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第117节

  身为过来人的朱元璋,自然也对这个时候的朱棣感同身受!

  朱棣失去了徐妙云,就如同他朱元璋没了马秀英一般,那种失去了挚爱的痛苦,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了!

  【不过同年总算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永乐大典编纂成功了,但如果可以,你宁愿不要这份功绩,也想要求得心爱之人继续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朱元璋不由叹了口气。

  永乐大典居然五年的时间就弄出来了,有点出乎朱元璋的预料!

  这也说明那个解缙还有姚广孝,的确是有点东西的!

  但这样的功绩,和痛失挚爱比起来,显然也微不足道,只能说是聊以安慰了!

  【永乐七年,郑和开启了第三次下西洋之旅,同时漠北传来了丘福战败的消息,也让你下定决心要亲征漠北!】

  【永乐八年,你第一次亲征漠北,大败鞑靼之后,又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仅以七骑逃遁。】

  【明军又击破阿鲁台军于兴安岭。阿鲁台部众溃散,阿鲁台携家属远遁,明军大获全胜。】

  【后来,阿鲁台降顺,成祖封其为和宁王。在此之前,你已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但瓦剌势力不断强大,不仅阻遏明朝到西北的通道,而且企图控制鞑靼。】

  恩!

  老四这小子果然还是那个性子,说打就打!

  不过直接击败了鞑靼,到也没给老朱家丢人!

  不过想要彻底肃清这些鞑子,老四明显还差了不少火候,或者说根本难以做到啊!

  鞑子就是这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一仗也未必能给大明带来几年的安稳!

  也不怪朱元璋这么想,鞑子什么性子,他朱元璋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

  这要是给老四安排个耶戈律特这样的角色在草原,估计老四能不能顶住还另说!

  【永乐十年,郑和的船队第四次下西洋,你也册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打算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朱元璋有些无语地看着郑和舰队再次出海的画面,看样子前几次下西洋,让老四尝到甜头了啊!

  如果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好处,老四也不会如此执着的一次又一次让郑和带领船队出海了!

  不过朱棣如此着急的把朱瞻基册立为皇太孙,则是朱元璋没想到的事情!

  难不成是怕重蹈朱允炆的覆辙,打算孙子辈的也要从小开始抓起?

  想到这里,朱元璋多少有点不得劲了!

  【永乐十二年二月,你再度出塞亲征瓦剌。六月,忽兰忽失温之战,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王,率骑兵分三路列阵距明军十余里的山头上,约三万余人,每人带从马三四匹。】

  【明军派兵向马哈木挑战,马哈木派蒙古骑兵冲下山坡迎战,被明军密集的神机铳炮射回,只好聚集在山顶。此后明军的东西两翼部队挺进,双方互有死伤。】

  【傍晚,你指挥数百精骑为前锋,火铳随后齐发,骑兵乘势力战,瓦剌部大败,王子等十余人阵亡,数千人被杀,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脱身逃亡至土剌河。】

  【明军大破瓦剌后,向阿鲁台宣谕捷报,阿鲁台不久后便遣使来朝。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哼!

  一帮记吃不记打的贱骨头!

  只有彻底把这些鞑子人给打疼打怕了,他才能敬你怕你!

  看到这里,朱元璋也有些无奈!

  这些草原鞑子就像是狗皮膏药,怎么甩都甩不掉,除非有办法直接肃清,但显然老四也没有那个能耐让这些鞑子彻底臣服!

  【永乐二十年,你正式下旨迁都北平,改为顺天府!同年,你就率领大军再次征伐鞑靼部!】

  十六年过去了,大明这国都总算是迁到北平了啊!

  不过刚刚迁都就直接御驾亲征又是什么操作?

  老四这是打仗打上瘾了啊!

  【七月,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停止追击,在回师途中,你又率军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捕斩甚众,兀良哈部的余党诣军门投降。】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你再次亲征阿鲁台,九月,明军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

  【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十一月明军回到京师。】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你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你是朱棣,靠一场靖难之役成功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的永乐大帝!】

  朱元璋:“……”

  死了!

  老四居然死在了第五次北伐回来的路上!

  算时间,老四好像也就活了六十多岁啊!

  然而还没等朱元璋来得及从朱棣的病逝当中回过神来呢,画面再次一个跳转,推演依旧还在进行当中!

第111章 :朱高煦哪来的勇气造反的?【略

  梦境当中,在朱棣病逝之后,画面镜头就完成了切换,也不再是以朱棣为视角,更像是一种过渡的衔接剧情!

  但很快,剧情的主角视角就来到了一个胖子的身上!

  朱元璋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回的主角变为了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父亲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父亲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你,同时赐你玉押曰“人主中正”。】

  【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你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

  【此时伱知道稳住局势才是你的首要任务。你很清楚父亲去世的消息一旦传到二弟和三弟的耳中,必然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二日,你召见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讨论布防事宜,同时又与礼部尚书吕震议定明成祖丧礼,加强京师的防务。】

  【你要在二弟和三弟反应过来之前,掌控大局,顺利登上皇位!】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皇帝驾崩,秘不发丧,这朱高炽是在提防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啊!

  从之前朱棣的推演过程当中,朱元璋就看到了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有夺嫡的心思,甚至还数次陷害朱高炽!

  老四死在了回京的路上,消息一旦走漏出去,保不准这两个藩王就会上演一出夺位大戏!

  不得不说,朱高炽虽然长得胖,在冲锋陷阵这方面也不如朱高煦和朱高燧,但论心机,绝对甩那两兄弟八条街的!

  【由于父亲北征,故军队精锐具随其行,而驻扎在京师的兵士多老弱。】

  【为了保卫京师安全,八月四日,你立即遣书谕随征的宁阳侯陈懋、阳武侯薛禄,命其率领原随驾精壮马队三千里驰回京。这是充实京师军队,稳住内部局面的必然举措。】

  【五日,再命附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宫中诸事。最后,召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同议合行典礼”。直到皇太孙朱瞻基迎接到父亲遗体,方公开发丧。】

  【和你预计的一样,二弟和三弟在得知真相之后虽然不甘心,但此刻大局已定,他们也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果然,老大总归是老大!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俩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如果是玩政治,那两个加起来都不会是老大朱高炽的对手!

  朱元璋顿时就笑了起来。

  如今朱高炽和朱高煦就在应天府读书呢!

  对于朱高炽这个孙子,朱元璋还是十分喜欢的,有一点不好的是长得实在是太胖了!

  远远地看着就像是有一个大肉球朝着你滚过来一般!

  至于朱高煦那就是一个小霸王,平日里不好好读书也就罢了,可没少惹事情,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屡教不改,没少让他头疼!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你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命英国公张辅掌管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掌管右军都督。立即恢复前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职位。】

  【即帝位之初,你重用内阁蹇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重臣,表示“军国之务重,须卿等协心賛辅,凡政事有阙失,或群臣言之,而朕未从,或卿等言之,朕有不从,悉用此印密奏以闻……君臣之间尽诚相与庶几,朝无阙政,民无失所,而朕与卿等皆不负袓宗负托之重。”】

  朱元璋不由得连连点头!

  说白了,朱高炽这是在进一步的笼络人心,把主要的这些大臣全都拉在了自己的统一战线之上!

  【通过你的话,所有人清晰的意识到,你理想的明廷应当是“朝无阙政,民无失所”,实事证明你也是按着这一目标,实施着他的治国之策。】

  【你刚即位便命杨士奇草诏,主要有“下西洋宝船、云南取宝石、交趾金珠、撒马儿等处取马,并采办烧铸进供诸务,悉皆停罢。”】

  朱元璋的眼睛就直接瞪圆了!

  好家伙,老四之前干的好多事情,他这个当儿子的一上位就给停了!

  尤其是让朱元璋意外的,还是下西洋的宝船队居然也停了!

  他记得没错的话,老四在位期间,郑和已经六下西洋了!

  而第七次也在筹备当中!

  但朱高炽上位之后,就等于是让郑和这个航海家直接赋闲了啊!

  【你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打算将国都重新迁回应天府,同时你还将已经是皇太子的儿子朱瞻基派回了应天府,主持迁都事宜!】

首节 上一节 117/4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永乐:我刚登基,老爹咋活了

下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