公被吓傻了,不知该说什么。

  “找你们管事的来,谈笔大生意。”

  一个矮胖的商人,小心的陪着笑脸。

  收了银票,答应了李郁的要求。

  一口气,赎了8个,活的。

  据她们讲,还有4个烈性姐妹已经死了。

  她们都是在上一次白莲教案,朝廷震怒的牺牲品。

  李郁重金邀请了府城最出名的大夫,和最大嘴巴的大夫。

  给她们疗伤,开药方。

  然后再把这些人安排到西山岛偏僻处。

首节 上一节 191/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