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是西方世界的上帝之鞭

大明!我是西方世界的上帝之鞭 第173节

然而,这个计划,其实也是朱元璋的一个大败笔之一。

这些富商富户,他们虽然遵从了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从江南地区迁入凤阳。

田产也并没有卖掉,反而是将这些土地,挂在了亲属的名下。

然后,每年给自己假扮成乞丐,返回江南地区纵情享乐0 ....

再第二年二月的时候,再扮成乞丐,返回凤阳。

土地并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在这些人手中。

而这些人,都是富豪,想要掌控舆论的力量,太容易了。

每次出门的时候,还唱着他们编撰的民谣歌曲。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最后,更是成了一个地方特色。

凤阳花鼓!

老朱一辈子勤勉,最后,被一群“乞丐”给骂成了翔。

后世,很多不看史书的人,都认为朱元璋不是什么好人。

杀人如麻,民间造反最多,长相邪恶,各种黑。

其实跟这些人,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这些人,在未来数百年之间,一直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也一直都在左右着朝廷。

在明朝中后期,他们扶持了东林党,这支党派,后来就是干啥啥不行,夺权第一名。

朝堂上,只有他们说了算。

他们在朝堂上,整日里,为自己后面的江南财阀们,争夺利益。

各种各样的减轻这些富裕地区的税赋。

然后,各种征收北方地方的税赋。

造成了北方不堪重负,南方却是各种纸醉金迷。

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故事,1.7流传出来,杜十娘,李香君,这些明妓的故事,都比朝廷重要的多。

明朝被灭亡,其实跟东林党,有很大的关系。

在清朝,他们依然是一个团体,等到民国时期,某个光头,身后站着的,就是这些财阀。

“陛下,这个,我朝廷能够耕地的面积,现在是180万顷,合计是一万八千万亩!”

宋濂看了一眼这位陛下,开口说道。

作为太子的老师,这位可以说是非常的艰辛。

朱元璋亲自封了这位文臣之中,文采第一。

让他教导太子读书,不过双方的观点不同,这位也比较傲气,每次,都是被老朱贬官出去。

这是最近,又被召回来了.

第227章朱樉:我要一批士族,只精通四书五经的不要

“呵呵,一万八千万亩,这个数量,不对吧,刚刚可是有人跟咱说过,我大明有田产超过了八万万亩。

你说,咱是应该相信,还是不应该信呢?”

朱元璋敲着桌子,沉声说道。

“八,八万万亩?”

李善长等文臣,都是一脸惊愕的站起身,看着自家皇帝的时候,一脸的不敢相信。

“不可能,我大明,怎么可能会有这样数量的田产,陛下,不管是什么人,跟您说出这话,定是欺君罔上。

臣请杀此人!”

李善长直接跪在地上,他喵的,8万万亩,这是个什么概念?

朝廷总共也没有那么多啊。

然后,剩下的土地哪里去了?

作为士族领袖,他能够不清楚吗?

他们家名下,有多少土地,他也是清楚的,如果把这个数量公开出来,估计这位第一时间,就抄了他的家。

但是,是哪个混蛋,跟这位陛下说,07国家有8万万亩田的?

这他么,不是坑人吗?

这也并不怪李善长,明朝的土地虽然多,朝廷能够控制的,还真不多。

而后来,万历时期,出来个张居正,弄出来个一条鞭法,朝廷才整出来900多万顷土地。

当然了,这个田产,统计的是国家的土地。

而还要分出去十分之一交给军队。

毕竟,军队没有军费,需要的军粮和武器装备,都是要钱的。

所以,将十分之一的土地,给了军方,让他们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呵呵,你的意思是,咱这个田产数量,说少了?”

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的李善长,他冷笑了一声。

给咱扯淡是吧?

那我就跟你们扯呼扯呼。

“我大明确实是没有这么多的土地啊,陛下,若真是有这么多的田产,和苦于每年,还有人饿死呢!”

李善长苦笑道,这个田产数量,要是报上来了,每年,征收税赋,要如何去进行。

他们的自留田,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对待士族,还是很宽容的,有功名的举人,就可以享受100亩田地的免税。

而这个政策,造成了后来,商贾直接将田,放在这些士族名下。

只要成为了举人,就能够快速发财致富,成为权贵阶级。

范进中举之中,不中举人之前,谁对他都是各种看不起。

等中举了,本来的丈人,毕恭毕敬,县令送来银子,商贾送来土地。

这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而官员,谁家里没有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田产呢。

“呵呵,最近,可能是我对士族太过于宽仁,诸位爱卿以为,咱老朱手中的屠刀,不够锋利是吧?

今年开年,咱就要统计田地。

如果大臣们,给咱统计的田地不够,那咱就亲自下去看看,到时候,什么情况,就不是咱能够预料的了!”

朱元璋说了这句话,也不管这些人,直接转身离开了。

让李善长等人,面面相觑,彼此之间,都无言以对。

“到底是谁,跟陛下说,我大明有田产8万万亩的?”

李善长眼睛都快红了。

8万万亩,那是个什么数量?

是现在田产的数倍,这他么,他们上哪里,给这位陛下弄来这么多田去?

哪怕是把满朝文武藏匿的田产都拿出来,也不够这个数量啊?

“相公,现在说这些没有用,陛下刚刚可是说了,若是今年,不能够统计出来田产数量,到时候,陛下亲自下场,那个时候,我等士族。”

胡惟庸看了一眼自家这位亲家,也是一脸的担忧。

谁都清楚对方的情况。

“算了,先回去研究研究方案吧,看看到底应该如何去办,不管如何,绝对不能够让陛下亲自下场!该死的,到底是谁,敢陛下说的这个情况?”

李善长恶狠狠的开口。

而这些文臣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当官的,如果真的都是非常清廉的人,就奇怪了。

明朝上下300年,被称之为典范的,就一个人,海瑞。

平日里,吃口肉,都得合计半天那种的。

剩下的,就是张居正,都不是一穷二白。

给皇帝各种限制,他还是很享受的。

所以他死后,万历皇帝直接给他来了个抄家,家属流放三千里。

皇帝大开杀戒,他们可是扛不住的。

首节 上一节 173/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