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169节

  那帮人,可一直在盼望着能够过个肥年。

  煤饼卖的那么火爆,府城人人眼红。

  如果几个月后,拿不出银子。

  都不需要乾隆出手,他们就要拆了李家堡催账。

  ……

  当晚,

  张铁匠父子又来了。

  并提出了一个早就存在的“大问题”:

  “人手不够。”

  事实上,整个机床车间,一直以来就只有爷俩。

  铁匠铺子那边,倒是有几个后来招募的匠人。

  但是使用机床,是李家堡最核心的机密。

  “老爷,必须要添人了。”

  “不然我们爷俩就是不睡不吃,也赶不上您要的产量了。”

  李郁示意两人坐下,

  让厨房送三碗雪菜肉丝面来,加一块爆鱼、一些酱排骨,多搁葱。

  小碟子里放姜丝,香醋。

  “别急,咱们边吃边说。”

  “老爷,多招几个靠得住的铁匠吧。”

  “铁匠很好找,但未必靠得住。”

  “也是,毕竟不像咱们父子一心追随老爷。”

  李郁笑笑,示意先吃面。

  一会坨了,就不好吃了。

  苏州府吃面,重点是浇头。

  先几口吃掉了浇头,才开始夹面。

  “如果我招一些忠心的生手,开机床能不能行?”

  “啊?”老张铁匠愣了一下。

  过了一会,他说道:

  “先送铁匠铺子里做几个月学徒,然后再学着开机床,也行。”

  “需要多长时间?”

  “怎么也得半年吧。”老张又补充道,“半年后可以开机床,但是锻钢打铁,没个3年根本出不了师。”

  ……

  “太慢了。以后你们父子俩专攻钻枪管,其余所有步骤全部交给其他人。”

  “10天内,我给你找足熟手铁匠,再给你拨5个佩刀的护卫,别让人搞破坏。”

  “行。”

  李郁决定,上流水线那一套。

  先不管忠心有几成了,招募一批匠人,让人看住。

  一道工序,固定几个人。

  做出来的火枪质量肯定会下降,但是无所谓。

  用作训练枪,枪手合格了,枪也就可以报废了。

  这么一想,豁然开朗。

  绝对的忠诚很难,派人看着就行了。

  说起绝对忠诚,怕是只能指望未来的童子营了。

  送走了张铁匠父子,

  李郁就起身去了一趟童子营。

  这帮孩子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看起来健康多了。

  灌输了一通朝廷无德,只有自己才能救天下的理论后。

  李大虎提出:

  “老爷,天天看着硝田太无聊了。能不能给咱们找点事做?”

  “是啊,是啊。”

  一群孩子兴奋的符合。

  “那伱们就跟着护卫队训练,等人再长高点,我给你们配兵器。”

  “刀还是火枪?”

  “都有。”

  临走前,李郁想了想,又叮嘱道:

  “堡内外若是发现异常,你们赶紧报告我。”

  “是,老爷。”

  三日前,李家堡有一人无故离开。

  观景楼的岗哨发觉后示警。

  被抓回时,已经离开了堡垒2里。

  经过审讯,此人说是想家了。

  手里存了一锭银子,就想着偷偷离开。

  这让李郁产生了警惕。

  麾下人口越来越多,管理漏洞也就越来越多了。

  ……

  范京,杜仁两员心腹都不在堡内。

  刘千没有统御人的潜力,杨云娇毕竟是个女人,小五又太年轻。

  最终,目光只能落在了刘武身上。

  此人的能力,胆量是不必怀疑的。

  书房内,

  刘武说出了他的想法:

  “在七个不同部门之下,再细分到若干组。每个组提拔一个组长。再制定一些规则,交给组长监督执行。”

  “你这个建议不错,还有吗?”

  “我怕说不好。”

  “大胆的讲。”

  “我被清水教裹挟的时候,看清军的服饰帽盔颜色都不一样,他们的将军一看就知道是哪部分的。所以,不同部门是否可以穿不同的衣服?”

  “妙。”

  李郁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其实就是军服嘛,自然是有效的。

  不止是区分,指挥方便。

  好的军服,还可以提升士气,增加战斗力。

  这可是他的本行。

  于是,手痒的李郁开始设计起了服装。

  等火枪手全部送去了西山岛,就可以穿了。

  李郁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身穿统一军服,扛着制式火枪,列队射击的壮观场面。

  想到陶醉处,

  他猛地睁开眼睛,在纸上笔走龙蛇。

  ……

  这套军服,红,黑,白三色,分别占据5成,4成,1成的面积。

  上衣主色是红,领口袖口是黑边。

首节 上一节 169/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