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第293节

  这也让朝廷当中那些还想着迁都之后,就能在西安府搞风搞雨的一些人,彻底断了心思!

  西安府所有的规章制度,全完都沿用了汉王的那一套,就连皇帝和太子都支持,谁还敢有脾气?

  朱栎要的也是这样的效果。

  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适应了西安府的各种改革制度之后,日后把这些制度推行到整个大明,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也是最合理的方式!

  朱栎到了西安府之后,并没有着急着马上回汉中,而是在这里留了几天,和朱标商量在应天府那边造船的事情!

  其实应天府那边就有大型的造船厂,只不过因为朱元璋之前海禁的缘故,荒废了好一段时间了!

  不过底子还在,重启的话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除了应天府的龙江宝船厂之外,朱栎还打算在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那边,再建造一个大型的造船厂!

  龙江宝船厂这边主要负责的是研制各种造船技术,等第一艘船造出来之后,流水化生产的任务,就会转移到新的造船厂!

  如此分工合作,也是最为合理的!

  虽然火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依旧还在研究当中,但是其中蒸汽机这一环,早就已经攻克了!

  朱栎手中已经有了能够生产出蒸汽机的整套技术以及研究人员,这一步对于造船工业自然是十分的重要!

  蒸汽动力的船只,肯定比传统的翻船更有动力上的优势,受天气影响也更小!

  只不过目前的技术,也只能让朱栎建造出明轮的蒸汽机船,也就是在船体两侧,装上蒸汽动力的轮子!

  像是隐藏在船底的螺旋桨,主要还是因为技术问题,没办法生产出这种符合要求的螺旋桨而已!

  炼钢炼铁这方面,还需要发展很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实现这方面的突破!

  毕竟就算是朱栎有最科学的螺旋桨设计图,但能够制造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就算是明轮蒸汽机船,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也已经属于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了!

  和朱标商量好了造船这方面的事情之后,父子三人又聚在了一起,讨论另一个重要的议题!

  那就是内阁制度!

  “新政改革,不能只有咱们三个做主导!”

  “这几天咱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是要让一些偏向于改革派的大臣们参与进来才行!”

  朱元璋坐下来之后,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这也是朱栎来得时候,强调过当前改革的一些问题,那就是皇家似乎和大臣们已经站到了对立面了!

  换句话说,改革完全就是皇帝和储君在主导,大臣们的怨念和愤怒,针对的同样也是皇帝和储君,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朱元璋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要成立内阁,就等于是给满朝文武竖起几个靶子,好分担一下皇帝和储君的压力!

  这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首先内阁如果能够运转起来,皇帝和储君的工作压力就会立马减轻许多,再也不用把皇帝和储君当成驴来使唤了!

  其次,让几个重臣牵头改革,让他们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也会让朝廷当中支持改革的大臣越来越多,形成大势所趋的局面!

  最后,就算是由大臣反对改革的,也是先跟这些改革派的内阁成员进行对线,皇帝和储君只要在幕后指点江山就行了!

  还可以玩制衡的那一套,让改革派和保守派相互牵制,也不至于让改革派发展的太快,超出自己的控制!

  内阁制度,完全就是老四那一脉的说法,老九当皇帝的时候,应该称呼为秘书,而并非是阁臣!

  之所以说是内阁,完全就是朱元璋有点自尊心在作怪罢了。

  他也想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最好是让老九能够延续内阁制度!

  前提是内阁的作用,和老九搞出来的那个秘书处一样!

  如此一来,着改革的功劳,也得算在他朱元璋的头上是吧?

  “成立内阁的确很有必要,原本我也是想过段时间就提出来的,没先到爹您这么快就已经想好了!”

  朱栎在听完朱元璋的提议之后,只当是朱元璋穿越之旅过后,意识到了历史上秘书处的重要性,所以也标新立异的弄了个内阁制度出来!

  至于老爷子的某些心思,他自然也清楚,对此他也不回点破!

  老爷子无非就是想在洪武时期,多搞一切政绩出来而已!

  (分割线!)

  ps:嘤嘤嘤!!!大哥们可以给张推荐票嘛,月票也可以的!跪求了!

第217章 :你方家祖坟占地有五百亩地

  “咱也是不想让标儿太辛苦了!”

  “改革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再不成立内阁,往后就怕是不睡觉,咱们父子三人也兼顾不过来!”

  朱元璋说的也是实话,如果大明还跟以前一样,那朱元璋和朱标这样的劳模,坚持坚持,还是能够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的!

  不过话说回来,那也就是他朱元璋和朱标这种劳模能在这种情况下管好若大的一个国家!

  后辈子孙,又有几个能如他们父子俩如此勤政的?

  所以成立内阁制度,也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情!

  更别说改革会让原本的工作量逞几何倍数的上升了,这才是改革初期呢,这几天朱元璋和朱标都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

  杀红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管不过来了!

  没那个耐心一个个的解决,干脆就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但显然这条路根本走不通的!

  “内阁制度,后世都已经完善了,其实爹只要照搬一下就行了,也不必拿出来讨论!”

  “反正我没什么意见,您跟大哥看着办吧!”

  朱栎对此倒是无所谓,反正老爷子就算现在不搞内阁,他上位之后同样也会弄出来!

  即便他原本就打算培养朱匣秋监国来着,可他不会把朱匣秋当成朱标这么来使唤啊!

  就算是为儿子的身子骨考虑,成立一个内阁班底帮忙处理国事,那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行,回头咱就和标儿选几个改革派的重臣,先把内阁给搞起来!”

  “等回头把皇卫学院也给办起来之后,今后的阁臣再从皇卫学院当中来选拔!”

  “反正几年换一届,也不怕他们能坐大!”

  朱元璋看到朱栎没意见,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卫学院肯定也是要办的,只不过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时间,朱元璋暂时等不了那么久了,只能先从现有的重臣当中来进行选拔!

  就比如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改革派,让他们加入内阁,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的人选,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下!

  “蓝玉那帮人,可以直接送去皇卫学院当教官,无战事的时候,也算是能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做,多给大明培养出一些有用的军事人才也是好的!”

  朱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咱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蓝玉那小子还需要敲打一下,回头咱专门把蓝玉那几个杀才找来,当面把话说清楚!”

  “其他的无所谓,他那套到处收义子的把戏,绝对不能在皇卫学院当中出现!”

  朱元璋说到这里,语气也开始不善了起来。

  如果不是看在朱栎能够镇得住蓝玉那帮勋贵的面子上,蓝玉这帮人他是铁定不会留的!

  说起来,蓝玉他们还得感谢朱栎才行!

  “皇卫学院的事情,您看着张罗吧,有需要儿子的地方尽管开口,儿子回去准备点教材,还得培养一批能够教文化课程的教员出来!”

  朱栎也不墨迹,相比于武科,文科这方面的教员才是最头疼的!

  皇卫学院真的想开办起来,这些人才才是关键!

  “另外您得再给儿臣一个人!”

  朱栎这时话锋一转道。

  “谁?”

  朱元璋就是一愣。

  “方孝孺!”

  “您把他调回来给我,我回头让他留在汉王府当中给秋儿他们上课,另外也顺带着再培养一批文化课的教员出来!”

  朱栎直接就说出了方孝孺的名字。

  朱元璋和朱标不由对视了一眼,显然没想到老九居然会看上方孝孺!

  不过方孝孺曾经是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在儒家的地位如今也是最高的那几个,不比刘三吾差!

  如果方孝孺能够被老九给拿捏住,那儒家方面的压力,必然会减轻不少!

首节 上一节 293/4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永乐:我刚登基,老爹咋活了

下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