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133节

旷修移眸看去,就看到弄玉抱着古琴,缓步走了进来,向着旷修道:“弄玉见过旷修先生!”

“我有一曲,还请旷修先生指教一二!”

旷修怔怔出神,随后也没有拒绝,示意弄玉弹奏了起来。

弄玉将古琴放好,就此弹奏了起来。

弹的乃是“空山鸟语”,虽然她还有一曲“心弦之曲",那心弦之曲,乃是心的共鸣,本质上,是不存在于世上的音律,唯有心心相印者,方才可以听到那曲音律。

琴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安静的空谷之中,忽有鸟语回荡,初时只有一只鸟儿的声音,顷刻之后,好似千万只鸟儿在鸣叫一般,诸多鸟儿争鸣不休,但声音却并不杂乱,相反,它们配合无间,演绎出了一曲举世罕见的妙乐。

一曲终了,旷修缓缓的睁开眼睛。

“好曲,好乐!”

“旷修先生谬赞了!”弄玉低头,声音轻柔,II还请旷修先生指正一二!”

旷修沉思了一会儿,还真的给弄玉指点了起来。

弄玉在音律之上的造诣虽然不俗,但毕竟年纪不大,而旷修乃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天才,又见多识广,哪怕弄玉这一曲已经几近完美,但对旷修而言,依旧是有些缺陷的。

在听完旷修的指点之后,弄玉一脸受益良多的神情系。

苏玄讲道,她因为不通术法,所以没有收获,眼下,在旷修面前,总算是和阴阳家之人来到了同一水平线,获得了一些收获。

“听说旷修先生有一曲高山流水,不知可否有幸一闻?”

在旷修指点完弄玉之后,苏玄也向着旷修说道。

旷修听到苏玄的话后,微微一愣,高山流水,乃是古曲,当世知道他掌握了这曲子的人极少,不曾想苏玄竟然知道,但他还是开口回应道:“高(赵的的)山流水,乃是一首两人合奏之曲,上八段为高山,下八段系流水,单靠我一人是无法演奏!”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看向弄玉道:“你在音律之上造诣不俗,若是再精进一段时间,或许可以同我一道演奏此曲,除你之外,这王宫之中,却是无一人有资格同我一道演奏!”

旷修这句话说得很是狂妄,但他作为这个时代的带明星,确实有资格说出这等狂妄之言。

“能够被旷修先生认同,可以和旷修先生一道演奏高山流水的,恐怕只有高渐离一人吧!”苏玄似乎知道旷修在想些什么,又开口说出了一个名字。

旷修听到这个名字,瞳孔微微收缩。

高渐离,他和此人从未见面过,但这个人,却是他心慕已久的知己!.

第一百九十九章笼中之鸟,赵国将亡!

“玄天阁下……”

从旷修处离开之后,弄玉向着苏玄开口道。

“你是想问高渐离是谁?”

苏玄知道弄玉在想什么,直接将她心底的疑问说了出来。

弄玉点了点头,先前苏玄提及高渐离这个名字的时候,旷修的神情变化她看在眼中,而且旷修也承认了,高渐离乃是当世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一道演奏高山流水的人。

高山流水,乃是传世之名曲,出自伯牙和钟子期之手,两人相遇,可谓是得遇知己,以至于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

旷修先前承认当世只有高渐离一人可以与之演奏高山流水,除去了高渐离在音律之道造诣高深之外,恐怕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旷修看来,高渐离是他的知音。

这也是弄玉琴艺高妙,却依旧被旷修认为还不能和他一道演奏高山流水的缘故。

因为在旷修看来,弄玉并非是他的知音、知己。

“高渐离乃是燕国的乐师,此人在700燕赵之地有些名气,不过却不及旷修名声浩大,你没有听说过也实属正常。”苏玄向着弄玉解释了一番高渐离的来历。

弄玉沉声道:“先前旷修先生奏曲,我能够听出,他的内心之烦闷。”

虽然最终旷修没有给苏玄演奏高山流水,但苏玄来都来了,旷修还是给苏玄弹奏了一曲。

“他会烦闷,也很正常,毕竟,他是一个赵国人,而赵国,如今就要亡了,他却无能为力!”

弄玉听着苏玄的话,心底感叹。

对于旷修这种情绪,她倒是能够体会一二,旷修本是宫廷乐师,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赵国渡过的,他对赵国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本来在赵国待得好好的,突然被掳至秦国,就已经让人有些烦闷了。

在秦国待得久了,如何不知赵国的局势?

赵国,是很难挡住秦国的。

但弄玉却没有多说什么,说到底,是因为在韩国灭亡之后,如今的她,加入了阴阳家,已经算是秦国之人了。

比起操心旷修的事,今天见到旷修之后,她也算是了却了某些心愿了。

内心也只能希望,旷修先生能够早日从烦闷的心境之中走出来吧。

在苏玄和弄玉离去之后,大殿之中,旷修又轻轻的弹奏起了乐曲,他弹了一曲高山,但却没有知己在旁边演奏流水,高山流水,缺少了伴奏,显得孤零零的,一如眼下的他,孤身在秦国一般。

于是乎,他曲调又是一变,这一回,演奏起了“空山鸟语”!

若是弄玉听到这琴曲,定然会为之骇然,先前她只是在旷修面前演奏了一遍,结果旷修就将其学了去,也没有借助乐谱之类的东西。

旷修在音律之上的天赋,令人惊叹!

“空山鸟语,还真是一曲不错的乐曲,可惜,我却只是一只笼中之鸟……”

空旷的大殿之内,旷修叹了一口气。

时间飞逝,在年初之时,秦国以王翦为将,对赵国进行征伐之后,先是赵王病逝,又有李牧暴毙,整个赵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哪怕赵迁和郭开之流,竭力的稳固赵国之内的局势。

但他们所谓的稳固局势,不过是铲除异己罢了。

赵迁本就是声名狼藉之辈,郭开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国有一个奸佞,就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这两个人还凑到了一起。

整个赵国,在(ajfg)他们的治下,国力不仅没有丝毫的提升,相反,越发低迷了下去。

嬴政是一个急性子。

很多事,他都喜欢急功冒进,能不拖就直接动手。

如今的赵国已经失去了李牧,等若待宰之羔羊,再不动手,又更待何时?

这年仲夏刚过,在赵国秋收之前,秦国再度兴兵,以王翦为大将、李信、王贲等人为偏将,向着赵国发起了进攻。

咸阳城,李牧所居住的别院之中,因为嬴政的缘故,李牧如今被迫隐姓埋名了起来,如今的他,不过是一介老农罢了,当然,这个老农有些特殊,在他的院子周围,随时有人盯着。

同时,他早就被苏玄施展了气禁之术,将所有的功力全部给封禁了,苏玄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来一趟这里,重新施展一次气禁之法。

搞得李牧郁闷不已,他又不准备逃脱,用得着这样嘛!

还别说,那个名叫苏玄之人的手段确实有些厉害,他多年习练的武学,在对方手下,竟然直接化为了乌有,而这乌有,不是他的功力被废了,只是单纯的被禁住了。

只要苏玄愿意,他的功力依旧是可以恢复。

逃是逃不掉的,功力也没有,李牧也只能选择老老实实的做一个老农,偶尔会买上一壶酒,喝下酒水。

当初他镇守在赵国北部边境,那里气候寒冷,时不时的需要喝酒御寒,所以,他也算是一个资深的老酒鬼了。

这一天,李牧却罕见的没有喝酒。

因为他已经知道秦国以王翦为将,动用大军攻赵一事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吗?居然如此之快!”

秦国会攻伐赵国,想要覆灭赵国的事,他早就知道,可却没有想到,秦国的动作会如此之快,在年初动兵之后,这才过去了几个

月时间,竟然又一次动兵了。

王翦乃是秦国大将,若同样的兵力,李牧不认为自己会输给王翦。

但赵国,却没有那个实力和秦国对抗,就算让他统率赵国大军,他自忖也只能够勉强守住,眼下,赵国失去了他,又该如何抵御秦国之大军呢?

对赵国而言,一切都在向着最糟糕的局面发展。

王翦大军势如破竹的向着赵国而去,这一次,赵国没有了李牧,王翦轻易的攻破了太行天险,而后,大军直袭邯郸方向。

途中,虽有赵军抵抗,却被王翦大军给强势击溃。

当消息传至邯郸,邯郸城中,赵迁、郭开等人纷纷恐惧。

再传至更远处的燕国,燕丹也是恐惧了起来.

第二百章阴谋渐起

“快,太快了!”

燕国,太子府中,燕丹神情焦虑,异常不甘。

秦国攻赵的消息被他所获悉,他初时难以置信,而后,则是生出了不甘之意。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秦国会在这个~时候攻伐赵国。

在他看来,秦国年初的时候,就曾以王翦为大将,讨伐过赵国,从赵国掠夺来了诸多城池,已经占足了便宜,今年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度攻伐赵国的。

就算要伐赵,至少也是明年的事,他回到燕国之后,还有准备的时间。

结果未曾想到,时隔几个月而已,秦国就悍然出兵。

秦国似乎是完全不担心频繁出兵对国力的损耗。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燕丹足足在秦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如何,他很清楚,之前覆灭韩国,秦国根本就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在覆灭韩国之后,又整整修养了一年时间,那一天又是大丰收,府库粮食充沛,年初那一战,秦国又是见好收好,主动退兵,也没有消耗多少国力。

反倒是赵国,在年初那一战之中损兵折将,之后赵王和李牧先后死去,整个国家的动荡现在都未曾恢复。

哪怕燕丹不愿意接受秦国在这个时候征伐赵国一事,也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秦国出兵攻赵,打破了他最后的妄想。

首节 上一节 133/2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