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黑神话:大唐

黑神话:大唐 第464节

张无忌的母亲果然没有骗人。

长乐抱着师父的胳膊,开心道:“我就知道,师父最心疼长乐了,不像父皇,心里只有那些奏折,有时候连我和母后都顾不上……”

……

太极宫。

李世民召见完了几位大臣,处理了一些政事,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向高全问起了长乐的下落。

“高全呀,太冲最近会离开长安,这算算时间,长乐也该回宫了吧。”

听不见那个百灵鸟般清脆灵动的声音,李世民总觉得有些不习惯。

高全奉承道:“国师和公主师徒情深,可能正在话别吧,相信再等一会儿,公主就该回来看您了!”

李世民开怀大笑道:“说起来,朕这个女儿呀,最喜欢黏着朕了,看来朕的安静日子算是到头喽。”

高全也笑道:“国师虽然是公主的师父,但您和公主毕竟才是骨肉至亲,公主这心里最紧张的,还得是陛下您呀!”

李世民指着他笑骂道:“你这张嘴,真是会说话。”

顿了顿他又叮嘱道:“这话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可别当着太冲的面说,朕怕他吃味,哈哈哈……”

“报!”

就在这时,门外的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地跑来,手中捧着一封信。

“禀陛下,公主殿下她并未回宫,而是让贴身丫鬟送来了这封信!”

李世民立刻走下去拿起那封信,心中生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几行清秀的大字,正是自家闺女的字迹。

“父皇,我和师父去洛阳玩啦,您不用担心,毕竟师父神通广大,他会保护好我的,嘻嘻~”

长乐走了……

“对了父皇,不要告诉母后,我怕她担心,若是母后问起,您就说我正在和师父一起闭关。”

她还学会了说谎……

“最后,父皇你千万不要怪师父,你不了解他,他其实非常敬重您,这次也是长乐软磨硬泡才让师父答应的,您要是责怪,就怪长乐吧!”

你不了解他……

“陛下?”

高全看到陛下看过那封信后,整个人都变得僵硬起来,手掌都在微微颤抖。

良久,李世民嘴巴一颤,失魂落魄地坐回到龙椅上,一声叹息在甘露殿中幽幽响起。

“女大……不中留呀!”

……

朝发长安驿,夕宿上阳城。

下午酉时,伴随着瑰丽的黄昏,一行人出现在洛阳境内的上阳城中。

落日西坠,霞光满天,上阳城中风景秀美,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这里没有长安的雄伟和繁华,却有股独特的宁静与从容,来往的行人并不神色匆匆,反而显得十分悠闲,眼中有种超然世俗的平淡。

这里不像是一座城池,反而更像是一个寺庙。

李道玄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发现,这里来往的行人几乎手上都戴着一串佛珠,茶馆酒楼中的说书先生讲的也不是江湖奇事,而是那些高僧的故事,比如鸠摩罗什。

“这鸠摩罗什乃是天竺的得道高僧,却一生娶了十二个妻子,破了色戒,最后火化时舌根烧灼不动,留下了舌舍利,至今还在白马寺中被供奉!”

说书先生讲得激情澎湃,语含敬重之意,但台下却有人不买账。

“一个和尚,娶了十二个妻子,破了色戒,凭什么还被称为高僧?如果这样都是高僧的话,那白马寺的和尚岂不是早就儿女成群了?”

有人发出笑声。

说书先生并不生气,他转动着手中的佛珠,道:“当年也有其他僧人用这一点来攻击鸠摩罗什,并欲效仿他娶妻生子,鸠摩罗什并未立刻辩解,而是非常平静地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

说书先生淡淡道:“鸠摩罗什将一把银针放入水中,然后全部吞入腹中,说,世人若学我,需先饮针止渴。”

众人顿时默然。

说书先生继续道:“其实鸠摩罗什之所以娶妻,都是被当权者所逼迫,他为了翻译经书弘扬佛法,才忍辱偷生,苟活于世,后来他和弟子接连翻译了《小品般若》、《法华》、《维摩》等经,并发下宏愿,若自己翻译的经书没有错误,死后定会留下舌骨舍利!”

“结果烈火烧了七天七夜,鸠摩罗什的肉身化为灰烬,唯有舌根处坚硬如石,化为舍利!”

听完说书先生的讲述,众人顿时对鸠摩罗什肃然起敬,觉得其无愧于高僧之名。

这时说书先生语锋一转,道:“据说,鸠摩罗什在圆寂前看到了未来,并留下了一个预言。”

“什么预言,你快说呀!”

说书先生目光深邃,道:“鸠摩罗什曾预言,两百多年后,将会有弥勒下生,明王降世,再造乾坤,解世间一切苦难!”

有人算道:“鸠摩罗什大师是东晋时期的人,两百多年……那不就是现在吗?”

有人惊呼道:“弥勒下生,明王降世,难道说的是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件事——”

“嘘!”

一个老人做出噤声的姿势,然后看了眼茶楼中的几个人。

那几个一看就是外地人,有一位年轻俊朗的道士,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童,还有个唇红齿白的小和尚,以及一只正在啃骨头的小黑狗。

这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组合,和尚和道士竟然走在一起。

要知道大唐尊道教为国教,佛门的地位不是很高,因此和尚和道士向来不太对付,这么其乐融融的组合确实少见。

“师父请喝茶!”

长乐穿上道童的衣服,扎着道髻,女扮男装,小小年纪就有了几分清朗出尘的气质,俊美无暇,令人侧目。

她手法娴熟地给李道玄泡了壶茶,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淡雅的茶香就飘了出来,令人垂涎欲滴。

李道玄点点头,发现带长乐在身边还是挺有好处的,第一是人长得漂亮,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都很有面子,第二则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几乎什么都会。

“弥勒下生,明王降世,再造乾坤……”

李道玄轻轻敲着桌子,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注视,品了一口茶后,淡淡笑道:“诸位,怎么不讲了,那位戴方巾的兄台,对就是你,你刚刚说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是什么事?”

那人连忙低下头,道:“没什么,失言,失言!”

李道玄没有继续逼问,而是对着玄奘道:“玄奘,你熟读经书,想必一定对鸠摩罗什有所了解,可知道他在临终前,是否说过什么弥勒下生,明王降世之类的话?”

玄奘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大哥,鸠摩罗什是我非常敬仰的高僧,根据佛经记载,他在临终前只留下了一句遗言,那就是若我所译之经书无误,当留舌骨舍利。”

顿了顿,他无比坚定道:“除此之外,再无任何遗言!”

李道玄点点头,道:“明白了,看来是有人想利用鸠摩罗什的名头,来宣传那个所谓的预言。”

听到这话,茶楼中的人们面色一变,纷纷望向那位说书先生。

说书人冷哼一声,继续转动着手中的佛珠,道:“这位客官,小老儿只是个说书的,所言也只是为大家图个乐子,孰真孰假,还要各位自己去定夺。”

李道玄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望着他,笑道:“阁下的佛珠不错,可否割爱?”

说书人心中一震,只觉得这个年轻道士的眼睛中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魔力,如星辰大海,仿佛看透了他的伪装。

难道遇到高人了?

说书人眯着眼睛仔细观察,却没有从李道玄的身上看到任何修行的痕迹,空空荡荡,似幽谷一般,不像个道士,反而像是个翩翩贵公子。

或许是我看错了……

说书人摇头道:“抱歉,这佛珠对我很重要,千金不换。”

李道玄点点头,不再说话。

说书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自己都感到奇怪,为什么面对一个毫无修为的年轻道士,会下意识感到压力。

玄奘忍不住问道:“这位老人家,请问这上阳城中可有一位浑身流脓的老乞丐?”

此言一出,李道玄立刻便观察到,茶楼中不少人的神色发生了变化。

说书人指了指东边,道:“东边有个破庙,乞丐都住在那里,你若是想找什么老乞丐,应该就在那里。”

玄奘露出喜色,道:“多谢老人家指点!”

他撑起雨伞,连忙朝着说书人指点的方向跑去。

这动作十分奇怪,外面明明没有下雨,和尚却撑着伞,还是一柄淡粉色的女子罗伞。

说书人目光一闪,心中暗自冷笑。

这小和尚看起来斯文,没想到还是个花和尚,养了一个漂亮的小女鬼,当真是世风日下!

“师父,咱们不过去吗?”

长乐捧着小脸问道。

李道玄哈哈一笑,刮了下她的琼鼻,道:“不着急,好不容易出趟远门,为师先带你好好逛逛,等晚上了,再带你去看一出好戏。”

“师父万岁!!!”

首节 上一节 464/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