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50节

“所谓商君变法,核心在于三点。”

“一、扩大税基,以‘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私有制来激发百姓种地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

二、打击贵族,以军爵制快速瓦解旧贵族,向百姓直接征税,防止税收被贵族截留,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三、实施国营政策,国家控制自然资源和物资买卖,赚取高额收益。

如此变法之后,税收源源不断地送往国库,十年时间秦之财政收入增加二十倍,秦这才有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本钱。”

说完,季伯鹰扫了眼老朱等人,都是眼神一亮,哪怕是宣德朱瞻基都精神起来了,他们还从未听过从财政角度来剖析秦王朝,这等深层次的解析。

“而秦之败。”

“秦灭六国,用的是以战养战的财政国略,每一次大规模军事打击,都是倾国财力的投入,通过对占领地征税和掠夺官府财富,维持帝国财政平衡,保证军队后勤。”

“而灭六国之后,又继而先后发动五十万大军,耗时五年平定南越,又以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收付河套。”

“到了这里,问题就来了。”

问题?

皇帝们都是皱起了眉头,这有什么问题?

对于秦皇的武略,哪怕是老朱棣这等为大明开疆扩土翻了倍的一代雄主都自愧弗如。

“南越、河套与六国之富庶不同,能用来纳税的人口与土地太少,根本弥补不了战争支出,也就无法保证财政平衡,再加上一统天下后国内官僚数量短时间骤增以及数百万的劳工苦役,财政就此开始失衡,而一旦失衡,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加税这条道路,单单农业税很快就加到了恐怖的七成,天下苦秦久矣,官逼民反,税基越来越低,恶性循环之下,财政失衡越来越严重,最终帝国轰然倒塌。”

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

这就像一家正在快速扩张的公司,看似赚很多,但实际上赚的转手就花出去,突然资金链断裂,那唯一剩下的就是去银行贷款,而当贷款贷到银行看见你都关门放狗的时候,也就到了该倒闭的时候了。

老朱等人,听得心惊肉颤。

季伯鹰望着诸位天子储君的惊讶之色,嘴角微扬。

“所以。”

“这一堂课我要教你们的,只有两个字。”

抬手拿起怜香呈上的斗笔,在这「财政」后面又写下了两个字。

「搞钱」。

二字一出,诸位皇帝的眼神都亮了。

并不只是普通人喜欢钱,皇帝更喜欢。

于老朱而言,有了钱才能快速恢复国力。

对朱棣来说,有了钱才能继续北伐,彻底干死蒙古鞑子。

至于朱高炽和朱瞻基,有了钱才能稳定国家,将民生推上巅峰。

“兄长。”

“咱有一事不解。”

老朱皱起了眉头,罕见的打断了季伯鹰。

“你说。”

季伯鹰看向老朱。

“搞钱在咱看来很简单啊,多印一点宝钞就好了,钱嘛,不就是纸嘛,印多少还不是咱说了算。”

哥哥们,看到你们的吐槽了。

唉,不能这样啊,你想,大神们写一个拍蚊子的情节都得铺垫几十张几万字,咱比他实诚多了啊,而且这不是水,咱这本书的主线就是循序推进的,我明白哥哥们急切的心,但是写书得一步一步来啊,你们也不想这本书的线七零八乱吧。

每天看看书,喝喝茶,不急不躁,哥哥们想看的都会有的。

再就是,咱从没一更过啊,咱最低都是二更,上架后更是要爆更的!

哥哥们,千万不要弃书,看到这两个字,玻璃心的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求月票啊………!

第56章 都不把咱的祖训当回事?(求追读!求

月票!)

老朱皱着眉头,很认真的看着季伯鹰。

从老朱这幅表情可以看出,他坚定的相信自己这话,没毛病,很科学。

季伯鹰笑了,他等的就是老朱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洪武朝与永乐朝,太祖皇帝与太宗皇帝可都是拿命印钞的主,印钞机咔咔咔的日夜连轴转,唯恐印的不够多。

不懂金融猛兽的可怕,迟早都要吃大亏。

随后,目光看向了座位上的几位在职皇帝。

“乙一、丙一、丁一、戊一,你们四个来告诉你们老祖宗,在你们各自的朝代,一石米的宝钞价格。”

老朱一愣,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人来说?

一石米的价格,不就是一贯钞吗?

常识!

街边的三岁稚童都知道啊!

第一个被点名的建文朱老四深吸了口气,看向老朱。

“父皇,十贯钞可买一石米。”

老朱还未来得及发飙,永乐的老朱棣也已经开口了。

“我在朝时,八十贯可买一石米。”

宣德朱瞻基紧皱起了眉头,也是目光看向老朱。

“禀太祖高皇帝,民间一千贯宝钞可购买一石米。”

一千贯?

原本还在惊愕八十贯一石米的老朱,瞬间怒了,猛的一拍太师椅站了起来。

“这是什么奸商?!”

“咱非要扒了这帮贼子的皮!”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有句话没说出来:伱就是最大的奸商,而且还是专干无本买卖的那种。

“老朱,别激动,你先坐下。”

话语一出,老朱也是反应了过来,连忙是点了点头。

“兄长莫怪,咱就是有点怒过头了,一石米竟然要一千贯宝钞,简直是无法无天!”

“嗯。”

季伯鹰微微颔首,接着看向座位上的皇帝们,开口道。

“这种情况,叫做通货膨胀。”

“即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购买力大于生产力,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一种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钱太多了,以至于钱不值钱了。”

购买力?生产力?钱不值钱了?钱还能不值钱?这是什么逻辑?

老朱眉头越皱越紧,感觉自己脑仁都有点疼。

大明宝钞可是他当年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伟大杰作,他一直引以为傲,而确实,大明宝钞的出现,为洪武初期的国力快速恢复起了极大作用。

可这操作,无异于饮鸩止渴,消耗的是国运。

而且最让百姓嗤鼻的是,你拿票子换走了我手里的银子,然后还不让我用钞票交税,这和耍无赖有什么区别?

“兄长,那该怎么办?”

其他人,也都是凝望着季伯鹰,眼神中露出对答案的期望。

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大明宝钞的迅速贬值以及民间海量的存钞,都是一个令人无比头疼的大难题。

其实到了宣德时期,大明宝钞的效力已经跟废纸差不多了,仅仅只是依靠皇权在艰难维持着。

毕竟是朝廷发出去的法定货币,总不能不认吧?

“你们觉得,这是个大问题吗?”

季伯鹰没有立刻回答老朱的问题,而是望向这群皇帝。

老朱棣点了点头,率先回答。

“宝钞贬值的确是个大问题,倘若不解决,遗留后世,更是个麻烦。”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棣,倘若夏原吉在此,定会站出来。

夏原吉:陛下您哐哐印的时候怎么不觉得是个麻烦?那家伙怎么劝都没用,印钞的时候笑得可欢了,拿着小皮鞭在我身后肆意挥舞,不印就抽我……

宣德朱瞻基则是叹了口气,深深的看了眼刚发言,隔了几个座的老朱棣,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毕竟他就是老朱棣口中‘遗留后世’的那一位后世。

在他的宣德十年,大明宝钞这玩意,狗拿来擦屁股都嫌疼。

“兄长,既然宝钞有问题,实在不行,等到不能用的时候,咱就再换一种宝钞,咱们从头开始,如此岂不是就解决了那什么通货膨胀。”

首节 上一节 50/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