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81节

  “祭酒、鲍公、公子。”

  董访一一行礼,不知不觉已经满头大汗,还没开始喝,他就感觉脸都快红了。

  宴席之上,各取所需,看完了舞姬的舞蹈之后,张韩叫了一位能舞剑的女子来,身着锦衣舞袖,手持长剑而舞。

  为喝酒助兴。

  几巡之后又换大觥,豪迈痛饮。

  期间吃食不断、果蔬接连端来,婢女进进出出,赏心悦目。

  不知不觉已是月上屋头,夜深之后更加寒冷,特别是已经喝醉的人,那股寒意仿佛并非是来自于外,而是体内。

  所以喝不了的人已经倍感寒冷,微微颤抖,一阵一阵的凉意来袭,恨不得抱着火盆取暖。

  类似张韩、典韦、许定这样的武夫就不会,而鲍信因为常年征战,若是天阴时身体尚且不适,何况现在如此寒冷,是以他早早的去休息了。

  张韩让那位舞剑的女子去服侍鲍公,因为刚才就数他看得最入神,应声喝酒几乎不拒,这一看就是想一展雄风的。

  女子舞剑邀酒、劝酒,就凭一个笑颜如花、声如米糯,甜甜的声音加上明媚的笑意,就好像在心口黏了一下。

  哪个英雄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就算张韩这样的正人君子、知书达礼之人,也只能抵挡一波。

  若是大波倾来,唯有勇猛果敢,巨龙撞击。

  鲍信去休息了,在坐都已是年轻人,到此时其实宴席已经算结束了,只是剩余的几人还不愿散去。

  索性,张韩让人来把案几撤掉,将兀子端来,围坐在火坑、火炉边,每人面前摆矮案接着吃喝,畅谈山水。

  不过张韩拿的是坐榻,这样他就可以斜躺在扶手上,舒适安逸,又不会被冷到。

  郭嘉面露疑色:“为什么伱不坐兀子?”

  因为兀子不行……张韩心里立即接道,旋即微微有点苦涩,可惜了,这梗在当世只有自己能懂。

  所以他直截了当的道:“我腰不好。”

  郭嘉露出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笑而不语,不去拆穿。

  而后张韩取了一片菜叶,将鱼刺挑了挑,放在菜叶上,用箸敲了敲道:“也就这样而已。”

  其他人凑过去一看,大部分都没明白何意。

  是以满脸疑惑,他们不善于解字谜。

  但是郭嘉秒懂。

  他诧异的看了张韩一眼,而后伸手也取了一整片菜叶,放了一根极长的鱼刺在上面。

  张韩拱了拱手,面露感慨道:“甘拜下风。”

  “哼,”郭嘉轻笑,微微昂首。

  旁边几人都看愣了,这是什么对话方式,你们要这样聊的话,那俺们可以洗洗睡了。

  戏志才看他们傻愣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伯常说,一叶,七刺。”

  他们低头看去,果然是一片叶子,七根鱼刺。

  大有玄机。

  典韦脱口而出:“怪不得你腰不好。”

  张韩白了他一眼。

  诶不对,若同理而推及,郭主簿这不就是一叶一次吗??

  “为何先生要说甘拜下风呢?”

  戏志才一拍脑门,哭笑不得,听到这个问题简直是暗叹交友不慎。

  而且他下辈子再也不想做秒懂男孩了。

  “他这个意思是,一刺一整叶。”

  典韦:“……”

  许褚:“……”

  你们儒生是真的能吹,而且方式还多种多样。

  孙乾和糜竺则是感觉这就是不管多忙,每天也要赶回来的围炉夜话的原因!

  他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每天晚上都能学到新东西!

  只有陈登和曹昂心里感觉在吐血:我为何要出现在这里,为何要学这些……

  这就是我曹营的两大主簿,一位祭酒吗?

  董访第一次来,这时他感觉自己各方面都不够格,所以难以融入其中,可他却大受震撼,而且喜欢缩在角落听他们这般随意畅谈。

  以往他也去过很多宴席,大多是主人端坐,宾客敬酒,期间以经学而谈,或者品评人物。

  在一问一答、一言一语之中,尽力措辞、立意,以彰显才学提高自己的名气,如果有高论或者出众的诗赋出来,就有可能一夜成名,然后声名和经历被人记住。

  当然,想进入这个宴会,本身就有很高的门槛,有的人也许一辈子经营,才能拿到一张门票,进去看一眼,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但是这里不一样,围坐火炉边的这几个人,实际上身份各自不同,有的来自于大世族,有的虽出身不高,但极有才学。

  齐聚一堂却无需顾虑声名,也不用怕说错话,谁人不喜欢这等自在的相聚。

  董访轻轻地叹了口气,对每个人都投去羡慕的目光,今夜很是舒心。

  “子文,何事这般微笑,在此待得可还自在?”在董访身旁,糜竺露出了笑容问道。

  他在今夜宴席之前,就已经得到张韩授意,晚上要多照拂这位新朋友,尽管他并不出众,或许也没有令人倾心的魅力,但极为重要。

  董访笑着将心里所想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引起了一片大笑。

  连陈登和曹昂都喜笑颜开,显得董访更为窘迫,但张韩倒是也没有解释什么。

  他一开始喜欢和人把酒言欢,主要是晚上太长,不忙的时候的确无事可做。

  晚上吃完了饭,若是没有人陪同,只能练武,或者蹲在院子里发呆,但是热闹起来就不同,彼此光是商议许多大事要么热血沸腾,要么兴致勃勃。

  一来二去才到了现在的光景,特别是即将入冬之后,说真的,能在冬日围炉而话,何尝不是一件妙事。

  这时,郭嘉感慨道:“我知道你说的意思,其实如今世人所缺的并非是一间房屋、一方火炉,也不是美酒、佳肴,缺的是可以围在一起的友人。”

  这话说完,在场不少人都心有震动,彼此陷入了思索回忆中。

  说得好啊。

  缺的不是外物,珍贵的是能促膝长谈的挚友,能有此小聚,真是太好了。

  董访鼻头一酸,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对张韩道:“伯常能这般真诚待人,在下……倍感荣幸,这觥酒可否敬你?”

  “当然,”张韩端起酒觥,和董访相碰,酒水荡漾而出,然后豪迈的一饮而尽。

  此时,董访在心中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他觉得定陶董氏,不应就这样明哲保身,只有他一人在仕,现在或许是最好的机会,既然自己能得张韩赏识,或许有机会依附于曹公。

  这么多英雄豪杰,都肯追随曹公,那他真的是世族中人所言的赘阉遗丑吗?

  也许,要亲身归附后,方才能定论,此前对曹不屑如尘,后又对他畏之如虎。

  在场都是真心换真心者,也许能换得曹公真心对待。

  董访在一旁深深思索。

  这时却也不冷场,戏志才突然面露微笑,道:“伯常,上次那一首诗,你可还记得?”

  张韩面色一滞,点头道:“记得记得……”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是,就吟了这一句,张韩说他不会写诗,这一句是抄的。

  “现在夜也还早,你这首诗抄完了吗?”

  众人听罢,都是目光灼灼的看了过来,这是他们最为期待的环节。

  张韩每次喝酒后,都有绝句频出的时候,但他自己都说不是他写的,偶然抄得。

  可久而久之,不必他解释,众人都知晓是假的,首先世间并无这些诗句的痕迹,而且有些时候格律不对,也非是乐府歌赋。

  或许就是醉后灵光一现,故而认为天赐,抄的是仙人的才情!

  这么认为,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张韩此时闭上双目,缓缓思索,若是问别的,他记不齐整,但是这首的确是读书时候背过。

  “今日高兴,欢朋而至,倒是抄得全……”张韩喝了一口酒,闭上双眼缓缓摇晃起来。

  中气洪亮的声音慢慢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而后微微一叹,低沉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两句吟罢,当场所有人都是一怔,感觉头顶炸开一般,一股酥麻直接传到了后背,然后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

  “朝如青丝暮成雪……哈哈哈!!”郭嘉沉吟起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喜欢咀嚼这一句,不同于上一句不复回的无奈,这句更是道尽了不敌岁月难留风华的苦涩。

  “好啊……”

  “好,好,好……”戏志才、陈登等人,都有过丰富的经历,心里五味陈杂,感慨非常。

  啧啧品味,心绪复杂。

首节 上一节 81/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

下一篇: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推荐阅读