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551节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李治小野鸡、武曌、李隆基、李亨、李豫,见老祖宗都动手了,岂有不出手之礼,一个个纷纷是操起手中小金瓜就是对着俱文珍一顿狂砸。

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俱文珍,在这一连串小金瓜的疯狂问候下,从头到脚就没有一处完整的骨头,全身粉碎性骨折。

“圣,圣……”

趴在血泊中的俱文珍,眼神中透着凄惨的迷茫,他都没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艰难的仰头看向同样是一脸惊愕的李适。

砰。

李二抬脚,对准一跺,将这俱文珍的脑瓜子直接踩裂,眼眶骤然爆裂,一对眼珠子就像是弹簧一般,直接飙飞了出来,不偏不倚落在李适脚底。

唐家堡这几个,一个个都是溅满身血。

这场面,着实够血腥。

“父,父皇,这,这,这……”

李适望着被锤死的俱文珍,又看向面前的李豫,整个人已然是口不能言,结结巴巴。

‘啪’。

李豫的一巴掌,已然是朝李适扇了下去。

“你个逆子,你可知你都做了些什么混账事?!”

被自个老爹一耳光打懵了的李适,捂着脸愣在原地半晌,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都想问,你们为什么一上来就杀了我的乖乖家奴!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啊!

“还有一站,不要浪费时间。”

季伯鹰看了眼李二,淡淡开口。

一语出。

这让原本打算亲身教育一下李适的李二,选择了暂时忍下,等回到醉仙楼,再好好让这不肖子孙知道什么叫做李氏家法。

“是。”

李二将手中小金瓜收起别在腰间。

“兄长,从小唐的问题来看,下一个是不是就应该是唐顺宗李诵了。”

“唉,说来这李诵也真是可怜。”

这一趟大唐之行,老朱这个大明太祖虽然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但是当提起这大唐第十一位皇帝李诵的时候,眼中也是不禁流露出几分同情之意。

“嗯。”

季伯鹰微微颔首。

李二在醉仙楼中所提的问题。

从唐德宗李适这里,李二能够得知唐朝宦官为何能够得到废立天子的权限,原因在于李适赋予了宦官成体系的执掌禁军兵权。

这大唐的权宦掌权和大明的权宦乱政截然不同,大明的权宦再牛逼,文人再怎么喷,那也只是皇帝养在身边的狗腿子,实实在在的家奴,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

而大唐的权宦,权力并非来自于皇帝,而是来自于制度架构,来自于兵权。

正如伟大的润曾言:那那啥里出政权。

说白了。

大明的权宦,就是皇帝养的狗,绝对的忠犬,有时候出了事的时候还可以杀狗平愤。

而大唐的权宦,则是皇帝身边的持枪且唯一持枪的恶仆,只要这恶仆哪天不高兴,随时都可以在主人头顶上撒尿,甚至一枪把主人给干掉,还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

德宗李适,就是给恶仆发枪的那一位,并且还贴心的为恶仆准备了受大唐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无限期持枪证。

“李诵?”

李二闻言,眉头皱起,身为太宗的他对这些后世子孙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陌生。

“嗯,唐顺宗李诵,唐朝唯一一位被宦官逼迫禅位的皇帝。”

稍显沉默片刻,季伯鹰又补充加了一句。

“也可以说是第一位被宦官所弑的天子。”

毕竟李二问的问题之中,就包含了第一个被宦官弑杀的大唐天子。

唐顺宗李诵,在禅位成为太上皇后的第五个月,突然毫无征兆的暴毙,宪宗对外是宣称病故,但实际上,综合多方史料来看,大概率是被宦官给弄死的,毕竟这帮宦官对顺宗李诵恨大发了。

当听到‘宦官所弑’四个字的刹那,李二眼眸戾色乍现,腰间别着小金瓜都已经忍不住要开启自动模式砸人了。

李二脸上的表情落在老朱眼里,让他感到无比熟悉。

他犹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次听到老朱家后世子孙干的那些荒唐事,也是和李二现在差不多表情,恨不得把这些不肖子孙一个个给回炉。

老规矩。

季伯鹰要先将唐顺宗李诵的生平事迹,大致给捋一遍,然后打包发给这帮唐家堡众,不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本末。

解答疑惑,主打一条龙服务。

纵观唐顺宗李诵,他的一生伴随着八个字: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他十八岁被册立为皇太子,年轻时也曾仗剑纵马,亲率大军抵御叛军,为父亲李适断后,奉天之战更是披甲上阵,身先士卒,与叛军血战四十余天。

当然,后期被他爹李适搞抑郁了又是另一回事。

李诵登基之初,启用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要削平藩镇、废黜权宦,收归禁军兵权,重塑大唐天下一统,只可惜他用的这批人都是怀着空想理想主义的文人,步子迈得太大,干活不切实际。

作为大唐做太子时间最久的皇帝,李诵提心吊胆的做了26年太子,把人都给干抑郁了,最后结果只是做了186天皇帝,甚至连个年夜饭都没吃上,不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历代帝王里由皇帝进入太上皇角色速度最快的。

而且在做太子期间,因为被父皇李适猜忌,本就怕说错话而获罪的李诵,在登基的前一年还中风了,彻底失去了语言能力,成为了哑巴,故而也有着‘哑巴天子’的外号。

同时,他也是驾崩后初次谥号字数的唐朝皇帝,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这也算是他儿子李纯对老父亲的一份愧疚吧。

而之所说他随遇而安,是因为他真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首先,他平静接受了自己爷爷,也就是代宗李豫的才人为妃子,完美实现了祖孙同乐;接着,他把自己的亲儿子送给了父亲李适做儿子,成功和自己的亲儿子从父子变成了兄弟。

无论是身为皇太子时的深藏不露,还是登基后的革除时弊,无论是面对父皇李适对舒王李谊的偏心,还是儿子李纯对自己的进逼,无论是宦官强求他选立储君,还是逼他退位,无论是位居九五,还是成为太上皇,他都是随遇而安,史书上几乎看不到他在这些事上曾有过怎样的抵抗。

可就是这么一个皇帝,最后的结局,却是折于宦官之手。

当然。

后世诸多猜测,李诵之死应该也有他儿子宪宗李纯的手笔,至少是默认,因为李纯登基后并没有对俱文珍、刘光琦等人秋后算账,反而是加官进爵,让这几人都是得以安然终老。

“狗东西!”

李二在大致了解了唐顺宗李诵的事迹之后,脚下更是用力,直接把已经死透了的俱文珍脑袋给踩爆。

“都是你这逆子造的孽,几损我一员好圣孙!”

李豫亦是顷刻暴怒,朝着李适又是接连几巴掌扇了出去,直接把李适一张脸给打肿了

还不等李适从懵逼中回过神来。

武曌提着小金瓜,朝着李适就要砸下,被旁边的李治小野鸡连忙拦住。

因为。

武曌冲的是李适的脑壳,这一金瓜要是砸下去,得当场开花,不死也得当场变成脑残。

“媚娘,这好歹也是你我后世血脉儿孙,不应这般血腥,应以教育为主,教育为主。”

闻言,武曌厉声一喝。

“已过不惑之年,还教育个甚东西?!”

小野鸡连声安抚,武曌这才最终作罢,但是眼神中流露的骇人杀意,依旧是让李适感觉浑身发颤,头皮发麻。

这就是传说中的则天女帝嘛?简直太可怕了!

“继续,别浪费时间。”

季伯鹰不想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一语落。

唰。

殿中人影,尽数消失。

这紫宸殿之中,只余下了一具被砸的全身稀碎的残躯,空气中飘荡着刺鼻的血腥气。

………………………

大唐永贞时空。

永贞元年八月,大明宫,蓬莱殿。

蓬莱殿位于紫宸殿之后,属寝宫别殿,北面临靠太液池,且地基比池畔高数丈,可纵观山水之美景。

此刻。

在这殿窗之畔,鬓角斑白的天子李诵望着外面山水,伏案手执墨毫,恣意挥洒着。

于他身后。

枢密使宦官俱文珍、枢密使宦官刘光琦、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钧等,以及各道节度使遣入京师的使者,皆是静静站着,注视着正在御案旁写字的李诵。

“圣人在上,得大唐先祖庇佑,我朝太子有昔年太宗之遗风,定能重现贞观之盛世。”

“故而,臣等斗胆上奏,圣人龙体不佳,恐难以继续担负起复兴大唐之伟业,当效仿先贤尧舜,禅位于监国太子李纯,进位太上皇,颐养天年。”

“如此天下可定,百姓可安,社稷之福也。”

首节 上一节 55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