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黑神话:大唐

黑神话:大唐 第612节

所以他带着李道玄走完这一路,告知巫族往事,就是想最后能放心地托付给他。

李道玄将那块未知的血肉收入三界葫中,他隐隐有预感,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它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望着那半截断裂的虎魄刀,李道玄轻轻一叹,心中十分复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不知为何,李道玄心中突然想起了这句诗。

蚩尤并非人族,但那种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气魄,和为了族人能够殊死一战不惧牺牲的豪情,亦是让他敬佩。

吟!

李道玄背上的轩辕剑感应到了那半截黯淡无光的虎魄刀,竟为这位老对手的逝去而发出阵阵悲鸣。

这一刀一剑明明是宿敌,却又有些像老朋友。

这让李道玄不禁想起了轩辕黄帝,他亲手斩杀了蚩尤,并选择用五马分尸这种残酷的方式。

然而他又将蚩尤尊为兵主,把蚩尤的形象画在战旗之上,这何尝不是一种缅怀呢?

而蚩尤在认为他是轩辕传人后,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巫族后人托付于他,这种信任令人诧异。

若非生不逢时,各为其族,这两位豪杰雄主,应该会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吧。

夜风习习,一朵桃花自天际飘落,上面似乎沾染了一些血渍,却更加鲜艳似火。

……

苗寨。

当地的苗人十分恐慌,先是圣石碎裂,而后天地永夜,血月高悬,他们以为是先祖震怒,皆诚惶诚恐。

不过当那血月出现时,所有的苗人都感觉到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有一种古老的力量正在体内苏醒。

一些人甚至喷出了火焰,还有的人则是突然变得力大无穷,能倒拔古树。

当然大部分人只是体质变强了些,并没有什么神通觉醒。

不过在血月消失之时,所有苗人心中都突然涌现出一种没来由的悲怆,哪怕是最坚强的男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老祭司在血月消失的刹那,整个人便如遭雷劈,大吐一口鲜血,昏倒了过去。

在梦中,老祭司再次看到了那个青袍背剑的年轻道人,在呼唤自己醒来。

不知过了多久。

他猛地惊醒,大口喘着气。

面前不知何时多了两样东西,一样是半截刀身,还有一样,是朵被鲜血染红的桃花。

……

翌日。

红日破晓,永夜结束。

李道玄离开了苗寨,留下了半截虎魄刀和那朵桃花,并没有别的意思,或许只是不想让他们忘记蚩尤吧。

这样一个为族群而死的豪杰,不应该被后人忘记。

他望着那冉冉升起的红日,喃喃道:“大唐与突厥的这一战,终于该结束了。”

这一战,他得到了很多,金乌法相、人仙宝体、乾坤弓震天箭、芭蕉扇,甚至还有轩辕剑。

堪称是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但他的心情却有些低落,并不是那么高兴。

那躲在幕后的恐怖存在,连兵主都无法战胜,自己真的能与之抗衡吗?

自己真的要与之抗衡吗?

李道玄突然有了些迷茫。

良久,他摇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以我现在的修为去想这些事情,未免太早了些。”

“接下来的目标只有一个……”

李道玄的声音中出现一丝波动。

“成仙!”

第589章 大雪下龙骑,再回龙游县

大唐,长安。

讨伐突厥的唐军已经班师回京,走在最前面的是便是大唐的玄甲军,战旗飘扬,甲胄流光,军容之肃穆,令人动容。

长安百姓夹道相迎,毫不吝啬地献上自己的欢呼。

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唐男儿,打出了大唐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的气节,洗刷了曾经的耻辱。

从此之后的大唐,将是一个屹立于群山之巅的帝国,一览众山小。

这如何不让大唐的百姓们扬眉吐气,与有荣焉?

囚车缓缓驶过,里面关着一个长发披散,外表狼狈的突厥男子,即便落魄到这个地步,却仍有一丝贵气。

他便是突厥的颉利可汗。

无数臭鸡蛋和烂叶子砸向这个人,百姓们纷纷唾骂着这位曾经的突厥可汗,就是这个人,曾率大军兵临城下,抢走了长安一大半的财富。

也是这个人,多次纵容突厥人南下,对边境烧杀抢掠。

“痛快,真是太痛快了!”

“李靖大将军真不愧是当世名将,竟然只带着一万骑兵,仅用了三个月,就生擒了颉利可汗!”

“啧啧,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

百姓们看着最前方那个身穿金甲,气度不凡的将军,眼中露出崇拜之色。

这一战已经传遍天下,李靖大将军先是只率三千骑兵突袭突厥王城,逼得颉利可汗弃城而逃。

而后在大军汇合后,率军支援国师,强势击溃了传说中的巫族军团,彻底让玄甲军坐稳了天下第一骑兵之名。

之后血月降临,天下一片惶恐。

李靖大将军力排众议,再次率领一万骑兵在夜色中进军,追杀颉利可汗,路上还遇到了十年罕见的大雪。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李靖带兵行军三月,横穿雪山,最终如天兵天将,大雪下龙骑,一举击溃了颉利可汗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五万大军。

据说生擒颉利可汗时,他还在被窝里熟睡呢。

灭国之战,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此,那个不可一世,号称扬鞭百万,战骑第一的东突厥帝国,就此灭亡。

“还有薛仁贵薛将军,听说他勇猛善战,所向披靡,手中方天画戟斩了突厥名将,就连那颉利可汗,也是他擒获的呢!”

“看,那个白袍将军就是薛将军,长得真俊呀!”

“我听说,薛将军很受国师看重,两人还是故交,真是前途无量。”

“咦,怎么不见国师?”

“是呀,咱们能赢,国师居功至伟,按理应该会出现的……”

是夜,李世民宣布解除宵禁三日,举国同庆,并召开了一个大型庆功宴,他满面红光,豪情万丈,竟亲自下场与将士们一起跳起了秦王破阵乐。

只是许多大臣却发现,此次讨伐突厥的两大功臣,统帅李靖和国师李道玄,却只有李靖到场,那个属于国师的席位,始终空无一人。

宴会结束后,长孙皇后扶着醉醺醺的李世民回到宫中。

刚一关上门,李世民便睁开了双眸,目光中虽有一丝醉意,却依旧清澈明亮,显然刚才的姿态是装出来的。

“陛下,可是对太冲之事耿耿于怀?”

熟悉他的长孙皇后对此并不意味,一边倒了杯醒酒汤,一边说道。

李世民长叹一声,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你说这个太冲,怎么突然就不辞而别了,甚至还……还……”

他紧皱眉头,原本因为大胜带来的喜悦也减少许多。

“甚至还主动请辞国师之位,是吗?”

长孙皇后递上醒酒汤,说道。

李世民喝了一口,只觉得苦涩无比,难以下咽。

“太冲当朕是什么人了,难道是觉得朕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吗?”

“朕视他为挚友,他怎能如此揣度朕?”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也许揣度君子之腹的,并不是国师呢。”

“哦?皇后此言何意?”

“妾身以为,像国师这样的高人,乱世出,盛世隐,他并不贪恋人间的锦绣富贵,功名利禄于他而言宛若浮云,如今天下已定,海晏河清,他自然想要抽身而去,落个逍遥自在。”

“哼,哪里已经海晏河清,吐蕃暗藏野心,天下邪神潜伏,这都是问题,他倒是逍遥去了,让朕在这里一个人头疼!”

李世民依旧是愤愤不平。

本来这一次,他为李道玄准备了许多册封的头衔,甚至还准备将五岳全部赐给他,再耗费巨资助其开宗立派。

首节 上一节 612/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