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第48节

  “父王……”擎苍一脸惊愕,他没想到嬴政看过自己的奏章之后,会做出如此决定。

  昌平君闻言,顿时喜出望外,急忙询问道:“大王,那……”

  “昌平君。”嬴政清冷的声音,直接打断昌平君的话,“寡人刚刚说了,一切,到此为止!”

  昌平君闻言凛然,与诸大臣都用不敢置信的眼神紧盯高台之上的嬴政。

  而嬴政只是面无表情,冷冷看着台阶下的众臣,表情呈现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

  显然,秦王嬴政此刻的耐心,已经到了临界点,这时候谁要是不长眼,继续触霉头,那就等着人头落地,嬴政脾气是好,却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存在。

  “哎……”擎苍看明白了,微微叹息,今日在他看来,是最好的机会,可没想到嬴政居然看过自己的奏章之后,依旧没能够痛下决心。

  散朝之后,众臣纷纷不解离开,嬴政也没留下任何人在宫中议事,这就让众人心中更多了几分猜测。

  而就在这时候,已经走出大殿门口的擎苍,忽然挡在一个人身前。

  在擎苍身后的王翦和王贲父子看得清楚,擎苍拦住的,正是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对擎苍拦住自己并不感觉意外,但依旧恼怒,“武安君,你不要太过分,大王可在里面瞧着呢!”

  六剑奴折了三个,回来的告诉他擎苍让带给他的话,赵高对此嗤之以鼻。

  在赵高看来,擎苍就算再大胆,也不敢真的要自己的耳朵,他是中车府令,是秦王亲信,罗网主事者,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擎苍如今确实是受宠,可与时时刻刻都跟在秦王身边的他而言,始终还是隔着一层。

  但是擎苍接下来的举动,却让赵高完全没有想到。

  “赵高,你是让我亲自动手,还是你现在自己动手?”

  赵高咬牙切齿,看了眼殿内高台上并未动的嬴政,怒喝道:“武安君,你到底想干什么?我是大王近臣,你敢……”

  “嘶……啊……”

  擎苍出手如电,没等赵高哔哔完,便已经将赵高两只耳朵一一扯落。

  赵高凄厉惨嚎着,双手捂着脸,指缝中汹涌的血液喷溅而出,擎苍是生生将他两只耳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硬撕下来的。

  这种伤害比直接用刀剑切割还要残忍和痛苦,赵高整个人当即就趴在地上,痛苦的滚来滚去。

  擎苍随手将两只耳朵丢到地上,一脚踏了上去,“两只耳朵算是给你长记性,下次可就没这么便宜了。”

  说罢,擎苍扬长离去,看得四周的文武百官瞠目结舌,王翦父子也都蒙了。

  他们都不知道,赵高是怎么惹上了擎苍,让擎苍在宫中居然做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事情来。

  大家纷纷回身朝咸阳宫中,高台上的嬴政看过去,可这时候众人才发现,秦王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在宫殿之内。

  这算什么?群臣眼皮子剧烈颤抖着,望着还在地上翻滚着的赵高,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包括昌平君在内,所有文臣武将,对擎苍的跋扈,又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在于秦王的态度,真的是耐人寻味。

  毕竟赵高是他身边第一宠臣,这是所有人公认的,擎苍如此做,相当于打他自己老子的脸,可秦王居然默认了。

  难道别后,又发生过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很快,宫内宫外,传出各种留言,而且都是有关武安君擎苍的事情。

  但无论宫内外如何传播,擎苍在秦王身边的地位,是谁都瞧得见的,昌平君等人,也不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对擎苍再行发难。

  而就在这时候,北地一封军报,震惊了咸阳城……

第69章 北地战局

  “捷报?扶苏在造阳指挥伏击了匈奴人,斩首三千?”

  “战况呢?损失呢?俘虏呢?斩获呢?就斩首三千,完了?”

  擎苍拿着军报,眉头紧皱。

  扶苏传回咸阳的捷报,在朝堂上已然引起轰动。

  秦国与匈奴如今三面接壤,扶苏之前前往燕地抵御南下的匈奴人。

  没想到这么快就打了一场大仗,然后就被朝堂上不少人吹捧为秦国又一名将星。

  朝堂上的吹捧也就算了,但是民间很快也获得了消息。

  少司命给擎苍传来的消息,秦国本土民间已经有不少人在吹捧扶苏,说他是什么战神转世,声望一下被拔高不少。

  擎苍并不担心扶苏的声望被拔高,他只关注朝堂上刚得到的消息,民间这么快就传遍了?

  “是农家神农堂的杰作。”少司命给出答案,擎苍的眼神顿然转厉。

  扶苏不光跟儒家有勾连,居然跟农家也眉来眼去!

  “儒家,农家,还有昌平君最近,是否跟燕地有书信来往?”擎苍看向少司命。

  少司命眼神微微一凛,赶紧垂头禀告道:“确有往来,而且都是发往长公子府上,君上有何吩咐?”

  擎苍摆摆手,眼眸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不出他所料,扶苏之前主动要求前往燕地抵御匈奴人,定然跟这三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可能就是儒家和昌平君,给扶苏做了这样的谋划。

  扶苏本身在民间声望就很高,但是在朝堂上缺乏足够的军功,作为上位进阶的本钱。

  他最近接连被擎苍打压,儒家和昌平君,包括他自己估计都急了,才敢以身犯险,妄图效仿擎苍一般,掌控军队,从匈奴人身上顺带获取军功。

  还真是不惜代价下本钱,儒家造声势,农家具体实施,昌平君在朝推波助澜……

  “另外。”少司命再度禀告道:“已经查实,墨家钜子与楚国大将项燕最近有过接触,具体谈论事项不详。”

  “但是他们密谈之后,项燕便去了楚王宫,随后楚国边境便有整军备战的动静。”

  “燕丹?项燕?”擎苍眼眸中厉芒闪动,“双管齐下,有点意思了,还有吗?”

  “焱妃已经按照君上的指示放出,前往指定地点,还有就是扶苏的军报,还需时日查探清楚,但可以肯定,扶苏的军报内容,有不实之处。”

  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擎苍并不觉得惊讶。

  扶苏要是会打仗,母猪都能上树,不是小看他,而是他压根没那个本事。

  带着私心去边关打仗,以擎苍对扶苏的了解,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蒙恬的军报传来,到时候他很期待,昌平君会是什么表情。

  可擎苍根本想不到,燕地此刻的情景,比他想象中更加糜乱。

  造阳城,此时一片慌乱景象,公子扶苏在内室,急切打开一份锦囊装的密报,在看过密报上的内容之后,他终于松了口气。

  密报是昌平君发来,告知他目前朝堂上的情况,以及对他接下来做的规划。

  “还好,还好,总算能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扶苏此刻眼中,竟是掠过一抹如释重负的神色。

  来北地这几个月,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煎熬的日子。

  尽管这里所有人对他毕恭毕敬,他所颁布的指令,无人敢违抗,可是他真的不适应在边关的生活,想到之前的战场,他就有种想要作呕的冲动。

  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公子!”蒙恬通报后进入,“匈奴人又派来使者,他们开出新的条件,第一条就是要我们释放俘虏……”

  “那还等什么,把人放了,给他们。”扶苏不等蒙恬把话说完,忙不迭发号施令。

  “放了?就这么放了?”蒙恬一脸懵逼,“公子,匈奴人在城外干的事,您都忘了?”

  蒙恬的提醒,让扶苏更显焦躁,听到蒙恬后面的提醒,更是呈现出一脸嫌恶的神色。

  此前与匈奴人激战,双方互有胜负,秦国多为步兵,与全员骑兵的匈奴人打起来吃亏不少,但也凭着人海战术,杀了不少匈奴人。

  扶苏给咸阳的军报中,阵斩三千匈奴人就是这么来的。

  但他不敢描述清楚战况,因为就为了这三千匈奴人,秦军死伤近万,还被匈奴人掳走造阳附近不少百姓。

  匈奴人把百姓中的男丁全杀了,在造阳城外筑起几里长的京观。

  京观又叫武军,一般都是将敌军尸体,堆积在道路两旁,用土掩盖夯实,做成金字塔形状的土堆。

  匈奴人做京观没那么多讲究,直接把尸体堆成金字塔型,在造阳城外一字摆开。

  以此来显示军威,震慑造阳城中的秦军军民。

  蒙恬与守城的秦军,早就为此愤怒不已,多次上书扶苏,要求以牙还牙。

  可扶苏却被京观吓破了胆,正好这时候匈奴人派遣使者前来谈条件,却没想扶苏居然听都没听完匈奴人的条件,就直接答应释放秦军好容易俘虏的匈奴人。

  “这是策略,蒙恬,你还看不明白吗?”扶苏拍案而起,“造阳城外,有几十万匈奴大军,我军现在式微,用几个俘虏迟滞对方攻击势头,有何不可,还有什么其它条件,一应允了!”

  “什么,公子,你难道都不看看,是什么条件?”蒙恬再度震惊。

  “还看什么看,只要能守住城池,别的都不重要!”扶苏一脸不悦。

  蒙恬彻底懵逼了,还能这样打仗的啊?

  外面匈奴人确实是有二三十万,可造阳城附近,也有秦军不下三十万。

  换做是武安君擎苍在此,怕是早就干翻外面的匈奴人,怎么可能容忍匈奴人在城外筑造京观,更不可能答应匈奴人任何条件。

  照扶苏说的,城或许是能守住,还不用打仗,可是这跟丢掉城池有什么区别?

  匈奴人南下,目的就是财帛粮食和人口,而匈奴人的条件就是这些,把这些都给匈奴人,这城池守着还有什么意义?

  “报……两仓、富县两地求援,匈奴大军如今正在攻城!”这时候探马来报,扶苏与蒙恬大惊失色。”

首节 上一节 48/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黑神话: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