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10节

“标儿,你可会怪父皇。”

不论怎么说,朱允炆都是朱标的血脉,只要朱允炆做皇帝,那未来大明的帝位就依旧会在朱标这一支传袭下去。

朱标笑了笑。

“儿臣若说一点不悦都没有,那是欺瞒父皇。”

“不过儿臣不悦的并非父皇,而是愧于自己教子无方,竟是教出这么一个无能的后继之君。”

朱标心中决定,今天回家,就把四岁的小朱允炆吊起来暴打一顿,太丢人了!

“标儿,不需放在心上。”

“咱问过仙师了,后世之事是后世之事,不会影响现在,只要你好好养着身子,就断然不会出现洪武二十五年暴毙之事,这大明江山,咱依旧要交给伱。”

“只是,你也要注意好雄英的身体,以及尽早为允熥挑选好老师。”

“万一…”

“咱是说万一。”

“如果雄英依旧不测,那咱们也可以把希望托付在允熥身上。”

老朱这话,明显是将洪武时空的朱允炆给忽略了。

“儿子明白。”

朱标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开了口。

“父皇,儿臣有个请求,希望父皇可以延缓四弟就藩的时间,我想把他带在身边,一同处理国事,先前下旨只准我一天处理政事四个时辰,我一人必然是时间不够的。”

老朱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沉思了良久,叹了口气。

“咱的好儿子啊。”

他当然明白朱标是什么意思,名义上是说自己时间不够,要拉着朱棣一起干,可实际上朱标是担心自己不测,打算亲自培养老四,为老朱提前准备好接班人。

朱标心中有的是大明江山,而不只是自己。

就在这时,殿外有着唱名传来。

“韩国公李善长觐见,翰林学士承旨宋濂觐见…!”

待唱名落,毛二虎已经带着两人迈过了殿阶。

此时的李善长心里正在打鼓,他是胡惟庸的亲家,又是胡惟庸的恩师,全大明都知道他和胡惟庸是穿同一条铁裤衩的。

胡惟庸刚被处死,自己就被召见,离家前李善长连棺材板用什么材料都选好了。

但其实他担心多余了,老朱并没有打算杀他,至少现在的老朱还没打算杀李善长,史载李善长死于洪武二十三年,罪名虽然是坐胡惟庸党,但实际上是这老小子老而昏聩,接连做蠢事惹怒了老朱。

宋濂则是神色平静,他只是感慨世事无常,身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与刘伯温并称一代文宗,自大明开国之后,他便为太子诸王之师,更是被洪武帝誉为大明第一文臣。

犹记得洪武十年他归田之时,洪武帝亲自践行,那时的他是何等荣光。

而如今,却因为长子宋慎牵连胡惟庸案沦为阶下囚。

如果历史走向不变,宋濂长子宋慎与次子宋璲都坐法死,朱元璋本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于次年病逝夔州。

一代文宗,落寞收场。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二人同时行礼。

“朕安。”

老朱看了眼金銮殿下的这两位,对这两人心里在想什么,老朱很清楚。

“咱近日思量,察觉宗室封爵之制有缺,欲改之,你们二人有何良策。”

“另,包括太子在内,每人说出一条当前国政之弊。”

李善长和宋濂一愣,心想就这?!

朱标也是一愣,下意识看向老朱。

‘为啥我也要说?’

他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老朱要把自己留下,让老四去送季伯鹰,敢情是看不起老四的智商。

………………………………

入了夜,秦淮河两岸,一片醉红。

后世人只要一谈到洪武,第一念头便是血洗朝堂,但很少有人知道,因金陵十六楼的出现,洪武之风月,冠绝大明。

世人云:春江秋月十六楼。

十六楼本质上就是‘官妓’,其内女子国色天香、色艺俱佳。大致沿秦淮河畔分布,每座酒楼都有三层楼,每一层挑高近十米,高基重檐,栋宇宏敞,在当世是绝对无可争议的巅峰。

醉仙楼,十六楼之最,整个顶楼都被包了下来。

“皇伯父,小侄先告辞了。”

顶楼最为雅致的雅间,布局典雅,四面皆是落地屏风,不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眼空阔的夜景,放在二十一世纪,这就是顶奢SVIP套房。

季伯鹰没有选择去老朱的紫金山行宫,那种地方不是他这种俗人待的。

点着烟,季伯鹰站在窗边,望着这秦淮河的万紫嫣红,他准备刷新一下洪武时空和建文时空的国祚,看看今天的努力是否白费。

正要操作。

咿呀,门被轻轻推开了。

季伯鹰眉头顿皱,太没有礼貌了,竟然不敲门!

刚要发怒,眼角余光瞥见两道入内的曼妙身影,那是两个女子,左侧女子上身裹着神鸟抹胸,沟壑万千,白色纱裙自腰间便是分作数缕,玉足隐没其间。

右侧女子打扮相差无几,只是抹胸为红纱,勾魂锁骨间挂着一串银铃,一颦一簇银铃悦耳,腰间往下则是浅黑色的裙摆。

皆是肤若凝脂,面如白雪,腰肢纤细,青丝垂莞。

最关键的,她两长的一模一样。

‘这小朱四,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惊扰大人,奴婢该死……”

二女惊若小兔,脸上满是惶恐,皆是伏首跪于床畔,她们两本是教坊乐妓,此前从未侍奉过男子,今夜却是突然得令来此。

并被告知,若被轰出房间,那她们这辈子就完了。

“求大人不要赶我们姐妹走,我们姐妹什么都愿意为大人…”

梨花带雨,望之心怜,

季伯鹰深吸了一口嘴角的烟卷,碾灭。

他本非好色之徒,只可惜他有一颗好善之心,善良的人,活得总是要累一点。

“我教你们一个游戏。”

二女下意识抬头望向季伯鹰,含泪的眼眶中透着疑惑。

季伯鹰嘴角微扬,抬手一挥,在这桌边出现两瓶人头马XO。

“名曰,高山流水。”

后面有彩蛋,姐妹花照片,非得打码才能发出来,大家凑合用吧,节制。

第12章 道衍:欲与仙师论道

建文时空。

自燕军攻破应天,已经过了一个白昼,除却紫禁城燃起的那一场大火之外,并无引起其他任何异动,而应天民间则是传出一道流言。

燕王朱棣拜谒孝陵,得太祖高皇帝显灵,授天命、托社稷,掌大明江山。

其中真假自然无人得知。

但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一同从孝陵文武正门走出,这一幕却是文武百官亲眼得见的,并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建文帝准允,由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方孝孺宣太祖遗诏,册燕王为摄政王,授监国之权。

应天,燕王府。

这座府邸是朱棣未就藩前的王府,朱棣现在只是监国摄政王,皇帝依旧是朱允炆,所以紫禁城自然还是给朱允炆住着。

书房之内,二人对坐,茶烟袅袅升起,伴着窗外风月飘曳。

“殿下果真见到了太祖高皇帝?”

身着黑衣,头点十二道戒疤,被后世人誉为黑衣宰相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他今夜才刚刚赶至应天,此时凝视着面前的朱棣,方才朱棣和他讲了拜谒孝陵时发生的一切。

“大师无需再去纠结真假,此事有孤,建文,高煦,朱能,方孝孺一同见证,断不会有变。”

“孤连夜请大师过来,只为求一个答案。”

“谁可为孤守北境疆土?”

道衍眉头紧蹙了起来,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反问。

“那位仙师可有说不让殿下迁都之缘由?”

原本道衍和朱棣的计划,就是拿下应天之后,立刻着手迁都,这样做能够最快切断建文在江南各省的旧臣势力,稳固朱棣篡下的皇权,但现在皇权得位已正。

首节 上一节 10/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下一篇:特种兵:签到一百天,活捉秦三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