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第417节

  甚至一百岁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早早地禅位给了朱栎,也的确有偷懒的嫌疑!

  他在这里五十步笑百步,的确有些拿不出手的意思!

  “咱说不过你行了吧?”

  “反正大明若是发展的好,那是咱秋儿这个监国太子的功劳,如果发展出了问题,那就是你这个皇帝来背锅!”

  朱元璋瞪了朱栎一眼,随即起身直接哼着小曲离开了。

  “您去哪啊?”

  朱栎哭笑不得地问道。

  “去新开的天香阁喝酒!”

  朱元璋头也不回地说道,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您老一个人吃独食啊,带上我啊!”

  朱栎闻言,顿时就坐不住了!

  最近后宫那些个母老虎实在是让他苦不堪言,他现在就想避避风头!

  ……

  视线再转回到漠北。

  想要统计漠北的人口规模,以及具体的人口比例,还要进行一些细分的筛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换做是大明朝的官员来做这些事情,或许效率还能提高许多,对于这些漠北草原上长大的汉子而言,那就真的太为难他们了!

  不过就算是再难,他们也必须按照朱匣烽所说的坚决去执行。

  不会的也要学!

  主要是整个漠北太大了,总是会有疏漏的地方,信息也是相互交叉,统计起来十分的麻烦!

  光是负责统计这些数据的人,想要把整个漠北跑一边,估摸着没有一年的时间都做不到!

  直到第二年,也就是诚武五年的时候,整个漠北的人口调查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与此同时,朱匣烽开始了进一步的治理规划。

  包括针对牧民们牧场的合理规划,沿着主要的几个牧场还必须要建立起一些军事要塞,或者固定的城池!

  这才是朱匣烽治理计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统计人口也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建立城邦才是关键!

  想要更好的治理整个漠北,就必须要将人员相对集中,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城邦必须要建在牧民最主要的牧场栖息地附近的原因!

  一来不能影响到牧场,二来还要方便牧民就近入城定居!

  有了城池规划之后,还得考虑后续的一系列治理的问题,不过好在大明已经有了能够借鉴的经验,这一步对于朱匣烽而言,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无非也就是多花点时间而已!

  漠北的整个治理过程,整整耗费了朱匣烽六年的时间!

  可以说,在这六年当中,朱匣烽也把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了城池的建设之上!

  用这六年的时间,朱匣烽在漠北建立了十座人口规模查过了十万的城池,相比于中原地区动则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城池,对于漠北而言,十万人聚集的城池已经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了!

  光是这十座城池,所登记的户籍人口总计就有一百万人左右。

  但其实这些城池平日里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多的人,因为其中的青壮年,还有能放的了牧的女人都会在大部分时间前往牧场,也只有在冬季,所有牧民才会全部回到城内,抵御严冬的来袭!

  朱匣烽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也是十分人性化的,并没有因为建立了城池,就更该了游牧民族迁徙的特性,只不过将一部分并不适合迁徙到人口,留在了城内。

  另外同样也有大概三十多万人左右是不愿意入城定居的,朱匣烽也没有勉强他们,但同时也会有针对这部分人的相应规定,只给他们一些特定的牧场,供他们放牧和栖息,但不得随意进入其他牧场!

  朱匣烽相信,其实用不了多少年,大部分草原人也都会逐渐体会到城池定居的好处,剩下的这部分不愿意进城的人,也迟早都会进去的!

  因为城池内有更多的资源,有医疗、教育等各种保障。

  尤其是医疗和教育这两大块,是能够吸引这些牧民选择将孩子留在城内最主要的原因!

  从这点上说,朱匣烽也很好的拿捏住了这些牧民的心理!

  诚武九年的时候,朱匣烽彻底完成了整个漠北的初期治理工作,至于接下来深入的发展治理,那就是各部族首领和他所任命的一些官员应该要考虑的事情了!

  这时候的朱匣烽,也终于再次将目光,放在了漠北之外的其他地方!

  漠北以北,还有幅员辽阔的冻土层,还有长毛人!

  往西北,还有大片的土地,绵延向欧罗巴大陆!

  那里才是朱匣烽接下来要征伐的主战场!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再次征程的时候,朱匣烽的目光却是转向了大明中原所在的方向,眼神当中居然露出了和他年轻并不相符的一种沧桑的感觉!

  “皇爷爷,父亲!”

  “还有我的兄弟们!”

  “这一走,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再见了!”

  ps:兄弟们,可以卑微的求几张免费的推荐票吗?跪求了!

第298章 :朱匣焌西征,朱匣烽的儿子也出

  朱匣烽再次踏上了自己的征途,而大明中原,发展和改革的脚步也是一刻都不曾停歇!

  虽然朱栎这个皇帝现在基本上都是在当甩手掌柜,但朱匣秋这个监国太子的表现还是相当给力的!

  “咱就说,你这个皇帝要不然还是干脆禅位给秋儿算了!”

  “反正你一天到晚就忙着闭关,出关了也是不理国事,啥事情都是让秋儿自行决断,何苦还要占着这个皇帝位置?”

  朱元璋瞥了一眼刚不久从皇卫道观回来的朱栎,没好气地轻哼道。

  “那可不行,让他监国那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先不说秋儿自己有没有这么快接位的意思,现在的时机还远不够成熟!”

  朱栎闻言,却是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

  “怎么就不成熟了?”

  “咱看你就像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朱元璋却是不以为然。

  朱栎:“……”

  “秋儿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您也知道他的脾气,现在把皇位给他,可能我都没办法再控制他了!”

  “只要我还是大明的皇帝,就能随时给他拨乱反正,也不怕他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朱栎有些无奈地解释道。

  “你就会给自己找借口!”

  “我看啊,一切都是你的托词!”

  “你这两年总是闭关,几个孩子的事情你何曾管过?”

  “倒是烨儿那小子一直跟你一起闭关,这也快要到成人了吧?”

  “伱还准备带着烨儿也跟着你继续闭关下去,连他的终身大事都不考虑了?”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随后就提到了朱匣烨的事情。

  如今的朱匣烨已经十七岁了,再过一年也到成婚的年纪了,看着他每天都跟着朱栎住在皇卫道观,朱元璋这心里说不着急怎么可能呢?

  “这不是还有一年的时间么,当他成年了再给他张罗婚事也不迟啊!”

  朱栎闻言,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爷子就是这样,在什么问题上似乎都有些着急,对待儿孙的婚姻大事,同样也是如此!

  “咱不提醒你小子,你还能想的起来?”

  “老四也就不说了,老大现在满世界的征战,也没工夫回顺天来看咱这个老头子!”

  “秋儿这个监国太子每天也忙得团团转,倒是老三那小子,你都快要把人给忘了吧?”

  朱元璋这时话锋一转,又提到了老三朱匣焌。

  “焌儿?这小子又怎么了?”

  朱栎闻言又是一愣。

  “还怎么了?”

  “这小子都要张罗着起兵去打东察合台,先把西域给收复了!”

  “你这个当老子的,就一点都不关心?”

  朱元璋说到这里也是一脸的无语之色。

  说起朱匣焌,自从大明迁都到了顺天府之后,他这个汉王在汉中可谓是逍遥快活了好几年!

  一开始的时候,还能把心思放在治理汉中的事情上,但是到了后来,这小子也开始学起了朱栎,有事没事就跑去定军山闭关了!

  汉中的大小事务,也没有要管的意思,全都丢给了底下人!

首节 上一节 417/4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永乐:我刚登基,老爹咋活了

下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