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383节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得了零分。

然。

还不等老朱棣反应过来。

一道青金电光闪过,一道胳膊粗的蛇形闪电,骤然从小乌云中爆射而出,不偏不倚,正中老朱棣的头顶位置。

焦味,瞬间传荡整个主堂。

再看老朱棣,面色炭黑,须发炸起,整个人身上充斥着一股淡淡的焦味。

“兄长,老四他……”

老朱看向老朱棣,眉头下意识皱起,颇为担心。

“无碍。”

季伯鹰淡淡开口。

刚才这一道雷,只是用于课堂惩戒,主打一个丢人效果。

季伯鹰严格将闪电的电压控制在了一个老人完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看起来吓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强力效果,落在身上顶多酸酸麻麻。

所以这老朱棣只是看起来有些狼狈,实际上没有受创,反而很有可能打通了任督二脉。

“老朱棣,我看了你写的总结,不能说写的不好。”

“只能说,风马牛不相及。”

从阿标手中接过老朱棣交上来的总结的时候,季伯鹰看的都无语了。

这位马上皇帝,满篇都是离不开两个字:北伐。

季伯鹰就在想,他昨天的课上究竟在哪里提到过‘北伐’两个字?李二提过?

听到这个评价,座位上的老朱棣,沉默了。

他除了须发炸一点,面容黑一点,的确并没有感觉身体不适。

但是在这么多燕藩子孙面前被当众雷劈,他这个燕藩之祖的脸面,多少有些拉不下。

这份总结,起初他是想好好写。

可是写了几句之后,老朱棣脑袋里就莫名想到之前讲过的‘沙俄’帝国,随即思绪便是像开了闸,一发不可收拾,结果好好的一份总结被写成了北伐计划战略书。

这就像班主任让你回家写一篇日记,你回头交上来一篇斗破苍穹外传。

就问你班主任干不干你?

“爹,没事的,下次儿子交白卷,帮你扛雷。”

坐在老朱棣身后的永乐大胖,很是贴心的说道。

‘好大儿!’

老朱棣略感欣慰。

“爹,你身上的肉味好香啊…”

刚夸完好大儿的老朱棣,瞳孔一缩,他发现永乐大胖咽了咽口水,竟然在盯着自己,眼神中闪烁起了异样的光芒。

“剩下人的成绩,会贴在国祚榜单旁边,你们课间可以自行查阅。”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实践课。”

随着季伯鹰话音落下。

霎时。

这主堂之中,天启时空的各路军行军投影顷刻出现。

老朱等这一帮大明天子储君,对这个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而李二李治以及武曌,则是新奇不已,目光来回的在每一幕投影上看着。

季伯鹰扫过这五路大军的投影光幕,富有规律的拨动着天启时空的时间线,将这天启灭奴之战加速,加速,再加速!

“小唐,咱这大明的将领不错吧,比起你那凌烟阁的如何?”

老朱笑呵呵的侧过头看向坐在讲台侧位的李二。

这天启战场,他老朱的十大开国虎将,可是全数都投下去了。

“甚好!”

李二微笑着点头称赞,心里却是在默默鄙视。

‘我大唐凌烟阁十三武将,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

天启时空。

十月初,辽东之地,这个节气已然是漫天飘雪。

金国都城,盛京。

原先的沈阳就是一个小城,属于拱卫的卫城性质,只是因为战略位置重要,所以素来为辽东囤兵重镇。

自从努尔哈赤迁都于此,改沈阳为盛京之后,对沈阳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建。

不过,这个扩建实际上也很是有限,毕竟这帮建奴也没有什么钱。

一直到皇太极登基之后,尤其是改国号为大清之后,皇太极为了让沈阳更加符合一个王朝之都的气派,这才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当下之盛京,落地于城中心的汗宫之内,大政殿。

新任金国大汗皇太极坐在南面首位,同样在旁坐着的还有三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

这便是皇太极继位之初的景象,四大贝勒合议制。

原先努尔哈赤定下的这一项四大贝勒贝勒共同议政的合议制度,在皇太极登基之后,依旧在实施着。

对于皇太极而言,这就是掣肘。

比如此刻。

皇太极眉头微皱着,脸上浮现出不悦。

他刚提议要与大明暂和的计划,还没说完自己的计划,就被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三大贝勒集体暗中怼了一波。

“先汗征战数十年,国内族内损耗巨大、民众厌战之心绪渐涨,何况明军在山海关外构筑的关宁锦防线愈发稳固。”

“此时全力与明军硬战,绝非良策。”

皇太极扫过代善三人,凝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冷意。

“大汗,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我坚决拒绝与明军议和,哪怕只是暂时的计划,若是先汗在世,也断然不会同意。”

大贝勒代善言辞犀利,俨然是把刚挂的老奴牌位搬了出来。

“明军这一次十数万大军出山海关,所求的就是想要与我们野战,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遂了明廷的愿!“

“难道野战之上,我八旗子弟还会怕这些明军不成?!”

代善的话音刚落。

性情素来野莽的三贝勒莽古尔泰,立刻接语。

“大贝勒说的对,野战之上,我八旗子弟从未败过!”

“我们就应该学先汗当年在萨尔浒打的那一战,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区区小明军。”

“吾等挥手间,灰飞烟灭!”

皇太极扫了眼这二人,尤其是莽古尔泰,就像看傻子一样,这些人平日都不看时事新闻吗?!

今时已然是不同往日,再像努尔哈赤那样搞,简直就是寻死。

皇太极眉头皱的越发紧,这合议制度当真是把他的话语权给卡的死死的,心中下了决心,找个机会,把这仨一个个都干废。

而就在这时。

有着数道踉跄身影,快速朝着大政殿奔来,口中大喊着。

“七贝勒回来了!”

“七贝勒回来了……!”

“………………”

话音传来,皇太极眼睛陡然一亮,脸上透出欣喜,从汗位上站了起来。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等多尔衮的消息。

虽说诸贝勒合议制会在朝议上限制汗权,但皇太极这一招先斩后议,这其他几个贝勒也无话可说,这是大汗的特权。

闻言,代善这些人也都是纷纷望去,眉头皆是紧皱着,他们当然都知道皇太极已经派遣多尔衮出使明廷,暂行议和之事。

哗啦啦。

五个狼狈至此的人,头顶的金钱鼠尾辫连带着头皮都被削了,一个个滚进了大政殿。

“多尔衮呢?”

望见这五人惨像,却是不见多尔衮,皇太极眉目一凝。

首节 上一节 383/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